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 第十六章 三种武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相较于十几年前,横滨港的码头区扩大了几乎一倍,在陆地不够的情况下,加长的防波提也被利用上了,这里是全日本第一大港,犹如中华的沪上。

    菊花纹章的遮阳伞下,伏见宫博恭王和闲院宫载仁亲王正眺望着远方一艘入港的邮轮那是杨锐的座船,基本是由宏远级重巡洋舰改的,火炮全换成了装甲,并且高速。漆成乳白的船身有一个很小楷体船名:红石崖。

    因为日本皇室之前的交代,该船并不例行检疫,而是由指定引水员引至这处较为偏僻的码头中日双方都不想杨锐访问日本之事太过张扬,美畜正在看着呢。

    “阁下辛苦了!”杨锐走下悬梯后,码头上静候的日本人对着他鞠躬,身着和服的老熟人伏见还对他微笑了一下,而闲院则完全遵照接待他国首脑的礼节,脸上一丝不苟。

    日本没有空军,伏见是海军大将,负责帮天皇掌握海军,闲院则是陆军大将,帮天皇掌握陆军。可以说除去宫内省还有内阁中的天皇嫡系,这两个亲王足以代表天皇了。如果能再加上财阀和议院的总后台西园寺公望公爵,那日本国内的政治势力也就齐了。

    日本人喜欢鞠躬,华国人素来作揖,双方礼毕后杨锐便上车前往二重桥,那里,裕仁正在等着。两人十数年前一别后,中日两国更显差距日本逐渐成为轻工业品的输出国,并因为人员工资高昂,渐渐被中国民间小厂货所挤压,财阀们全靠学习中国公司的管理技能才堪堪维持;而中国的主流工业,重业和新兴产业越做越大,俨然成为全世界的电器生产中心。每年都获得大下,为何米国造船厂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就能做到?”裕仁被杨锐描绘的前景诱惑的怦然心动,他当即问出大家都不解的问题为何船坞更少的我们能做到米国人做不到事情。

    “陛下,这就是第三种‘武器’新式造船法。”杨锐道。“众所周知的是:要造一艘两万吨以上的航空母舰,占用的船坞时间通常是两年,但运用由焊接技术支撑的分段建造模式,先行舾装、预先涂装,所需的船坞时间最少能节省一半;

    同样众所周知的是:一艘航母需要八万个零件、三万多根大小各异的管子,但运用由成组技术支撑的分道建造模式,优化零件、区域舾装、区域涂装,所需的船坞时间还能节省一半;

    再同样众所周知的是:造船是整体性工程,每个造船厂都有设计、放样,包括各配件生产商在内,各方面生产的进度必须协调一致,但运用由制造资源系统所支撑的集成建造模式,建造、舾装、涂装一体化,所需的船坞之间还能节省一半。

    如此,我们能用美国五分之一的船坞和五分之一的造船工人,在战时建造超过美国所有造船厂所建造的航母,战争胜利并不是遥不可及。”

    焊接大家都懂,但成组技术和制造资源系统日本人就不懂了,即便杨锐身后的贝寿同,也仅仅明白成组技术,而不知道制造资源系统为何物。

    并不太明白的伏见却对去年的第四舰队事件记忆犹新,他道:“阁下,以日本海军经验表明,焊接技术还不成熟。”

    “呵呵,殿下,是焊接技术不成熟,还是钢材质量不合格?”杨锐笑问。去年的第四舰队事件他也知道,海军办公室事后还神经兮兮的参与调查,结果发现根本不是焊接问题,省钱的日本海军用的本国钢材质量不合格,硫磷含量超标,自然会如此。“另外我可以告诉殿下,我国宋国级驱逐舰,最后三批全是焊接的,还有宏远级巡洋舰,最后两艘也是焊接的。”

    杨锐的回答让伏见语塞,这时裕仁又问,“阁下,成组技术为何物?”

    “成组技术……”杨锐思索之后道:“成组技术就是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把相近的零件归为一个零件族,这样便于生产和管理,战舰需要的三万根管子,现在我国造船厂已经合并成为四个族,三十多条工艺路线,这使得生产极为便利,成本也大为降低。”

    “那资源系统……制造资源系统呢?”裕仁听的糊里糊涂,还是通事帮他补充的。

    “这是将所有和造船有关的工厂、车间都用有线网络,也就是通讯网和传真网联接起来。每一个工厂、每一个车间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时的进度都将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各方面进度做出实时调整,或者根据实际订单需求做出改变,调整整个生产计划。换而言之,就像神一样操控一切。”杨锐道。

    像神操控一切是当权者的最爱,哪怕仅仅是造船。裕仁当即问:“那要怎么才能做到?”

    “这要贵国将和造船有关的工厂都并入我国的工业信息网,骨干工人也要前往我国培训三年,另外还要革新贵国造船厂厂区布置、增加各型设备,特别是增加超重型性起重机。”杨锐道,“我一直认为,与其造几艘航母聊以安慰,还不如彻底重整贵我两国的造船业,使造船效率得到革命性的提高,这才是解除美国战争威胁的最终解决之道。”(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