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 - 2198章:大道行,天下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洪范》八政,首言食货;《禹汉》三事,终于厚生。理财,王政之要务也。后世迂腐好名者流,不识义利,不辨公私,徒以不言利为高,乃至使人不可以为国。殊不知聚人曰财,理财曰义,又曰义者利之和,则义固未尝不利也。义利之分,惟在公私之判。苟出乎义,则利皆义也,苟出乎利,则义亦利也。而徒以不言利为高,使人不可以为国,是亦以名为利者耳,而岂所谓义哉?。文章的意思很简单,目的也很明显,经济管理是君王政务的重要内容,后世那些迂腐好名的人物,不懂得道义与利益的关系,分辨不了公私的界限,光是把不谈利益当作清高,搞得社会国家都无法治理。根本不晓得能够使人聚合到一起的正是财货,理财的道理便是道义。道义便是利益的和谐,那么道义和利益本来就不存在矛盾的啊(道义是可以,并且是应当用利益来衡量的,假若道义没有利处也就不成其为道义了),文章并非是提出发展商业,收取商业税收的好处,其重点是给皇帝,给大明反对官员一个闭嘴的借口,‘聚人曰财,理财曰义’的公利观。要求各级官吏分清公利和私利,如果是为国家创造财富,则‘利即是义’,如果为了个人清名而不顾朝廷生财之道,那就是不义了,身为大明的官员,以不义天下,又有何面目站出来谈反对,可以文章的这一番话儿用得甚至狠毒,几乎堵死了天下官儿反对的理由,总部能自己站出来说我反对是因为我有私心,纵然是骨子里再反对,在这样一,奴婢是卑贱之人,殿下是国之根本,未来的国君,与奴婢岂是一家人,请殿下快些收回刚才的话儿?”

    太子吐了吐舌头,对于王先生他既信任又敬畏,看他生气忙道:“先生不必生气了,这话儿孤不说便是了?”

    王振面上神色缓和了不少,因做了太监算是自绝儿孙父母了,加上小太子聪明可爱,王振心头也十分喜欢这个小主人,疼爱得倒像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主仆,不如说是父子更为贴切。

    “先生,我有些紧张……?”小太子走过来拉着王振的手腕道。

    王振道:“你紧张什么?奴婢已让人打探了,今日诵读的是《论语》,这本书殿下都会背了,还担心什么?”

    太子道:“那是只有先生一个人么的时候就算孤诵读错了,先生也只是呵斥几句,可今日除了父皇,还有文武百官,万一孤读错了,孤怕他们会失望……?”

    王振拿出昔日当老师的耐性道:“除了皇上,他们都是你的臣子,只有他们怕殿下,哪有殿下怕他们的道理?再说了你是太子,这天下哪有你错的道理,就算错了,那也是他们错了,你不认错,他们还能吃了不成,记住殿下是太子,是天下百官的主人,断然没有错的道理……?“

    太子道:“先生说的是,孤记住了?”

    王振听太子语气有些勉强,显然还有些担心待会儿的考察学问的问题,想了想道:“离大臣早朝的时间,还有一会儿,奴婢再给你看看?”

    太子一听顿时大喜,忙走到书案上拿起那卷最近苦读的《论语》递给了王振道:“劳烦先生了?”

    王振摆了摆手道:“算不得什么,我们开始吧?”

    太子嗯了声,远离王振一丈之外站定,恭恭敬敬的道:“先生,我准备好了?”

    王振点了点头,随手翻开了一页朗声道:“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子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说完,看了一眼太子颔首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