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唐朝 - 第五十九章杨鉴
李林甫冷冷的看着唐朝和专信离去,真的没有下令拦截的意思,倒也颇出梁尚的意料。在他的印象中,李相爷并不是一个这样好相与的人,受了委屈而不报复,可以说,对李相爷稍有不敬的人,不是刺杀就是贬官,而现在的唐朝,竟如此羞辱于他,他现在一得自由,并且手上有十倍足以杀死唐朝的力量,竟然并不立即采取行动,实在是匪夷所思。
本来,以李林甫往日的作风,身体一得自由,肯定下令攻击唐朝,但一看到铁慕容凛然的眼光,他的心中就知道,和这些武林中人共事,就要遵循武林中人的规矩,说不定自己一旦下令,这个铁慕容甚至有可能倒戈相向,因为,这破坏了他们武林中的规矩,他会觉得我李林甫出尔反尔,不符合武林中一言九鼎的规则。
当然,更重要的是,是今日已经牵涉到朝廷,无数的健羽卫就在云锦楼外,要是一旦开战,皇上必定震怒,说自己是挑动京师不安的罪魁祸来有理却变成没有理了,甚觉不值。
铁慕容忽然一笑:“李相爷,你的脚踝受伤不浅,老夫给你治好了?”
“谢铁大侠!”李林甫一听,心中佩服,脚上穿鞋,遮蔽得好好的,又没有走动,他在我之后进来,怎么能知道我脚踝受了重伤?
铁慕容就缓缓走了过来,连着鞋子和脚都抓了起来,将李林甫的身子抖了一抖,然后放下,坐回椅子中,轻轻的拍了拍手,似乎是除去手上的尘埃,笑道:“相爷,已经治好了,回去敷点药,半旬之间就会完好如初。”
李林甫刹那之间觉得钻心的痛,但这一痛过后脚踝竟然奇迹般的不痛了,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剧痛凭空消失,脸上露出惊佩的表情:“铁大侠,本相一直知道你武功绝终究靠的是裙带关系,再加上年纪幼小,恐怕还不到二十岁,少年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可以理解,当即说道:“没什么,唐朝大人,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况且唐朝大人整天要处理宫里宫外无数的琐事,连皇上的行程,也要实现安排好,不能出一点岔子,说日理万机,恐怕也当得起了,压力这么大,心中自然不好过了脾气,也是正常的,我不怪你,真的的不怪你。”
唐朝就道:“谢谢杨郡马,你老婆很漂亮?”
杨鉴暗中摇头,这小子,没一点素质,问的都是一些没有营养的话,但既然问到自己老婆,也只得答道:“承荣郡主出身皇家,身世是清贵的,至于容貌,小子自认为也还过得”
,这小子竟是宠辱不惊,软硬不吃,只得道:“谢谢郡马对我推心置腹这里是密室,什么话都可以说!你的来意是什么?”
杨鉴也不客气:“好,我来就是代我妹妹劝劝唐公子的。”
“你妹妹?你妹妹是谁?”
“哎,她就是杨玉环。”杨鉴似乎有点不愿意说这样一事,现在不得不说,心中有些犯难。
“啊——怪不得,怪不得杨大哥你长得也是一表人才,飘飘若仙啊?”唐朝忽然之间蹦了起来,拉住了杨鉴的手,再仔细的打量了他一番,啧啧称赞道:“真是一脉相传啊,有那样美丽绝伦的妹妹,就有你这样子健潘安一样的哥哥,请坐请坐!”
这其间态度的变化,使得杨鉴有些啼笑皆非,本来,像他这样的美男子,见惯用了男人嫉妒的眼光,但像唐朝这样表现得露骨的,却是少数,而且见他性格率真,显然还没有被官场的黑暗腐蚀,心中顿生亲近之心,说道:“唐朝大人,我这次来,是想劝你,别和李臣相斗了,他是一个枭雄式的人物,况且,你现在在朝廷上势力单薄,不宜结他那样的冤家,这些,就是我妹妹特意叫我带话给你的!”
