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 封赏天下篇
且看宋太祖如何治理天下。8日,将烈士韩通下葬,还加了一中书令的宰相虚名。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下面这件事才能暴露出赵匡胤对韩通的真实态度:赵匡胤有次出幸开宝寺,见墙上赫然挂着韩通父子的画像,顿时勃然大怒,下令立即捣毁!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封赏文武百官。
先是武将。11日,殿前军老三石守信被调去侍卫军做老二,赵匡胤留下的归德节度使的空缺也由石接任。而侍卫军老四高怀德则调到殿前军做老二。这两人一个在京城内应,一个在外领头拥立,自是头两位功臣无疑。升官!然而赵匡胤做皇帝不过数天就已深谙树挪死,人挪活,将挪忠的帝王之道。升官是升官,不过去另一个系统重新来过吧!另外,张令铎在侍卫军中由老五升为老三,侍卫军中高、张二人因升官留下的空缺则有张光翰、赵彦徽这两位曾随自己一起出城的侍卫军长官接任。殿前军中的王审琦由老五升为老三。19日,现在北边的两位重要将领、赵匡胤的铁哥们慕容延钊、韩令坤2人重兵在握,且在兵变过程中出了最大的力,也各升官一级,分别成了殿前司老大都点检、侍卫司老大马步军都指挥使。哦?你问我原侍卫军老大李重进呢?他也升官了。什么?他已是老大,没法再升了?你错了。他武职是到了,不准在京城抢掠!不过这难不倒王彦升,他来到了王溥门前,吩咐左右“上去叫门”左右迟疑“这是宰相大人的家”王“废话!以为我不知道吗?当官的才有钱!想发财不”“想想。当然想”左右叫门去了。
门开了,管家愣住了。这是伙全副武装的军兵!慌忙去报告主人。不一会王溥跑出来,一脸惊恐。衣服扣子都没扣全。三更半夜的,这帮军人来干什么?皇上不是说不让士兵抢掠吗?一看:王指挥使。这下更是心惊肉跳,这可是连韩通都敢杀的主啊。王彦升“今晚巡警甚困,到大人府上请怀酒喝”王溥放心了,要饭的啊!那还不容易?连忙叫人摆上酒菜。可王指挥喝了两杯就不喝了,突然叹气道“王大人果然家世显赫。有钱人啊。不像我们大半夜还要工作,一年到头也赚不到什么钱”王溥明白了,这是伸手要钱了。但假装不知,岔开话题“哪里哪里。将军且再喝两杯”王彦升无奈,再暗示“外面兄弟的工资也低啊!大过年的,年终奖也没”王溥暗骂“见鬼。皇上不刚给你们发过钱吗”然而怎敢得罪这些人“来!外面兄弟也请进来喝两杯”王彦升服了,看来这王溥不上道。然而王溥位高权重,又是皇上着意笼络的前朝旧臣,只能一推手“不喝了!我们走”
天一亮,王溥就给赵匡胤上了个密折。这下没办法了。4月8日,王彦升外放为唐州刺史。这次王彦升永远升不上去了。
而那些明白人,前途就无限了。
苗训做了国家天文馆长,享清福去了;口齿伶俐,会传话的楚昭辅做了军器库使。不消说,这是个有油水可捞的差事;临机决断,谋无不中的李处耘升为客省使兼枢密承旨,右卫将军;那位抽刀吓倒范质的罗彦环升控鹤左厢都指挥使,后领眉州防御使,当节度使只是时间问题。
以上都是自己人。而政权新生,赵匡胤最关心的是各地节度使对自己的态度。最重要的应是以下这几个:镇州郭崇威、定州孙行友、扬州李重进、陕州袁彦。
结果还是令赵匡胤很满意的。镇、定2州听闻兵变,并无异动。且镇州的郭崇威还上了份报告说契丹与北汉军皆遁,圣上你就安心做皇帝吧。当然这极可能是宋朝文人前后呼应的一笔。但却说明了一点:镇州很镇静,定州很安定。
潞州却很不上路。赵匡胤怎么也料不到:最初的反叛竟来自于一和郭家、柴家都八杆子打不着的潞州昭义军节度使李筠。
天下人在赵匡胤淫威下闭上了眼睛,为什么李筠要第一个跳出来大叫不从呢?他是皇亲还是国戚?或是受周朝恩典太重,所以对前朝念念不忘?要反,也该李重进、张永德、符彥卿反啊?
李重进,你算柴宗训表叔,为什么不为你表侄做主?张永德,你是柴宗训姑父,为什么也不站出来?符彥卿,你是柴宗训外公,怎么也不出声呢?
李重进“我还没想清楚。反还是不反,这是个大问题”张永德“我手上没兵,拿什么反”符老爷子“我三女儿已嫁给了赵光义,这皇位还是我亲戚做。我没理由反啊”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