大明狼骑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投东虏去!
莱州城外,数万叛军进退维谷。进,莱州不可破;退,登州已失。所谓前没有出路,后没有退路,便是此间数万叛军最好的写照。
没有出路还是其次,更糟糕的是没有粮食了。
叛军的粮草都是从登州运送而来,除此之外就是对乡野进行劫掠(此部分所得有限),几万人聚在一起,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的粮草惊人。
最后一次粮草供给就是孔有德从登州增援而来那次,本以为可用诈降诓下莱州城,所以孔有德带来的粮草也不多,只够用半月的,并且就是他想多带也没有,登州城内也没那么多粮食。就是有,也不能全带来,一来运输不便,二来城内还有好不容易抢来的女人和家属呢。
诈降的事情从年前谈到现在,该表的诚意都表了,原以为这次一定能够骗动刘宇烈和高起潜,成功诈下莱州城,谁知谢琏、朱万年死脑袋,一个咬舌自尽、一个在城前自殉,奇兵夺城又告失败,现下更是连老窝登州都丢掉了,这一下几万人何去何从,还真是愁死了孔有德和李九成。
军心已经大乱,叛军的主力乃东江辽兵,大部分辽兵的亲属都在登州,又知自己陷于绝地了,除了那些一心要死拼的亡命徒,大部分开始考虑是不是另选明路。一些军官甚至开始私下派人回登州向明军约定投诚,而士兵们的做法则直接干脆得很趁夜离营跑了。
叛军势大,一路横扫时,上下自然一心,说齐心协力也不假。可一旦连遭挫败,又被人端掉老巢,换谁都要静下心来想想这条黑路是不是值得一头走到底。
现在叛军还有几万人马,能战之兵也有一万多,也不是真的一触就溃,所以现在和官军接触投诚算是最好的时机,要不然等官军几路合围上来再要投诚可就不值什么价钱了。
作为骨干的东江辽兵都不稳了,那些附从的乌合之众更是可想而知,从登州失守的消息传来到今天,已陆陆续续跑掉了数千人。眼看再这样乱下去,不用明军打,自家就要上吊抹脖子,孔有德和李九成、耿仲明三人急了眼,连忙从军中抽出尚能忠于他们的嫡系驻在大营外围,把那些不稳的兵马困在中间,并且杀了几百个逃兵震摄人心,如此强压和恐吓下,才算把阵脚给勉强立住。但营中形势却又如般一碰就燃,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锅就沸腾起来。
负责粮草的军需官是孔有德的小舅子,他可是不止一次到孔有德、李九成面前叫苦了,说营中的粮草另有想法,但也不敢和孔有德对着来,只能打着走一步看一步的算盘了。
然而让孔有德又想哭又想笑的事情发生了,这一次,没人相信他真的降了。
钟福和邓伯如惊弓之鸟般,朱万年被砍掉脑袋的尸首和谢琏嘴中喷出的鲜血早吓得这两位公公再也不敢提一个“抚”字了,所以任凭孔有德如何表态,如何劝说他们,二人的脑袋都是摇得和拨浪鼓一般,半点替他们去做说客的念头都没有。还不住的求饶,要孔有德他们别再将他们当猴耍了。
李九成火了,拔刀假装要砍了他们,可这两公公愣是硬气,竟说什么死亦死,在天子那边总算是忠心的奴婢,皇恩浩荡,他们为国事尽忠,天子定会善待他们家族。但要是再被他们所骗,犯下大祸事,那可就不是自家一人脑袋的事,说不得老家的兄弟子侄也要跟着掉脑袋。自家一个阉人,没有子嗣延续,断不能连累哥几个,断了自家的香火。
唬不住这两个阉人去替他们做说客,孔有德也急眼了,只能又派人到小官庄明军大营去求见督师刘宇烈,结果得来的消息是刘宇烈被免职解往京师去了,新任督堂朱大典还在赶往小官庄的路上。
此路不通,只好又去找高起潜,这一回,使者连营门都进不得一步。高起潜派来的太监只对他说了一句“只要献上李九成、孔有德二贼的脑袋,朝廷便真信你们要降!”
投降投降,为的就是保命,要是连命都没了,还降他娘个蛋!
李九成暴跳如雷,便要召集军将,点齐精兵,冲小官庄明军杀去,把高起潜那个鸟阉货拉出来再阉上一刀!
父子连心,李九成跳着,李应元当真就去准备了,关键时候,还是孔有德出面安抚住了这两父子。
事情总要解决,再也不能在莱州城外耽搁了,到底怎么办,必须拿了个章程来。
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李应元、毛承禄、耿仲义、李忠辅等人全到了李九成的大帐中,他们要为自己求个出路。
一帮人在那乱哄哄的吵了半天,有说继续强攻莱州的,有说豁出去和小官庄的明军拼个鱼死网破的,有说立即回师登州的,各执一词,各有各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
吵了有半柱香时辰,毛承禄突然站了起来,一脸激愤的朝东面一指:“照我说,既然大明不要咱们,咱们就投东虏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