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 221 彼得罗夫斯基见闻录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晚上九点,彼得罗夫斯基就着昏暗的油灯,一笔一划的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专注的写着一天的见闻。这是他参加革命之后养成的好习惯,发展他入党的同乡老大哥很肯定的告诉小彼得罗夫斯基——作为一个光荣的布尔什维克有必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写日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能帮助你认识自己的不足。

    所以那光荣入党的第一天起,写日记就成了彼得罗夫斯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不管白天的工作有多艰辛,也不管有多枯燥,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这就是他必做的作业。

    当然,一开始,作为才读了小学五年级的他来说,写日记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粗通文字的他有太多的词汇不认识,很长一段时间日记本里画满了圈圈和满版的拼写错误,以至于后来阅读当时的日记时,很多内容彼得罗夫斯基自己都得靠猜的。

    不过,随着彼得罗夫斯基刻苦的学习,再加上年纪轻脑子好,他成了班里少有的文化尖子,每每给比自己大五六岁或者十几岁的老大们上文化课的时候,彼得罗夫斯基就万分感谢党对他的栽培。

    正是出于感恩的心里,彼得罗夫斯基对党无限忠诚,只要是党交给他的任务都会拼尽全力去完成,比如说二月革命中那次不成功的暴动,沙皇的狗腿子们很难想象,策划这场暴动的就有这个半大的小子。

    虽然暴动没有成功,甚至他也被关进恐怖的彼得保罗监狱。但彼得罗夫斯基却一点儿都不后悔,他始终认为一时的挫折和失败是可以克服的,只要有rk主义的武装,根本就不需要惧怕阴森恐怖的监狱。

    实际上彼得罗夫斯基也确实不需要惧怕什么。他只在彼得保罗监狱打了个转,很快随着某仙人大闹一场,他前脚刚迈进监狱,后脚就作为一个胜利者,趾高气昂的杀了出来,浑身上下连根毛都没少!

    也就是在那一天,他认识比他大两岁的安德烈彼得洛维奇,对于这个陌生的同志。彼得罗夫斯基并没有多少好感,认为此人太莽撞,太不服从领导,根本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散漫份子。他所谓的革命行动,根本就是瞎胡闹。

    是的,彼得罗夫斯基一点儿都不欣赏李晓峰,哪怕是李晓峰成功的将他解救了出来,他也还是认为某仙人太浮躁。好在起义成功之后。他就跟散漫的某仙人分开了,原本彼得罗夫斯基以为再也不会和某人有交集,甚至认为某人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散漫被革命大潮所淘汰。

    但是,实事却告诉他错了。错得还很离谱。一个月之后的某天晚上,连长马罗科夫将他叫了过去。告诉他党有一份十分严肃的任务要交给他完成。

    当时。彼得罗夫斯基非常的激动,二月革命成功之后。他很是清闲了一阵,这种无所事事的等待让他腻味透了,他早就等待着党的召唤了,如今可以大展拳脚,他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

    当天晚上,不顾夜色迷茫,彼得罗夫斯基收拾好仅有的几件衣物,按照马罗科夫给他地址,兴冲冲的就上路了。一路上他畅想着党到底有什么任务交给他,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了美好的设想。

    地址是一间老旧旅馆,将介绍信交给了看门人之后,他顺利的走了进去。旅馆内都是从彼得格勒市附近来的同志,虽然大家都不认识,但是拥有共同信仰的他们很快的打成了一片。

    那时候彼得罗夫斯基非常的高兴,汇聚的同志越多,也就意味着任务越重要,能被党选来参加重要的任务,本身就是对他的肯定。但这还不是全部高兴的理由,更让彼得罗夫斯基喜出望外的是,领导他们的竟然是捷尔任斯基同志。

    虽然起义成功之后,彼得罗夫斯基再没有见过捷尔任斯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费利克斯同志的崇敬和热爱,能在他手下做事,彼得罗夫斯基觉得非常的荣幸。当时,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仿佛的美好未来即将实现。

    可现实是异常残酷的,高兴的情绪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坏消息接踵而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知道了具体领导他们干革命的并不是捷尔任斯基,而是那个轻浮的安德烈彼得洛维奇。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小彼得罗夫斯基差点眼前一黑。

    他可真没想到,那个他并不重视的浮躁小伙儿如今竟然摇身一变,不光成为了光荣的布尔什维克,还更为了他的优秀,连及格都为难。反正在第一天的日记中彼得罗夫斯基是深刻总结了经验教训,躺倒在床上也没有忘记回想动作要领,摩拳擦掌的想在第二天打一个翻身仗,好让对面的华工兄弟们看看,咱们俄国的工人阶级不是怂包!

    那一夜,彼得罗夫斯基睡得十分香甜,在梦中他一举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梦见列宁同志发给他一个大大的奖状,他笑得裂开了嘴……

    “起床!”

    就在彼得罗夫斯基梦得正嗨的时候,营房的木门被一脚踹开,尖锐的哨子声在墙壁上不断的反射,惊得他从床上直接弹了起来,一头撞在上铺的木板上,疼得他直咧嘴。

    “怎么回事?”

    “这才五点啊!”

