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瓦 - 第506章 失之交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刘泽含笑着还了一礼,道:“在下久慕卧龙先生大名,今日登门拜访,得瞻道貌,实为万幸。”

    那儒士道:“在下并非卧龙,乃卧龙之弟诸葛均是也。靖王殿下此来是欲见家兄的吗?”

    刘泽不禁一愕,敢情出来的这位不是诸葛亮而是他的弟弟诸葛均,方才乍见诸葛均少年儒士气量高雅,竟然错认为他就是诸葛亮,其实诸葛均尚未及冠,刘泽只要细心地看一下装束就会发现,只是关心则乱,才生出了这么一个误会。刘泽含笑道:“敢问卧龙先生今日可在家中?”

    诸葛均道:“靖王来得很是不巧,家兄于前日刚刚离去。”

    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才得睹卧龙真颜,刘泽也没有对首次登门就能见到诸葛亮抱有太大的希望,但乍听此消息,隐隐然还是有些失望,遂问道:“不知令兄所去何处,何时得返?”

    诸葛均道:“愚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处任中司马,前几日传来书信,在吴会身染重病,二家兄闻之,即刻起程前往江东探视之,临行之前谓在下,江东千里之遥,少则一月两月,多则三五个月方可回转,嘱我在家谨守门户,勿见生客。靖王若早来三两日,或许能见上一面,家兄此去,归途遥遥无期,只怕短期之内难以再见。”

    诸葛亮去了江东?刘泽不禁神色为之一怔,这个情况真的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如果诸葛亮避而不见,推托为出外闲游,刘泽倒也可以理解,名士嘛,摆点谱也是正常的,但诸葛亮此行居然去了江东,却是刘泽始料未及的。诸葛亮是真的探视诸葛瑾,还是以此为借口,到江东避祸去了?这一点,刘泽还真得想不明白。

    三国时期的人才尤其是是共商,徒有其名而已,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东曹掾傅巽首先进言道:“刘泽自年初兴兵以来,连克江夏、章陵、新野诸城,强渡汉水,兵逼襄阳,黄祖、刘磐、文聘或死或降,荆州几无可御敌之兵,危在旦夕。巽有一计,可保荆襄之民安如泰山,亦可保主公名爵不失。”

    刘琮年未及冠,生性懦弱,接掌荆州牧位置以来,根本就不会打理事务,大小政务皆是由继母蔡夫人和蔡瑁打理,徐州军大兵压境,刘琮早就慌了神,自己那里有什么退敌之策,听得傅巽之言,宛如汪洋大海之中捞起一根救命的稻草,急切地道:“公有何计,快快言之。”

    傅巽道:“素闻靖王刘泽仁慈德厚爱民如子,此番荆州兵祸,乃是黄祖结联袁术助逆附叛所致,倘若主公一意坚守襄阳,只怕最终落个城毁人亡玉石俱焚的下场,以某之见,倒不如献城而降,靖王刘泽与主公乃是同祖同宗,算起来也是主公的叔辈,主公若是以子侄之礼见之,靖王必厚待于主公。”

    刘琮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好歹也继承了父亲这份诺大的基业,屁股还没坐热就拱手而降,刘琮多少也还是不情愿的,听了傅巽之言,道:“先父创业艰难,历经多少磨难方有今日这番基业,今拱手而献他人,异日九泉之下我又有何面目去见先君?”刘琮转头去看蔡瑁,唯今也只有蔡瑁才是他的唯一倚仗。

    其实刘琮不知道,傅巽就是蔡瑁的亲信,傅巽的这番话也全是出自蔡瑁的授意,毕竟蔡瑁位高权重,自已率先提出来投降的主意不太好,便命傅巽来打头炮。看到刘琮向自己投来求助的目光,蔡瑁轻咳一声,道:“傅公悌之言甚是,今靖王刘泽兵势强悍,荆州无以为敌,倘若主公以力拒之,难免生灵涂炭,荆襄富庶之地亦将毁于一旦,吾等岂不愧对万千荆襄黎庶。主公献城而降,一可保世袭荣爵不失,二可保荆州民生民计,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刘琮闻言,心不禁凉了半截,原来蔡瑁也是力主投降的,这让刘琮顿时大失所望,戚道:“诸公之言,非我不从,但以先君之业,不战而降,恐贻笑于天下人也。”

    这时,阶下一人昂然而上,怒目直视蔡瑁,叱道:“尔等内外朋谋,卖主求荣,眼看故主所创的荆襄九郡,就要断送在蔡氏之手!主公切勿听信这些奸佞小人之言,卑职愿率部死战到底,决不屈膝投降!”(未完待续。。)

    ps:转眼2015年就要到来了,感谢大家伴着汉瓦渡过个新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之中万事顺意,心想事成,永远快乐!双倍月票正在进行中,如果大家手里有多余的月票,不妨投给老风一张,月票榜神马的注定与扑街的老风是无缘的,但月票还有一项功能,就是增加作者积分的,老风已经站在二级作者的门槛上了,请大家支持一把,让老风在这个新年迈上那么小小的一步,谢谢大家了,汉瓦至少还有五六十万字才会完本,绝不太监,杜绝烂尾,这是老风给追书的书友们的承诺,拜谢诸位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