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哉人生 - 第五章 乡间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沉寂了一晚的乡间,各种鸟鸣声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新的一天开始了。

    厨房里,两个正在忙碌的做着早饭,玉米粥,配上窝窝头,拍根儿黄瓜一腌菜就行了。像昨天晚上的白面馒头只有每年小麦丰收时,吃个新鲜,解一下馋,剩下的留到过年时包饺子,其他多数都是杂面。

    “娘,大姨该回县城了”其中一个年轻道,眼看着地里活就差秋种了,她正是方默南昨天称之的舅妈李梅。

    “,嫌弃……”另一个上了年纪的,姨姥姥似笑非笑地看着的儿道。

    “娘……娘……哪能呢您别误会,我会,在这儿多住些日子我都愿意。”李梅赶紧摇头摆手道。“咱家麦收时,大姨虽说没下地,但顿顿饭是她做得。大姨爱干净,咱家里里外外被她扫的不下一遍,陈年污垢都被她清除了。”

    “呵呵……你大姨爱干净,年轻时就这样。”姨姥姥真怀念年轻的时候,“,你别看你大姨,哎其实日子也苦哈哈的”

    “会,我看大姨家住在县城,吃着皇粮。”这还不好吗?李梅纳闷道。

    “哎你姨夫在世时,就他那点儿死工资,要养活一大家子人,日子也紧巴巴的。当时闹饥荒,二小子,跟着别人出外跑路讨生活了,也不知过得样。现在,你姨夫也走了五年了,修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她还是来点儿实际的,至于以后,她可以干老本行,可这是国内股市还没影呢美国她现在没钱没权,能出去吗先进行资本积累

    当然她可以拿空间里财富来用,可是这些属于意外之财,不是辛辛苦苦挣来的,人都不会珍惜。意外之财,得来,还还会去。最主要的是,以她平民百姓的身份拿着这个法宝,在没有自保能力时,简直就是催命符,遭贼惦记。想想她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啊先解决温饱问题开始

    石头在屋里抓耳挠腮了半天,写不出半个字,抬头看着坐在门边的小人,一会儿笑,一会儿皱眉头。他想想的遭遇有些气闷,迁怒道喂小光头,小和尚。想呢?”

    “你才和尚呢”方默南郁闷地摸摸的光头,因为头发干枯发黄,三岁以前她都是剃光头。

    “那小尼姑”石头又接着戏耍道,不能出去玩使他焦躁地情绪蔓延,不敢反对大人,只能对着她发泄他的不满。

    “哼幼稚你作业写完啦”方默南直指红心。

    石头就像撒了气的气球,气焰顿时瘪了下去。扭着头,别扭道哼要你管。非得读书干嘛人家不读书,不也活得好好的。”他把笔仍到一边,坐着声闷气。

    方默南看着他那郁闷样走上前去,拿起他桌上的卷子,三年级数学练习题(一),油墨卷子,还好干透了,不然写时满手的黑。

    “了,啧啧没几个对”

    “小屁孩,你懂对。别弄坏了。”石头一把夺回他的卷子。

    “这么简单还能写,不就是九九乘法表。”

    石头以为她是瞎说,小孩子家家的懂个屁,“你也九九乘法表,那好我考考你。”

    “5x3”“15”

    “6x9”“72”

    “8x8”

    石头快速的把答案填写在括号里,“8x8,咦,不说了。”他抬起头看着双手环胸,小脚轻点,似笑非笑的小人。

    哈感情她成了现成的乘法表了,“你我说的都对。”

    “也是,我去找找书”石头还真站起来去找书了,听她随口就答,还真以为是正确答案,傻了不是。

    等石头拿书,对照着找到了答案,双眼瞪得溜圆,一脸的不可思议看着她。“蒙的,一定是蒙的”

    接下来又说了几个,都对了,他垂头丧气,萎靡不振。“这太打击人了你……你……”

    “背下来不就得了,有了不起的”是没,可问题是方默南你有记得你现在还不到三岁吗

    “可我就记不住呢?”

    “少抓几次鱼,少掏几次鸟蛋,就都背会了。”方默南站着闲闲得说道,真是站着不腰疼,气死人不偿命。

    “你少说风凉话。对了,你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儿会得。”石头想不通,前些天刚来时如蚊子声,怯怯的,也没见她那么胆大、聪明啊

    方默南被他噎了句,她忘了现在的年龄,“我大表姐教得,不可以吗?我聪明,不可以吗?是你太笨了。傻蛋”她朝他吐吐舌头,“我找姥姥去了,哼”趁他没反应,她落荒而逃。

    石头在她身后,捶胸顿足,他居然被一小孩子鄙视了,他发誓一定要找回面子。

    “姥姥,姥姥干完了吗不跳字。方默南气喘嘘嘘地跑到院子里的压水井边,看到姥姥活计已经干完了,“呐,这是我在后院菜地,摘的西红柿,洗洗给你吃。”当然果子是从空间里拿得的,她现在只要拿随手都能拿到的。

    姥姥看西红柿品相特别好,又圆又大,色泽光亮,鲜艳欲滴。姥姥慈爱地摸摸她的头道“南南真乖,你吃姥姥不吃。”

    “不吗我要姥姥吃。”她说完,把西红柿硬塞进姥姥嘴里,弄得姥姥不得不吃。

    “嗯比平常的好吃,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姥姥中肯道。

    方默南根据师傅给得空间使用方法中得知,空间中的水果,离开空间就没有了洗髓功效,不过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却是可以的。姥姥是得中风逝去的,现在开始养生,憾事将不再发生。

    “咦小南南眼里只有姥姥,没有姨姥姥。”姨姥姥假装上心道。

    “有,我现在就去摘。”方默南小短腿,撅撅地跑到后面,象征性的从菜园里拿出一个西红柿。“给姨姥姥这是你的。”

    “真乖”姨姥姥眉开眼笑道。她又对着姥姥道,中午吃?”

    “还能吃?面条呗”姥姥看看天空的大太阳,“天肯定热的狠,吃过凉水面条。”

    北方人面食为主,中午不是汤面就是捞面,不过这时白面还不能常常的吃,现在主要吃的杂面,白面里面掺着玉米面,还有就是以绿豆为主料制成的面条,摊煎饼也非常好吃。

    “那好不过面得你和,你和面的功夫那是当姑娘时,就是出了名的好。”姨姥姥接着道小南南,是‘三光’吗”

    “三光”方默南反射性的想到的是,“烧光、杀光、抢光。”

    “呸呸……想呢”姨姥姥笑着道我们说的是和面,跟小鬼子挨不上边,他们早被打跑了。”“咦你三光政策的”

    “哦这个是村里老人讲抗战不是说的,还有村里放电影。”方默南赶紧说道。

    姨姥姥到没有怀疑,村里老人有讲古的,再说她是看着八个样板戏的。“南南呀我说的是和面的三光:面光、盆光、手光。你姥姥的手艺非常好,面条筋斗又好吃。”

    方默南点点头表示,‘这个我当然呀前世经常吃嘛而且老妈、的和面技术进得姥姥真传。’她心里腹诽道。

    “和面,我去把去年自家腌的黄豆酱还剩点儿,在切个黄瓜丝的,中午咱就炸酱面得了。”

    手擀面配以煮黄瓜丝、青菜叶、蒜末,尤其用自家腌制的豆瓣酱做成的炸酱拌好面条,喜欢的还可以加以醋再来几瓣大蒜,呵呵北方人很喜欢吃,俩字“地道”,再添俩字“够味”方默南有点儿迫不及待地等着中午的到来。

    是由】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