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 - 第四百零二章 头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惟功也曾想过给军户分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然后收子粒粮……但细细一想,这法子行不通。辽东这里,地其实有的是,但军户已经受足了苦,再也不相信这种模式的合作方式了,而且未来几十年内,小冰期时灾害很多,小规模的一家一户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了!

    他要的,就是集体农庄,不论是取水灌溉还是水利工程,施肥,防虫,收获,全部是集体制,最大可能的去获得人力资源!

    尽可能的将集体农庄的长处和优点发挥到最大,减轻其弊端,这就是惟功在现阶段的打算。

    雇佣这些穷困军户,将其在城中的住处收回,固然是要营房和校场,但也是一下子就多出几万离开固定生活模式的劳动力,对一潭死水来说,这样一搅和,整盘棋就活了。

    “月钱是够多了……俺是有些心动……种地这活难不到俺。”

    “俺有些信不过……家丁拿命拼来的月钱,俺们种种地就能拿?”

    “四十两银子在手里了,要是信不过,俺们抽身走就是。这总爷要是不讲理,俺们现在也拿不到一文小钱。”

    “这话说的是,在理。”

    大约的情形也就是这样了,说的也是差不多了,银子自然也是都发了下去。

    每户人家都领了四十两,按当时的购买力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巨款,精米细粮一两银子两石,四十两银子就是八十石粮,最普通的细棉白布一匹是两钱银,四十两银够买两百匹布,够几百号人做一身新衣服……

    捧着沉甸甸的银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欢喜之色,而辽阳镇和惟功的信誉,自然也是攀到了的不错……最近从前屯到宁远,宁远到锦州的车队,多次遇到盘查,”张用诚的脸上满是敬服,“那边是张思根负责,我已经和他说了,要做好以后商队寸步难行的准备,包运军粮,辽镇以后可能不必指望了。”

    这真的是必然之事,理所应当的发展态式。

    李成梁不是善男信女,李家的财富来源就是军户和土地这一块,更重的一块就是不经过广宁和开原等马市,直接与蒙古人贸易,而且贩卖一些根本不允许出售的东西以此来获取暴利……八千家丁,过万匹战马,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连想也不必去想。

    因为其自己有强大的财力,自然而然的,当然也会关注对手的财政来源。

    惟功现在的定饷是四万两,粮四万石,豆料杂粮八万,这个定额只够正常养营兵,想养大量的家丁根本不可能,可辽阳镇的兵力战力等同家丁,没有足够的财源是撑不下来的,更不必提还要扩军练兵。

    李成梁已经与他撕破脸皮,断顺字行在辽镇的发展,这是理所当然之事。

    如果不是蓟镇是戚继光在,凭李成梁的影响力,连蓟镇的地盘也未必能保的住。

    只要撕破脸,就一定穷追猛打,不给敌人机会,换了惟功在李成梁的位子上,先断敌财路,也是一种最为优先的选择。

    “是以辽南考察,大人也要尽快提上日程。”

    惟功的行程,当然是他自己决断,不过具体的日子,却是侍从室的各位主管一起开会决定的,张用诚私心来说,觉得辽南比宽甸更要紧,不过在惟功看来,宽甸是未来针对女真的重要战场,最少也是一个起始地,所以从战略层面来说,他当然要先去宽甸。

    “还有,”张用诚站起身来,笑着道:“建设处已经开始在选址了,等开工之时,请大人务必大驾光临。”

    “嗯,我知道了。”

    张用诚不再多说,向着惟功身后的大丫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大丫对性格温厚,待人处事都叫人心中舒服的张用诚印象也很不坏,当下也是嫣然一笑,点头还礼。

    再下来却是陶希忠和周晋材先后进来,说的是预备招兵和训练大纲拟定的事情,而再下来又是不少中层主管跑来,比如建设处新上任的主管林胖子,保的六品经历,一本正经的跑来,手里却是拿着的一把铁铲,跑的一头油汗。

    “刚刚你们顶头上司已经来过了。”惟功笑道:“说好了第一堡开建我会过去,你又巴巴的跑来做什么?”

    “大人,这铁铲实在不能用,粗制滥造,毫无用处。”

    “看样子还好啊……”

    这些铁铲是大军临出京师前,惟功亲自跑到工部去要了来,一共三千把,每把定价五分银,当时觉着得了大便宜,用来装备工兵部队正好合适,另外民政上头肯定要大加建设,比如这个刚设立不久的建设处就需要大量的铁铲,这笔买卖,惟功感觉做的很成功。

    “大人,”林胖子哭丧着脸道:“属下演示给你看看。”

    说罢,将那铁铲往地上重重一铲,青石地面毫无反应,那看起来黑黝黝的铁铲却是打当中折断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