    不断的有人发着牢骚,但是踹开门的老头可不给他们讲理的机会,用吼声提醒他们是多么的无能、多么的散漫和多么的磨蹭,并表示如果他是敌人的话。会很高兴有如此废柴的对手。

    在吼声和哨子声中,彼得罗夫斯基像兔子一样穿戴好全副的行头,冲出了营房,在营房的外面。华工兄弟们早已排列好整齐的队形,喊着号子开始了晨练,这让彼得罗夫斯基很是害臊,瞧瞧自己这边的兄弟,一个个衣衫不整歪歪斜斜的像乞丐,真是货比货得扔啊!

    就在彼得罗夫斯基以为将继续昨天的项目,继续在四百米障碍上摸爬滚打的时候,将他们从睡梦中唤醒的老头。骑着高头大马将他们带出了营地——悲惨的五公里越野开始了。

    彼得罗夫斯基从来不知道跑步也会这么辛苦,当他们在森林里打了一个转,重新回到营地的时候,早已回到营地的华工兄弟们已经搬着小马扎坐在操场里开始上课了。不,应该说开始晨读了,虽然他们高声用俄语朗诵诗歌很让人蛋疼,但不可否认他们真的很认真。

    “我们也要晨读吗?”有人问骑在马上的老头。

    “当然要!”老头很不客气的回答,“如果三天之内你们不能流利的背诵普斯金的诗歌。那么每天早上就多跑五公里吧!”

    彼得罗夫斯基一点儿也不想多跑五公里,虽然以前他认为五公里并不是一段很长的距离,但是领教过五公里越野之后,他发誓宁肯晚睡一个小时。多背几遍普希金的诗歌,也不去受那份折磨。尤其是听可恶的老头说。今天的五公里越野不过是让他们尝尝鲜,从明天开始将跟华工兄弟一样带上全套武器装备去跑。他就觉得不寒而栗。

    好吧,虽然彼得罗夫斯基觉得特科成员的装备确实不多,要比全副武装的华工兄弟们轻省不少,至少乌兹冲锋枪比sks45要轻,背后的背囊里也没有睡袋、钢制水壶饭盒和工兵铲,这些是大大节省重量的。但是想想空手跑都能让他们累成死狗,再加上装备,那还不得吐血!

    说道装备,彼得罗夫斯基对手中的ppk和乌兹冲锋枪,还有那根电棍十分的好奇。这些武器他从来没有见过,也都没有听说过,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这个年月在俄军中只有马克沁重机枪才能每分钟喷射几百发子弹,你能想想一支装满二十五发子弹全重才四公斤的小玩意,跟重机枪一样喷射火舌?虽然在子弹威力上,双方相差甚远,但是不可否认,乌兹冲锋枪的火力是十分震撼的。

    再说ppk,彼得罗夫斯基和战友们对这种小真是大爱,小巧玲珑,随便找个口袋装进去都看不出来,天生就是给隐蔽战线的同志准备的,一想到傻大笨粗的纳干左轮,彼得罗夫斯基就为自己的连长默哀,作为军官才能拥有的,纳干左轮跟ppk比起来,简直就是农夫和贵族,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

    对头两件武器彼得罗夫斯非常满意,但是对那根莫名其妙的电棍,他就完全不看好了,这根单薄的小胶皮棍,在他看来完全只有装饰作用,用来打人绝对是一个错误的选择,甚至他认为只要自己一用力,这件小玩意就会折成两断。

    而且他们也不明白这根胶皮棍哪里跟电有一毛钱的关系,虽然上面有个开关样的“装饰物”,但是不管他们怎么拨弄这个“装饰物”,胶皮棍依然是胶皮棍。所以他们一致认为,与其给他们一根华而不实的橡胶辊,还不如直接在树上掰一根桦木棍管用,至少后者来得便宜。

    当然相对于“华而不实”的电棍,最最让彼得罗夫斯基和同志们不满意的武器是那瓶不知所谓的喷雾剂,据说这玩意里面灌的是催泪瓦斯,能够轻而易举的让一个壮汉失去抵抗能力。

    不过在一个大胆的同志实验过这件武器之后,表示实在是言过其实,瓶子里灌的就是辣椒水,虽然比一般的辣椒味道重点,但是对于嗜好吃辣的他来说完全没有压力。甚至直接就将这件武器改成调料瓶,每天中午喝汤的时候往里喷一点,据说防寒效果非常不错。

    不过彼得罗夫斯基并没有尝试过这种新式吃法,首先他不太爱吃辣的,其次认为特科配发的衣物防寒效果非常不错,至少比他在俄军中发得要强一百倍,完全不需要额外的摄入其他的东西补充热量。而且他潜意识里认为,催泪瓦斯喷雾剂是党发给他们的武器装备,是党的财产和人民的血汗,不应该浪费,哪怕是这玩意真心没什么用,也不能当成调料。

    整套装备唯一让彼得罗夫斯基觉得不满,或者说有遗憾的是,没有像华工兄弟一样配发黑色抓绒头罩。虽然一开始他们觉得这玩意就是个吓唬人的物件,除此之外毫无价值。直到一个大雪滂沱寒风凛冽的早上,当光着脸的他们跟蒙着脸的华工兄弟一起在操场上站军姿的时候,彼得罗夫斯基才深切的感受到有一个黑头罩是多么的美好……(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