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总统 - 第四章 翁同龢罢官
深秋,天津港码头,寒风渐起,一艘破旧的桅木帆船缓缓靠岸。船头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读力冷秋,身穿一件单薄的灰色长袍,他的胡子邋遢,脸上脏兮兮的,皮肤黝黑,两眼目光有点呆滞,不知道他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个乞丐或逃荒的灾民。
谁能想到,这中年男人竟然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翰林四谏”、清流“牛角”张佩纶!他曾大胆敢言,直谏让慈禧太后收回成命,他曾振臂一呼,在“清流”中云集响应,他曾骂得李鸿章也哑口无言,可惜,再美好的时光都只是曾经,中法一战,他在马尾战败,福建水师覆没,他的大名,这是一部分冤魂的名单,都是山西、河南、山东等地饿死的灾民,据户部调查,共计三百一十万人……我要弹劾主管户部的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翁同龢渎职,翁同龢因与李鸿章之间久怀宿怨,屡谋报复,在这次千古奇灾中,翁同龢还居心叵测,手握权秉,估势弄权,迟迟不拨付赈灾款项,导致数百万灾民饿死,冤魂遍野,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者!中堂大人不得已,才出售虚职,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翁同龢却又欺上瞒下,搬弄是非,此罪罄竹难书,虽凌迟处死也不为过!
张佩纶这一番话文采飞扬,翁同龢目瞪口呆,更让他目瞪口呆的还在后面,张佩纶又拿出一折子,上面有二十余名清流大臣的联名,弹劾翁同龢,上面写着“协办大学士翁同龢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
张佩纶这背后一刀又快又狠,翁同龢气得浑身发抖,头上冒青烟,形势马上发生逆转,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这时出来证实,户部在救灾过程中,确实对南方各省的救灾物资存在拖延转运,他几次上书都未见效。
光绪皇帝听到这里,也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平曰里苦口婆心教导他仁义爱民的老师,竟然节艹碎了一地,只顾私人恩怨,置万民的生死于不顾,李鸿章救灾的事,他也敢从中作梗,不觉对他的信任大打折扣。
慈禧太后听后震怒,觉得这正是打击“帝党”的好机会,马上命李莲英上前剥去翁同龢的双眼花翎,要光绪皇帝罢了翁同龢的官,永不叙用!
醇亲王这时出来说情,慈禧太后给他面子,才改变了主意。光绪帝受迫于慈禧太后,下诏书说:“翁同龢之错,本应查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在毓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翁同龢著即开缺回籍三年,以示保全!”
这一次斗争,宋骁飞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翁同龢被开缺回老家三年,张佩纶一炮打响,在“清流”当中重执牛耳!李鸿章不但没有受处罚,还被额外赏赐了三眼花翎,这是皇亲贵族才能得到的赏赐。;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