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 宋辽激战篇
这时战线全面铺开。不止河北、河南,就连河东的太原,28日也爆发了宋辽两军的激战…
辽军数万越境而入,宋军主将高继勋登高远望,他前面就是一片天然战场草城川。他笑了,对身边的苛岚军使贾宗说“敌虽众但阵不整,可见这契丹将军是个庸才。我兵虽少,但必奇胜!你带人先到山下埋伏。我必将击败来敌,把他们赶进你的埋伏圈,那时你就全歼他们”一切都像他说的那样发生。他在旷野中击败了来敌,并把他们逼进了贾宗的埋伏圈——山下的寒光岭。寒光岭变成了契丹人的墓场…
10月6日,辽军开始猛攻瀛州。萧太后亲自击鼓。上自辽帝,下至每个士兵,都做出了最大努力。他们扔下了马匹,像汉人那样临时打造了大批攻城器械,四面围城。同时箭如雨下(战后发现,方圆几寸之地就先后中箭200多支,最后共得箭40万支)
大宋瀛州知州李延渥手下只有州兵和厢兵(民兵,当时称为强壮)都是大宋军队二三流等级。万幸的是冀、贝2州援军抢在辽军围城前赶到,让李延渥得到了宝贵的补充…于是瀛洲城开始经受20万辽军10多天的轮番进攻。10多天后,辽军全体都绝望了…再打下去,瀛州城也许会破,但他们或许也都会死光!在付出死3万余,伤6万多的巨大伤亡代价后,他们清醒了,重新想起了自己此战的目的…
撤!找下一目标…14日,萧达凛、萧观音奴攻下祁州。
15日,赵恒作出决定,命王超率兵南来,命前宰相向敏中去西北看家!因本皇帝要亲征了…
26日,王继忠第二封信到了。这封信就完全是以萧太后的语气非常强烈地暗示了一点“关南地区本就是辽国的地方。瀛州恐怕也守不住…希望皇帝早派使臣去议和”
面对裸的要胁,赵恒回信“瀛州素有防备,不必担忧。不过我方先派遣使者,也没什么损失”于是大宋选出一叫李斌的军中勇士,由他持信穿越战场,通知大宋即将派遣使者。同时要枢密院推荐这次议和的使臣…
使臣自己站了出来。叫曹利用,枢密院一个小吏,当时官职是“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说白了就是一跑腿传令的办事员。一瞬间皇帝定觉得被伤害了。关键时刻,国家危难若此,平日那些高官厚禄、脑满肠肥的大臣们居然一个个都缩头了。只推出这么个小人物来皇帝马上就要南逃了,最终目的地都己定好——南唐故都金陵。
而赵恒反应也让这种谣传立即升级,他又把寇准找来了。这次寇准在进行营前先来个小动作。站在门外偷听…结果正听见里面有人说“那些大臣要把官家怎样?还不快点返回京城”
寇准进帐,皇帝直接问“朕南巡如何”
寇准耐住性子“群臣既胆小又愚蠢,说出的话就像乡下老太婆一样可笑。现在敌人已到眼前,国内民心浮动。陛下只可进尺,不可退寸!河北诸军日夜盼望。您只要后退半步,就立即万众瓦解。那时敌人乘势追杀,您根本逃不到金陵”之后寇准再不废话,转身就走!但他也知道:现在还缺一个人,代表军方的人!
是天意吧!寇准迎头就遇上了禁军老大——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寇准开门见山“太尉世受国恩,今天可有回报”高琼答“琼武人,以死报”
寇准立即带高琼回帐“陛下不信臣,请问高琼”
结果高琼第一句话差点让寇准跳起来“陛下想去金陵,一点不难。走水路,几天就到”可没等赵恒高兴,高琼紧接着又说“有件小事陛下请留心。我们禁军将士都是北方人,妻儿都在开封城里。如南逃,小心他们半路上就一哄而散,那时谁护驾往金陵?愿陛下直抵澶州。我等愿效死力,敌不难破”
寇准趁热打铁“机不可失,陛下速起驾”
但赵恒仍犹豫,他回头看了看自己贴身侍卫王应昌“陛下亲征,所向必克!要是停下来,敌势必张…”
皇帝终于痛下决心,前进!目标澶州!只是他根本不知道:就在这一天,澶州前线己战火骤燃。宋辽两军最强主帅己突然间短兵相接。所有的一切,都将由这两个人用胜负生死来决定!
1004年11月22日澶州之战!李继隆对决萧达凛!澶州,这命定的焦点,被宋廷不止一次提到的亲征极限,却只是个破败不堪的小城。地势太险要了,背靠黄河,是大宋唯一一道天然屏障黄河的最后依托。且本身就一城横跨黄河两岸,形成南北两城。但城墙低矮,没任何“敌栅战格之具”等于完全不设防。李继隆大军到了,只能驻扎城外。
这次交锋意义无比重大,双方谁都输不起!李继隆先到,马上挖深战壕,方圆几十里范围内密布拒马鹿角,限制辽军骑兵行动。再把数千辆辎重车卸去一个轮子,重重叠叠围成一大保护圈。宋军都隐藏在后面,静等辽军出现…萧达凛几乎马上就出现,他之所以晚了一步,是他把德清军给屠城了…这样辽军士气终于被重新提升了起来…
大战开打!除南边的黄河,李继隆的北、东、西三面都被辽军紧紧包围。然后萧达凛亲自闯阵,从西北角突击宋军!没费怎样代价就冲进了阵中!辽帝、太后都在身后看着他!南方不远处,大宋皇帝也在看着他…(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