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 - 2116章: 暮雨不来春不去
黑衣人放了茶壶用提壶的右手端起了那一杯茶汤,放在鼻下轻轻吸了一口淡淡的道:“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好香的茶啊?”
沈老爷子斜眼瞧了一眼,道:“喜欢喝就多喝点?”
黑衣人一笑道:“我倒也想,可惜没沈老爷子这等福气?若是我没猜错的话,这茶应该是碧螺春茶吧?”
沈老爷子看了他一眼道:“你想说什么?”
黑衣人淡淡一笑,将茶杯送入嘴边,轻轻吸了一口,然后闭上了双眼,慢慢回味了一番,才缓缓睁开了双眼,道:“都说温柔乡,是英雄冢,小公爷怕老爷子被这苏州靡靡之气磨掉了锐气,特意让我来看看,还别说小公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这等青山绿水,水榭歌台,换做是我也不想去了例会什么俗物了?“
这话儿透着几分讽刺,沈老爷子顿时面色拉了下来,冷哼了声道:“有什么话儿就直说,用不着这么转弯抹角的说些不疼不痒的话?“
黑衣人淡淡一笑,仍旧不慌不忙的将擦杯中的茶汤喝了干净,才开口说道:“也没什么意思,小公爷让我来问问,苏州这米市您还要让他等什么时候,公爷说了当初公爷让你来,就是借你的手让苏州陷入一片混乱,他好给那个人交代,如今这都过了一年多了,苏州天灾到是来了两场,可这去迟迟不见了踪影,让人着急的很?“
“欲速则不达,做大事岂能操之过急,苏州与寻常之地不同,这里是府赋役繁重,胥吏多是奸猾之徒,最为难治,这样的地方想要制造混乱,难免需要些时日,事实上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老夫与苏州这一年多,一直秉承这个理念,我不敢说我完全理解了圣人所言,但看苏州眼下的局面,效果还是很显著的,你回去告诉小公爷,请耐性等待,苏州迟早是他的?“
这一番话并没有让黑衣人满意,他重新提起茶壶给自己的茶杯注入了茶汤,待雾气散开了,重新放入嘴边轻轻喝了一口,笑着道:“早些年,我听人说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两个小孩子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小孩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看了多时,小孩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那时我总不信世间还有这种事情,什么人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哪有这等奇怪的事情,今日看了老爷子,我信了?“
沈老爷子似有些怒气,看了一眼黑衣人,从鼻腔里哼了声道:“你到底想说什么?直言便是了,何必这般吞吞吐吐,你怎么说也是魏国公府出来的人,天下人谁不知魏国公一脉的人做事果断,性子洒脱,为人聪明绝说话,逗弄逗弄儿孙,又或者看,下下棋,兴趣来了干脆亲自制作一个风筝,拉着儿孙满院子跑,这几个月的悠闲是他从未体验过的,隐隐觉得,人生在世其实未必就是恢复祖宗荣耀这一件事,还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可惜往日都忽略了,眼看着儿孙满堂,家业日益壮大,祖上的荣耀也在自己手中一天一天的恢复,他才发现自己为了祖上那个虚名已丢弃了许多难以抓住的东西,他要在剩下日子里,好好弥补回来。有了这个心思,往日压制在心头的功名利禄心便淡了许多,越发难得出去奔波了,算算日子,竟有两个多月不曾走出沈家府邸,对方所言虽有些夸张,但也算是实在话。
“那又如何,老夫虽不曾出去走动,可这三十二家的粮食死死被老夫抓在手中,没了粮食就算是姓杨的再能干,姓况的再刚正不阿,也挽救不了苏州混乱的局面?”沈老爷子一脸自信的道。
黑衣人叹了声道:“看样子你是一无所知了,彭家米店卖粮十八日了?每日十万斗?“
沈老爷子轻蔑的哼了声道:“虚张声势而已,苏州这么大,需要的粮食可是上百万石,一日十万斗又有何用,只要粮食还在我们手中,就算他卖粮一百日,米价还是降不下来?充其量能维持苏州的混乱没那么早到来吧了?”
黑衣人看着沈老爷子似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微微沉吟了片刻,道:“就在今日一早,彭家米店从日卖十万斗增添为日出一百万斗?”
“不可能?”沈老爷子心头一惊,日出十万斗数目看着很大,其实影响力小得可怜,因为苏州人口上百万,十万斗勉强上算杯水车薪而已,根本达不到遏制米价的效果,只要他们坚守不出,十万斗粮食卖上一百日,米价还是那个米价,而且因为对方做出这么长的努力,米价居高不下,越发显得粮食的重要,这无疑可以增添给苏州百姓更大的恐慌,一旦恐慌到了极致,那么苏州离开混乱也就不远了,这也为何他对彭家米店日出十万斗的粮食无动于衷,甚至还有些惊喜。
但日出一百万斗就不一样了,这个数目太大,大到了足以左右米价的程度,一旦让他们继续卖上个十天半个月,苏州粮食一旦饱和,那么百姓对粮食的需求量必然会降低,心头的恐慌也会随之降低,在这种局面下,对于一心想要控制苏州米价,从而引起苏州大混乱的沈家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好事。
“今日一早,他们的粮食又加了,日出两百万斗?“黑衣人风轻云淡的道,好像在说一件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
沈老爷子先是惊讶,随即而来的是疑惑:“他们哪儿来的粮食?“
黑衣人道:“我们暗自打探过,他们的确没有粮食,可苏州有粮食,他们手中倒是有不少银子,这些粮食很多都是出自老爷子所掌握的三十二家米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