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哉人生 - 第720章
“我早就提醒过你了,寻常人家的老物件多的是,非去碰那些劳什子干啥?”中年大叔随声附和道。
“呵呵……我记住了,记住了。”年轻地摊主敷衍道。
人那无论什么时候,只有撞了南墙,或者跳了黄河,才会心死。
方默南知道多说无益,看向大叔道,“大叔,您的兵器呢!”
“哦!在这儿呢!”大叔扒开一大堆的铜钱,从里面拿出一把匕首递给了方默南。
方默南看着手上这把把柄鎏金的匕首,一手捏住那铜质的剑鞘往外一抽,不由愣了一下,不是这匕首过于锋利,而是上面沾满了锈迹,看上去破烂不堪。
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细看之下上面有着点点金光。
这分明是把符篆包裹起来的匕首,难怪感觉阴煞之气这么小。方默南看向剑鞘,原来问题在这里啊!剑鞘内层有一张符篆,镇住了阴煞之气。
不过这符篆显然快镇不住这阴煞之气了,“有意思?”方默南挑眉,嘴角刮着一抹邪气的笑意。
方默南清晰的感觉到,这匕首传来的极为隐晦的阴煞波动。
方默南抬眼看向大叔问道,“这铜鞘里符篆是你放的。”
“小姑娘没想到您还懂风水之术。”中年大叔接着又道,“没错,这符篆是我在京城白云观求得,这兵器本身就是杀器,又是土里出来的。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我向白云观的老道请了一枚符篆。”中年大叔笑道。
方默南心里腹诽,还真多亏了您这态度,就现在这把匕首所散发出来的煞气,普通人一般还道。
人们在显示自己有多了解京城历史的时候,总爱说上一句话:“东富西贵,南贫北贱”。除了这句之外,还有一句,叫做“东城富西城阔,崇文穷宣武破”。这两句概括的,都是清末民初时京城的格局。这句话只能限于外城。所谓的“外城”,是相对“内城”而言。
“外城”,也就是宣武门,前门,崇文门以南;广安门,永定门,广渠门以北的范围。
在清朝时,内城住的是八旗子弟,全都是满洲贵族,所以根本不存在富贵贫贱之说,都是铁杆庄稼,何来贫贱?这“富贵贫贱”四字,说的是住在外城的人。都是一些穷苦人家居住的。
京城特色谚语还有一句是,“东城布帛菽粟,西城牛马柴炭,南城禽鱼花鸟,北城衣冠盗贼,中城珠玉锦绣。”这里提到的中城有两说:一为紫禁城,这是京城、皇城的最中心,正如京剧《游龙戏风》中正德皇帝说的“大圈圈里边一个小圈圈,小圈圈里边一个黄圈圈”,这里既有皇帝的居处。也有处理政务的三大殿,里边聚敛了无数的珠宝锦缎。另一说中城为前门大街一带,这里有众多戏园和金店、银楼、钱庄以及瑞蚨祥等绸缎店铺,因此说是“珠玉锦绣”,南城因为临近花乡——黄土岗,同时在天坛北边,又有金鱼池,所以有“禽鱼花鸟”之说。
所以虽然同是四合院,相比起封志所住的大杂院,这里的大杂院要小上许多,是小四合院。而且从建筑规划上而言,也是比较散乱的,地面甚至都没有铺青石板,上面的积雪虽然化完了。可墙角跟泼着洗菜水,流到路中间,上面挂着烂菜叶子,如果不是天气冷冻了起来,想必踩上去就是一滩污水。
“小姑娘,你们小心点儿,小心路滑……”张叔招呼了两人一声,往一条巷子里走去,路上经过一些人家的大门时,不停的和人打着招呼,这里都是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邻里之间都很熟悉。
贺军尧紧紧拉着方默南的手,怕她滑到。
“到了,进来,地方小,有点挤,你们别嫌弃。”带着方默南二人进了一个小院子,张叔将身上的背包放到了靠东面用石棉瓦,临时搭建的建筑物里,拿起挂在绳子上的毛巾,拍打一下身上的尘土。方默南则四下里看了一眼,这院子还真是不大,算上中间那自来水池处,也不过就是一二十个平方,小的可怜。
早晨时由于天气晴好,院子里的衣服像是万国旗似的挂的到处都是而这时候天气阴沉了下来,有人开始收衣服。
“胖婶,帮琴姐收衣服呢!”张叔笑着打招呼道。
“嗯!这天气刚晴了两天,又阴了下来,不知道会下雪不?小琴不在家,上班去了。我帮她收下衣服,不然刚刚晒好的衣服,被淋湿了可不好。”胖乎乎圆润的六十岁的大妈说道。
四合院邻里之间,知根知底的,都相互帮忙照看着,帮忙照看孩子都是常有的事。(未完待续。。)
ps:求票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