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 - 1022章:世外高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hp:n,

    恰巧宣王的车马从这里经过,当他听见“实亡周国”时,心头猛地一紧,当即下令将街上卖檿弧箕服的全部抓起来杀掉,然后忧心忡忡地驱车回宫了。原来,檿是野桑树,弧是射箭的弓,檿弧也就是野桑木做的弓;箕服,箕是一种草,服是装箭的袋子,箕服就是用箕草编的箭袋。宣王以为童谣所指是那些卖檿弧箕服的人,他们的弓箭将会灭掉周朝,所以尽杀之。

    当时有一对正在卖檿弧箕服的老年夫妇,见王宫卫士满街抓人,连忙拼命地往城外逃去。在郊外的路上,他们发现有一个被丢弃的女婴,觉得可怜,便抱了起来,往褒部落奔去。他们这一抱不要紧,却使上述童谣终于“应验”。所以历来,小儿嘴里的歌谣最为当权者忌讳“

    潘天师继续道:“第二种,就是碑谶。铭文石刻是谶谣传播的另一大形式。谶谣在先秦、秦汉时就已出现,当时还没有纸张,因此保存谶语的最佳方式当然就是石刻,而其中又以王家碑谶最让人胆战心惊。

    唐文宗大和中年,王璠fn被任命为丹阳县令;他上任伊始,便决定挖壕沟以固城防。某日挖出一块石碑,王璠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山有石,石有玉;

    玉有瑕,即休矣。

    王璠fn百思不得其解,问众人皆不懂。过了几天,一位白髯老叟说:“这是不祥之兆预言的是王家四代之事。王公的祖父名,璠fn生础,这就是谶语所说的山有石之意;础又生了王公,这就是石有玉的含义;王公又生了儿子瑕休,是玉有瑕即休矣的含义。休亦含绝义;看来,王公要绝嗣了。”说完,飘然而去。

    大和九年,权臣李训谋诛宦官,命王璠fn为太原节度使,令其召募爪牙。但不久李训事泄被杀,王璠fn逃回长安,当夜被禁军捕获,全家老幼尽数被杀,王家至此绝门。“

    朱高煦嗯了声,石碑的形式传授的谶谣,显示出浓烈的神秘性。其预言之神异,也让人惊诧莫名。而且此等歌谣,比之于童谣,更具有神秘性。儿童传谣还可见到传播者,而碑铭传谣则根本见不到传授谣言的人,所以最为神鬼莫测,也是最为人忌讳的歌谣。

    潘天师道:“第三种题壁,即把谶谣题写在墙壁上,让过往行人观看传诵,以提高谶谣流传的范围和速度。传谣者尤其喜欢将谶谣题写在寺庙道观的墙壁上,因为寺庙道观本身就给人以神秘之感,所以将谶谣题于寺观之壁,可以增加人们的迷信程度,借人们对佛祖或天师的崇信之念,加深他们对谶谣预言的迷信。

    据宋王默记卷中载:北宋哲宗绍圣三年,时彦考中状元,授官江东小曹,乘舟赴任途中遇上大风,不得已乃系舟于山下小港。时彦借机登山散步,但见布满荒草荆棘的山真碰上了一个高人”

    朱高煦与潘天师来了兴趣,道:“还有这种事情,此人是什么人,有什么本事”

    清风道:“此人是一个道士,身边还跟着两个弟子,本事么摆摊测字”

    “江湖术士”朱高煦大失所望,潘天师也有些气恼自己这个弟子不争气,说了大半天,竟是个江湖术士,恨不得骂上一句:“你的脑袋是给驴踢了”

    谁知清风不依不饶的道:“那道士可不是一般的江湖术士,阴阳八卦,天地五行样样精通,尤其是测字没有不准的”

    潘天师哼了声,道:“不过是骗人的把戏”

    清风平日里极听潘天师的话儿,对他也是极为尊敬的,从不敢顶嘴,但今日清风一改常态,用无比坚定的语气,道:“师傅,此人可不是寻常江湖术士,用些骗人的把戏,此人是有真本事”

    这些朱高煦来了兴趣,道:“清风道长何以如此肯定,此人就是本王要找的高人呢”嫂索妙逍遥江山

    清风道:“不瞒王爷,这道士摆摊不过两日而已,弟子这几日出入王府,便看这道士,起初弟子也像师傅一样,觉得这道士不过是骗人的江湖术士而已,可第一日过去弟子就不那么看了”

    朱高煦越听越奇道:“此话怎讲”

    清风道:“第一日,清风听说两件趣事“

    潘天师这下也来了兴趣,道:“什么趣事“

    清风正担心师傅不高兴,见他开口询问,登时大喜,忙道:“第一件事,就是有个老妪因儿子生病多日,卧床不起,又没钱请医吃药,隔壁鄰居说:“何不去找个测字的算个命吧”于是老妪拄着拐扙来到那道士的摊前。

    第一更送上,请围观,请订阅哦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