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上蔡风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ps:

    今天工作太忙,一更了,抱歉!

    楚国,上蔡。

    十一月的寒冬已然冰封了这座汝水河畔的城邑。偌大的上蔡城,除了零零散散匆匆而过的行人,居然再无别的旁人。和楚国的其他城邑一样,上蔡的居民也是满脸的菜色,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若是你以为上蔡城皆是如此,那你就错了。离平民区不远的盛义坊,是上蔡有名的勋贵区,在这里居住的人,没有一个是下来六百石的官员。如果非要用一句诗来形容上蔡两个阶层的巨大鸿沟,那只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上蔡,不过是楚国的一个缩影。

    因之和齐国的大战,楚国损失严重,所以楚王毫无意外地下令再次加税了。从楚王开始,层层的官吏剥削下来,到最后头,负责买单的平民收到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进出城需要缴纳两倍于平常的城门税,拾柴的、卖肉卖菜的,只要携带一个稍大的包裹,就会被要求按照货物的价值加收税费。

    庶民们虽然对此颇有怨言,但在衙役们棍棒、刀斧的威逼之下,也只能不得不听命从事。为了尽可能多地减少开支,许多没有储备够足够柴薪过冬的家庭不得不捡拾街上的牛马粪生活取暖,所有不必要的活动全都取消了。上蔡许多平民从天空飘起第一场雪开始,就全都窝在家里,尽可能地防止热量的流失。

    城西南的一处贫民区,破矮的房子勉强起到了遮风挡雨的作用。但四处龟裂的缝隙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自家的主人,再来几次大雪大雨的天气,这个房子也寿终正寝了。

    房子里,一个十四五岁的孩童小心翻弄着脚下的火炉,将细小的树枝一根一根地投了进去。虽然整个房间弥漫着一股呛人的药草味道,但男孩毫不在乎,只是额头上沁出的细小汗珠无言地证明男孩的小心翼翼。汗珠转眼间就掉进朦胧的蒸汽中,男孩根本来不及擦拭。只是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火炉上熬煮的药罐。

    火炉的不远处就摆着一张土炕,红的发暗的被褥下面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瞧她的样貌,依稀可以看到年轻时候的风采。妇人不断地咳嗽着。每一声咳嗽都引得男孩紧张地回头张望。

    “斯儿,斯儿!”妇人有气无力地说道。

    一直分心身后动静的男孩当即放下手中的活计,三步并两步地蹲在床边,关切地问道:“娘!您唤孩儿!是要喝水吗?”

    妇人慈爱地摇了摇头,攥住男孩的手,勉强摆出一副微笑的模样,言道:“痴儿,痴儿!娘亲的病娘亲清楚,你就不要再给娘亲抓那些中药了,不什么也要把最后一个核对清楚!如果这个人还不是他,我们就下到附近的乡里寻找!”

    “知道了!”侍从大声回道。

    破败的房屋里,两个中年男人神色凄婉地侍立在一旁,男孩眼角还留着泪珠。病榻上的妇人露出谦卑的笑容,说道:“斯儿从小乖巧听话,砍柴、做饭、洗衣,什么活计都会。等我走了后,希望两位念在他去世的爹的份上,能够帮衬一二,我泉下有知,一定感恩戴德,来世做牛做马报答两位的恩情!”

    妇人摆了摆手,把男孩叫了过来,说道:“来!跪下!给你两位大伯磕头!以后娘亲不在了,你要听他们的话,长大后孝顺他们,知道吗?”

    男孩含泪点了点头,作势就要跪下。两人赶忙拉住,其中一个抱怨道:“大妹子,你这样就是见外了!我老牛的本性你又不是不知道,只要有我家娃一口喝的,就少不了斯儿一口吃的。你放心就是!”

    另一个中年人也是劝道:“是啊!大妹子!我老马在这里也向你保证,我一定将斯儿视如己出,他渴着饿着了,随时来我家,我让孩他娘给他做饭!”

    妇人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孩他爹没白交你们俩兄弟!来!斯儿!还不赶紧谢谢两位恩公?”

    一旁的男孩当即跪下,连磕了三个响头。两个中年人一脸局促,还是受了这个大礼。

    房门外,年轻的侍从指着眼前破败的房屋,大声说道:“伯长,应该就是这一家了!”

    在伯长的示意下,侍从开始砸门。没办法,在这等大的风雪中,敲门的声音传不了五步就会被风声遮住。也许是门年久失修,也许是侍从用力太大,没敲两下门,大门就轰然倒下。

    伯长眉头一皱,侍从赧颜地笑了笑,喊道:“伯长!这真的不怪我!”

    伯长无奈地摇了摇头,示意侍从跟着自己进去。走到屋门前,伯长自己敲了敲门,生怕手下再将对方的门一不小心地“敲坏”。

    屋子里正在伤感的三人没来由听到一阵敲门声,男孩打开门一看,赫然发现一个衣着华丽的人立在门口,两旁各有一名侍卫。一时之间,屋子里的人愣住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