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 - 第三百六十七章 条件
国府有意宣扬此事,八路军在武汉、洛阳等地又有办事处,所以各种谣言蜚语很快传到了冀中。杨教授、程政委、周参谋长、李副参谋长各自从不同渠道打探到了消息,都感到非常恼火,于是先后找上门来。
郑卫国自己倒不太生气。身为穿越者,什么样的招式没听说过?泼脏水算是轻的了。他随手将几篇摘抄的社论放下,自嘲地笑道:“这大概是国民政府发起的第一场舆论战,没想到第一个享受的人却是我,真是与有荣焉!”
周参谋长愤愤不平地说:“总座,宣传部这次做得太过分了!不去宣扬将士们英勇杀敌的壮烈事迹便罢了,竟然还居心莫测叵测摸黑自己人。这样的搞法,怎不令抗日将士寒心!”
程政委摇头说:“他们什么时候把咱们当过自己人?不过老周你怕是怪错人了,这样的事情宣传部可做不到。”
杨教授也点头说:“嗯,老程说得不错!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这次所谓的舆论战背后有军统的影子。各大报刊的社论几乎都是由国民党的御用文人炮制出来的,手法上模仿了我党的宣传攻势。哼,只是手段下作,用语下流,还是摆脱不了青帮流氓的格局。”
舆论战,最紧要的是占据大义,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站在道德职高点上轰击对手。戴老板却无端加上桃色、绯闻、阴谋,将一桌好菜搞得臭不可闻。说白了。层次太低,手段太次,难怪杨教授看不上眼。
李杜副参谋长生气地说:“哼,就因为少帅在西安抓了老蒋,那光头便一直视我东北军为仇雠。前段时间朝死人身上泼脏水,现在又拿活人来做文章了。身为大国领袖,使出这种下三烂的招术来实在是有份。”
朝死人身上泼脏水指的是在淞沪会战中壮烈殉国的67军吴克仁军长。明明有很多人作证他是在战斗中当场为国捐躯的,但常凯申为了打压东北军残部却诬蔑是叛变投敌。历史上一直到1989年,在吴家子女的一再要求下吴克仁将军的灵位才正式进入圆山忠烈祠,在此之前一直:“我明白了,总座是想趁日军大举回援华北之前以战练兵!”
郑卫国点头说:“嗯,不错!我们虽然训练了这么长时间,但很多新战士还缺乏战斗经验。没有经历过战火考验的指战员都是不合格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抢在武汉沦陷之前让战士们接触战场,了解战场,为接下来残酷的大扫荡做好准备。”
程政委笑道:“原来司令员的心思一直都放在反扫荡上。我还以为您想在华北大干一场呢!”
郑卫国无奈地笑道:“我也想大干一场啊,可惜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主力打残了,日军是不会再给我们三个月的时间来休整的。”
周参谋长点点头,赞许地说:“总座说得不错,这只怕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了。只是军委会那边?”
郑卫国摆手说:“武汉失陷已成定局,委员长本钱多,可以脑袋发热,咱们可学不起。”历史上委员长总喜欢脑袋发热,制定一些不合实际的作战方案,比如淞沪会战,南京会战,还有39年的冬季大反攻。郑胡子才多少本钱,可不敢陪他玩。至于武汉沦陷,郑胡子也很心痛,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国力贫弱,只能以空间换时间了。
程政委也表示赞同,说:“咱们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大一块根据地,可不能打一仗就赔进去。”又问道:“参谋长有何方案?”
周参谋长这些天也一直在考虑反攻的问题,直接走到墙边,呼啦一声扯开帷幔,里面露出一幅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然后指着地图说:“诸位长官请移步,如果按总座的原则,我们有三个地方可以打。第一,军委会强烈要求我们牵制住驻天津的敌第27师团。这个要求我看可以实现,只需让第53军继续佯攻天津即可。”
“第二,保定。这座城市及向两边延伸的铁路将我们冀中跟晋察冀根据地分成了两半,打一下最好不过,也方便我们近期的物资转运。”
近期的物资转运是指前些日子达成的“整顿军工计划”。根据该方案,冀中军区将用一批轻武器跟晋察冀兵工厂换一批先进机器,以扩大平安县兵工厂的产能。同时还有大批原料要在几大兵工厂之间周转。
“第三就是新成立的四分区了,这一区域我们才刚介入,里面的敌伪势力和地方顽固势力很强大。我建议抢在日军主力回师华北之前清扫干净,不然等日军主力一到,只怕群魔乱舞,不好收场。”
郑卫国想了一下,感觉可行,便说:“好,就以此方案为雏形,请周参谋长和李副参谋长制定一套详细地作战方案来。至于跟军委会提条件的事情,嗯,就由我亲自来交涉!”(未完待续。。)
ps:非常感谢jiangr投的月票。这几天更新不及时,对不起了。主要是快过年了,有点无心写作,还是坚持写!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