唐朝顿时觉得心中不是个味儿:“她,她明明可以亲自召见我,为什么要你带话给我?”不知道为什么,对自己的身家性命之事,唐朝顾忌得并不多,但想到杨玉环对自己这样的见外,不禁心生伤感之意。
杨鉴是什么样的人,一见唐朝的神色,立即知道这小子已经对自己妹妹产生了爱慕之心,这时再想想唐朝的身份,他是席黄门侍郎,朝廷后宫都可自由出入,却为什么妹妹要叫自己传话,显然是想疏远唐朝了。
不对,也许不是疏远,是为这小子好,不然,为什么巴巴的叫我带话,直接派个宫女吩咐一声就是了,何必这么费事。
并且,她等闲也不请我做事,而今一请我做事,却是这样简单的事情,其中必有深意,不会,不会我那妹妹和这小子有甚苟且之事?
糟糕,要是这样的话,不仅是我妹妹,就是我的脑袋,都挂在半天云里了。
恩,不错,有这可能。我这妹妹,从小就是顽劣不堪,长大以后也是喜欢新奇弄险。哼,当年要不是她不听老爸的话,到处交往,硬要去当咸宜公主的傧相,又怎么会被寿王看到,从而成为王妃?
再说了,要是他听寿王的话,好好的在十王宅里呆着,不去到处看什么山水,又怎么会引起公公李隆基的注意,最终千方百计的把她弄进了宫中,当了这个贵妃?
我这妹妹的脾气就是我行我素,骂了她多少次了,她就是不听,刚刚不久居然还离宫出走,要不是圣上恩深,恐怕我们这一家都遭了殃,现在总算回来了,却又悄悄的要我传话给这小子,看来两人多半有点情意,还是及早将这两人分开,免生事故的好。
正在杨鉴这样想着的时候,唐朝问道:“为什么,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杨鉴再无犹豫,心想,只有骗骗他,不然的话,以后大家都是大祸临头,平静的说道:“唐朝大人,传这样的话,随便派个宫女来就行了,但娘娘今天之所以劳驾我这个哥哥,为的还要说一件事?”
“什么事?”唐朝的心中隐隐的透出不安。
“她说,她一直都把你当作一个弟弟,一个亲的弟弟,叫你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从此以后,她不会召见你,叫你也不要去找她,她,说她已经救你了两次命,已经够了,她,她也不想麻烦上身,再说了,她,她还担心,担心皇上对你产生怀疑,那样的话,你就死定了,她说,她只想你好好的活着,不要和什么李臣相斗,做你的官,逍遥快乐一辈子就行了,还说要你一定要听她的话。”
这些话中真正假假,杨鉴这个哥哥和杨玉环自是无话不谈,了解妹妹的心思,这样一说,竟是绝无破绽。
唐朝听得痴了:“她,她是担心我才这样说的啊,我,好,我听她的话,我——一定听她的话。”
杨鉴大喜:“好,唐朝大人真是爽快,那这样来我是不想牵涉进官场中的,但唐朝大人既然答应了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我杨鉴就到李臣相府上走一遭,说明你和他之间的误会,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你是无意之中救了牛僧孺,并不是征对李臣相,并且,你以前还是李臣相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我这一疏通,相信你们能化干戈为玉帛,从此和睦相处,你看行吗?”
唐朝心中骂了一句传越前时髦的话,心中才真正的感觉到震惊。杨鉴这个人,真的是不简单,虽然没有从政,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对朝廷事情的把握,竟然到了这样精确的程度,他有一种预感,要是杨鉴这个人将来从政的话,前途不可限量。
的确,现在的李林甫,逐渐的度过了张九龄等人对他的攻击危险期,现在已经慢慢的掌控了朝政,和他对着干,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唐朝暗想,说不定,这人现在不出来作官,也是害怕引起李林甫的嫉恨,在暗中谋划而已。
当即握着他的手说道:“行,怎么不行!”
杨鉴随即告辞出门,唐朝也不挽留,只心中感觉到无法言喻的悲伤:玉环,你上次那样救了我的命,说不定已经引起了李隆基的怀疑,你这样做,究竟是救你自己呢还是在救我,或者两者都救?
皇上现在到底是怎样看我唐朝的呢,我是不是该听莲妹的话,带着她回到南诏,做我的驸马爷,上柱国、天下兵马副元帅,从此不理朝廷中的这些是是非非了呢?
请有鲜花的支持一下,谢谢!订阅也要
整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