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 第247章 炼狱之战 五
逯一秋,河南南阳人,接受过新式教育,毕业于南阳高等小学。民国三年到湖南安江参加革命建设工作,在安江国民小学担任过文化教员。民国四年第一批参加国社党,随后弃笔从戎,成为了青年军第四师的一名政工干部,后担任青年军第四师401团一营政治教导员,陆军少校军衔。民国五年护国战争时期,在安庆战斗时光荣牺牲,后被青年军最高统帅部追认为革命烈士,并追授国家卫士和战斗英雄双重光荣称号。并由王振宇签发命令,追授光明勋章一枚。其家中老人一律享受烈士家属待遇,由国家养老送终。
青年军第四师战史明确记载:“逯一秋,公元1892年生于河南南阳,历任401步兵团一营二连一排排长,二连政治思想指导员,一营副教导员,教导员。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3月12日在安徽安庆攻坚战中,率部与数倍于己之敌激战,此时敌军凶残,突以五百之敢死之贼突袭我军,我军措不及防,阵地危如完卵,此时逯一秋手握炸药直扑敌众同归于尽壮烈牺牲,瞬间敌军溃散,我军大胜!!!”
逯一秋的故事后来经过青年军宣传部门的刻意包装和扩大宣传,成为了青年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后来的对日,对苏等对外战争中,这样的战斗英雄层出不穷,其根源就是因为逯一秋的榜样效应。
而在3月12日这一天,逯一秋的自杀式攻击最直接的效果就让安武军的敢死队失去了决死作战的勇气,无论军官怎么催促,他们都不愿意再冲进对面青年军的阵地了,谁知道哪里还有多少不怕死的疯子。直到倪敏一口气杀掉了四个拒绝执行命令的士兵之后,敢死队才不得不磨磨蹭蹭的站起来,然后磨洋工似的冲了一次,这次很绝,冲到一半就和青年军对射,反正是打死不向前了。而青年军这边起初还紧张的对射,后来看见对方是这个熊样,干脆不开枪了,坐在战壕里抽口烟再说。
而此刻,王克文正带着几个士兵努力寻找逯一秋的尸体,整个人都被炸的黑乎乎的了,不过大家还是从上衣口袋中翻出了逯一秋的党员证,王克文这个硬汉子的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教导员,教导员,你怎么能这样啊!”
平日因为种种原因,王克文很看不起逯一秋这种念过书的政工干部,认为他们不过是耍耍嘴皮子的,关键时刻肯定不明这帮子人根本不专业。咱们等下等敌人在左侧山头的哨兵换岗的机会撤回去,尽量小心,这份情报一定要送回去给团长。”
蔡钜献有一个老弟叫蔡明,二十岁的小伙子,现任401步兵团侦查连连长,十分擅长潜伏,侦查,刺探,暗杀的活计。广西作战的时候,正是此子第一个上去干掉了桂军的哨兵,才使得本军十分轻松的夺回了无名高地。后来蔡钜献从山地部队调去了其他部队任职,蔡明却被他的好友刘叙彝给要走了,说是人才难得,可以给个连长。蔡钜献也觉得弟弟在自己麾下提拔起来会有闲言闲语,所以也就全了刘叙彝的意思,蔡明就被分到了第四师401团。
这一次战斗,蔡明和他的弟兄们从团长刘叙彝处接到的作战任务很明确,就是摸清安武军的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要知道这个时期的青年军还没有那种数学成绩十分优秀的炮兵观察员,所以观察敌军炮兵位置就变成了一个十分危险的活计。
而经过一天的秘密侦查,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的蔡明十分顺利的发现了安武军的炮兵阵地所在。。。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