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 庚卷 第四十七章 屈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月色宜人,正想着可以休息的杨锐却听闻虞洽卿求见。wyan+kuaic本来不想见,但想到沪上的股市和诡异的银价,他不得不换了身衣服前往客厅。

    “有罪!有罪!这么晚惊扰总理大人……”虞洽卿一来就是念念碎,让杨锐感觉极烦。

    “阿德哥,你还是算了吧。”杨锐端起茶,吹开茶叶,小心的喝了一口。“说吧,这么找我什么事情,是来打探消息的,还是来透露消息的?”

    听杨锐一句话把自己的来意说死,虞洽卿讪笑道:“这…,都有,都有。前日里听说政府要振兴农业、大修道路,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振兴农业的讨论半个多月前中华时报就放出风去了,不过主要是描述当下农村农民的贫困境况,为以后的政策先行预热,但大修道路却是没有公布的……。杨锐看着虞洽卿有些严肃道;“你这消息是哪里的?”

    哈哈一声,虞洽卿从杨锐的反应感觉自己蒙对了,高兴道:“运部前段时间让湖北水泥厂汇报成本明细,还要预估扩大产量后的产品售价,这不摆明了要大修道路吗。湖北水泥厂虽是程祖福的,可里面却又不少宋渭润(炜臣)的股份,既然要扩大规模,不管这钱是自筹,还是由国家银行贷款,总是要召集股东开会吧。”

    虞洽卿素来精明,但凭一次询价就能推断出政府要大修道路杨锐却是不信,他追问道:“工部什么都询价,可不单是这水泥一项……”

    “可竟成兄常言‘要想富,先修路’,振兴农业,若是道路不通那粮食怎么运出来?四川、湖广之所以为粮仓,还不是因为这些粮食可顺江而下,成本低廉。既然要振兴全国农业,那难道能开挖运河运粮不成?”虞洽卿笑道。

    虞洽卿说的跟真的一样,杨锐也无法分辩这到底是真是假。于是道:“阿德这么晚来就是问说这个来了吗?你还是直说有什么事情吧。”

    “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很多人在议论,说政府以后要全靠泥腿子坐天下,我们这些商人可有可无。大家伙就很担心。怕这天下终究会是泥腿子的。”虞洽卿道。他话虽然说了,可依旧晦暗不明,搞不懂这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不全力资助工商业,就有人很担心。呵呵,真要是这样。那满清的时候不奖励工商,这些人岂不是连家门都不敢出了?”杨锐笑道。“再说,那些担心的人有几斤几两,他们也好意思要挟政府?难道真以为租界的围墙比天还高,复兴军打不进来?”

    话语间杀气始现,虞洽卿当下陪笑道:“竟成兄,这……,一切都以和为贵吗。沪上的商绅绝对没有和政府作对的意思。”

    “我也没有要对付这些商绅的意思,但就以他们那两亿两都不到的资产,还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情。政府不管振兴什么。最终的目标都是发展经济,让市场比以前更加繁荣。振兴农业还是振兴工业,说到底还是手段问题。想着政府帮着自己独占全天下的生意,旱涝保收,这简直是做梦!”杨锐道。“当朝不是满清,对商业永远只会奖励小的、有潜力的公司,那些大而无用的、全靠规模撑场面的公司,死了一点也不可惜。”

    “可要公司太小,怎么和洋货竞争啊?”虞洽卿听闻政府的最新策略,很是不安。公司规模太小,何来信誉和实力。

    “做大不如做精。”杨锐道:“把一件事情做的很精公司也可做的很大,关键在于他有没有竞争力。不是特殊的行业,政府不会为大公司背书。使得他只靠政府资源,而不是靠自身优势占领市场。换句话说,政府不容许大公司通过官商勾结挣不应该的钱,有本事的人可以把公司做的很大,但只要不违法。”

