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哉人生 - 第1204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闲暇时间,在书房里红袖添香,方默南放下手中的墨锭,摩挲着下巴,以往两人都是钢笔字,看着贺军尧那手雄强拙朴、铁划银钩得魏碑体,真是一气贯通,大气磅礴,笔法如剑劈青石峰岩,熔浑太和元气,真宰宇大,墨海求真,浩瀚淋漓,如鹰击长空,龙虎腾飞,烟云一色,水天相连;此书意象使吾观赏到天上万里之荷塘,看着有不可思议之神怡,流露儒道释之学养之根深严谨,趋向无为,大者无我,小者无私,绝精微,无尽藏,乃知无太极之空灵也;这一书象与仁品、文品、艺品、意品相融一体,可观、可赏、可读、可习之,诚然是自然人间北临烟雨雾云之泰山,南处钱塘观音之海潮,入卷天外。

    “哎呀呀……越发的仙风道骨了。”方默南赞叹道。

    “调皮!”贺军尧手执毛笔,笔杆轻点了下他的鼻尖,垂头看着自己写下的字,不由得感慨道,“人知顿悟,悟文、悟书、悟境,真谛于上下求索,立言践行,铁杵成针,功到自成。春光在,风景这边独好;春枝头,春觉早,江山无限好。锦绣河山,峰回路转,百尺竿头,心清如水,日月如曙,终得自悟,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打倒自己,解放自己,登高望远,怡放思界,完善自性,至高境界乃正觉自身。”

    “呵呵……感悟颇深嘛!”方默南继续调笑道。

    “你来。”贺军尧放下毛笔,铺好宣纸。让开了位置,拿起墨锭左手扯住宽大的衣袖,右手开始不紧不慢的研磨。

    “好啊!”方默南执起毛笔,蘸了蘸墨汁,悬腕与空中,沉思了片刻,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墨,先用湿笔而后用焦墨,层次分明。

    画中在深山处。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在林泉边偶遇,溪水边有高松二株,渔樵二人歇息于树下。河坡之上。一头牝牛正疾跑。牛身肥而健。臀、腹滚圆,低头,回首似唤小牛。牧童伏于牛背、手牵缰绳亦低头看小牛。小牛奔跑于母牛身侧。

    渔樵二人‘谈古论今’,真是悠哉、闲适的生活。

    周围的景物只有山石和树木,一片寂静,惟有小溪的“乐音”萦绕整座山林,一直传进幽深之处。人物悠闲的心态与恬淡的景致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由,那样的随和,在不经意间透露着隐士高人的意境。

    “怎么样?”方默南画完,放下毛笔。

    “渔樵隐士!”贺军尧执起毛笔,轻挑了下剑眉,在旁白处写下,‘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地谈今论古。’

    “有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意味,蕴藏着老庄的恬淡虚无和汪洋恣肆,以及不可言喻的神韵。”贺军尧把她揽入怀里道。

    “果真渔、樵二大夫不识字吗?不是,要不怎么会谈今论古。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是不屑,他们只想‘雨来分畦种瓜,旱来引水浇麻’。”方默南娇笑道。“闲来几句渔樵话,困了一枕葫芦架。真是自然洒脱,狂放不羁。”

    “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优雅地如大提琴的声音响起,“跟着我被拖进红尘俗世了。”语气中有一丝歉意!

    修道之人抛却红尘俗世,专心修炼,一心向往大道。

    “不是大隐隐于朝吗!”方默南后背靠在他的胸前,摩挲着他的双手道。

    只有道。

    明知道他开的多是空头支票,不过她这心里甜如蜜。

    贺军尧还想说些什么,砰砰的敲门声响起,然后紧接着就是女服员的冷静地声音,“着火了,为了安全,请大家尽快撤离。”

    “大家不要慌张!我们只是以防万一。”

    刚刚的地震已经把大家从睡梦中惊醒,有的已经跑到了开阔之地,现在嘛!服务员正在查探,没有及时出去的客人。

    “走!”贺军尧拉着她的手,拉开了房门,走廊里是陆陆续续向外走的人,所以方默南混在中间也不觉的突兀。

    天已经大亮了,走出民宿,一眼就能看见火光冲天,仿佛近在眼前。其实离得还有一段距离呢!

    风大火势太旺,这火说不定就烧过来了,所以先撤离。

    踏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转眼间就下了山,坐进出租车内,“去市区。”贺军尧朝司机说道。

    “你们情侣!”司机笑着说道,看他们年轻不像是结婚了。

    “是!”贺军尧很干脆地说道,嘴角上弯的弧度,搂着她的肩膀,靠在他的怀里。“真是不巧遇见这种事情……”他不无遗憾地说道。

    “唉!谁说不是呢!”司机唉声叹气道,“地震到不怕,只是这大火,好在警察和消防都到了,不知道这大火能不能赶快灭了,那片山林到秋季红叶是最美的。”

    司机骄傲的侃侃而谈道,“我们的红叶很美,美得难以言传。红得似火;烂漫得似霞;阳光撒满叶面时的玲珑剔透,让人想到玛瑙或玉雕,那种光泽和浸润,还有叶形的小巧与匀称,都令人由衷地感叹自然的造化之力,真是感天地,泣鬼神。红叶之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天生丽质和种类繁多,还在于人对红叶的艺术再塑所创造出来的‘天’‘人’合成之美。”

    司机接着说道,“不过也不怕,虽然待到漫山红叶,可能要等上几年,你们也可以去各个寺院,他们都象弘扬本派的思想一样,努力通过红叶景观的营造,表现出本寺的旨趣。有的集中,火红烂漫,如东福寺;有的散淡,似闲云游鹤,如三千院;有的浓淡相间,表现出一副兼容的心态和旨趣,如南禅寺。所以,只要有心,在各个寺院欣赏到的不只是醉人的美景,还有美景营造中所体现出来的佛理与禅趣。而那些还难以从景观中参透佛理与禅趣的善男信女们,则可以在饱览美景前后,到本堂参拜佛祖或神灵,把尽兴的游览与虔诚的参拜融合为一,既自误,又祈福。在这一过程中,世俗的游乐与神圣的拜佛祈福衔接得不露痕迹。”

    他可是不遗余力的推销道,这话中还带着一丝禅意。(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