    前段时间沪上总商会上书后杳无音讯,再听闻坊间一些传闻。是以虞洽卿连夜求见,以明确政府的最终态度。就此明白杨锐的意思后,虞洽卿道:“如今洋货输入虽然停了,可等欧洲那边打完战,那情况又将变成和以前一样,这样的情况大家怎么也是做不大啊。”

    “关税是吧?”杨锐笑,“这个问题好解决,但是你们要答应我一件事情。”

    “竟成兄请说。”虞洽卿赶紧道。和政府资助一样,关税更是华商头上的紧箍咒,真要是去了,那没有什么不好答应的。

    “这个不好说。”他这么赶紧问,杨锐却不着急说。“不和洋人打一战,那关税是收不回来的。和当初和日本打一样,只要打就会赢,但复兴军的官兵很多都是泥腿子出身,关税虽然事关国家生计,但可不似你们这些商人那么看重,所以……以后政府要是提出一些助农的法案,沪上商界最好能支持,这样他们也好有士气和洋人一决生死。”

    “助农的法案?”虞洽卿心中默念道,不过他马上想着另外一件事情,道:“和洋人一旦交战,那这沪上…,该怎么办,能守得住吗”

    “沪上?”杨锐道:“真要是谈判不成,战争只会在海上打,那会上岸?阿德你以为打完欧战的列强还有力气派兵攻入沪上?”

    “这……”虞洽卿对欧战的了解只是一般人的看法,列强毕竟是列强,在他心里还是极有分量的。他斟酌着,好一会才道:“要是能谈判解决那就最好了。”

    “是啊,我也是奔谈判去的,一开战又是几亿几亿的军费,哪有那么多钱。”杨锐不动声色说着假话,想笑只好端起茶喝了一口。“你可以给那些人带句话,只要支持政府,那政府绝不会亏待这些支持的人。”

    “我明白了!”虞洽卿得了这句话,顿觉得这可以交差了,神情顿时高兴起来。

    “股市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完虞洽卿的事情,杨锐开始问他所关心的事情,“还有银价,一比三十八,我记得去年还只是一比三十四,而且这几年都是一比三十三左右。怎么会跌的这么离谱?”

    “股市和银价是一体的,和我们可真没关系。”虞洽卿苦笑道:“这说到底,还是伦敦的银价跌了,大家见市场如此震荡。怕股市大跌,不少消息灵通的就把钱从股市里撤了回来。我们是银本位,洋人是金本位,把银价打压到一比三十八,那就等于把洋人的钱升值了一成有余。这样他们就好购入货物。”

    银价跌十几个点,对于外贸影响甚大,以国内而言,白银贬值有利于出口,但现在处于战争状态,洋人要的都是特殊物资,不购或少购一般性物资,且战争的需求是刚性的,不存在价格便宜就大量采购的情况,是以说白银贬值对出口极为不利。奈何中国用银却少产银。而世界银市又在伦敦,银价完全掌握不到,所以只能是干坐着发愣。

    “银价还可能再跌吗?”杨锐问道。他之前问过国家银行,现在想听听虞洽卿的看法。

    “再跌,这都一比三十八了,就是再跌也不可能跌过四十,法,那就是夺回海关的控制权……”凯塞尔此言一出,满厅的商人都是嘘声,他见此再用力敲击茶杯,然后大声道:“我们绝不能让中国人得逞!先生们,我提议为了让中国人屈服,我们应该抵制他们的一切商品,那些工厂最终将会因为缺少现金而任由我们摆弄。”

    凯塞尔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但他的提议却不被大家所认同,坐在最角落里的一个声音说道:“先生,这不可能。中国人只是军事产品不愿意独家代理,他们有自己的代理商,如果我们抵制中国货,那么最终的结果将是中国人把公司直接开到伦敦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先生们,这是战争,不是和平时期。”

    “不。我想我们应该尝试一下。”本不想加入讨论的李德立忽然高声说道,“中国人刚刚结束和日本的战争,和俄国的战争则没有结束,他们需要钱,我想不需要抵制多久他们就会屈服的。”(未完待续。)xh118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