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中文网】,为您提供高速文字首发。吃完饭,各走各的路。
汪维本想与这个新结实的朋友同行,奈何人家不给面子。
自朝廷的政令公布后,往宁波府路上多了很多人,有不少人看上去都不那么老实。绍兴府和宁波府各出动府兵巡逻,维持境内安全。
舟山岛有朝廷兵马镇守,朝廷把双屿岛——嘉靖年间大明走私海贸的中心分割出来,当做货运中心。大明的船舶司便设立在上面。杨志高自主管船舶司后便不再出海。他在宁绍交际广阔,与不少水寇海商都有过交往,前来找他打听消息的人络绎不绝。
大明是个人情社会,因此无论多么好的政策,总有人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门路的能先拿到出海的船引,没门路的只能等着各家船东招人。这道朝令一下,浙海立刻没有了海寇,无论曾经有多么大的罪过,一旦与杨志高联系上,立刻摇身一变,成为海商。
当下最红火的当是造船生意,前来订购船只豪客排好长队。但船可不是几天便能造出来的,尤其是那些需要出海远航的海船。
翟哲在宁波转悠几天,这里每天都有无数陌生人等着出海。
浙海现在鱼龙混杂,人满为患,有不少人想趁机浑水摸鱼。这是难免的事情,血流的多了,秩序也就建立的起来了。是金子总会发光,晋王府需要从中挑选几个人出来扶持,这正是杨志高的压力。
三天后,双屿岛的主人杨志高匆匆赶到宁波。
随后,来自徽州的商人汪维找上了杨志高。他把家里的田地、祖宅全都抵押了,还朝日升昌的钱庄借了一万两银子。他叔父汪元是徽州府的大富商,曾经在翟哲攻徽州城时提供过粮草,为他做了担保。
一切都很顺利,令他欣喜若狂的是,杨志高许诺给他找两艘三桅福船。
有钱不稀奇,浙海开禁后,无数银钱往这里涌动,现在是有钱买不到船。有了杨志高的帮忙,他能比别人早走一步。
汪维搞定了自家的生意后,一面命族人在宁波召水手和火长,一面想寻找在宁波再也没见过的张珍。那一行人六个人都是人中龙凤,走到哪里都不会被埋没,但让他意外的是,他再也见不到那些人身影。
宁波总兵府。
这里的一草一木,翟哲都很熟悉。
孟康继任宁波总兵后,另选住处,把翟哲曾经住过的地方封存起来,每日有亲兵打扫,保持原样。一个粗鲁的人绝对想不到如此细致。孟康率兵在金华协助张煌言与郑氏兵马对峙,留守宁绍的是副将李凌,他是东阳人。
杨志高随翟哲在海边走动,同时禀告近来的作为。
翟哲只是听。
杨志高做事认真细致,但为人太过端正,这样的人用起来放心,由他执掌船舶司,翟哲只有一个担心——放不开手脚。
听他禀告完,翟哲挑不出毛病。
他指向东方问:“那边是什么地方?”
“倭国”
“倭国之后呢?”
杨志高答不上来。
翟哲再指向南方,问:“那边是什么地方?”
“南洋”
“南洋之后呢?”
杨志高默然。
“西番来大明久矣,大明有人到过西番吗?”
“听说有过,寥寥数人”
“你的眼中不要只盯着日本,我的目的也不是仅限于郑氏。”
杨志高头,好说”翟哲哈哈大笑,翻身下马,扶着张煌言的肩膀走进金华城。
他从未把张煌言当成心腹,但他对张煌言一直很放心。张煌言能把徽州的富商、义军、山贼和士绅都弄得服服帖帖,那一定是个很懂得妥协的人。一个会妥协的人即使对他心中有不满,也不会坚决的反对他。
两人回府衙坐定,张煌言知道翟哲为何而来,他一路上左思右想,还是忍不住劝道:“王爷,如今清虏未灭,大明当一心向北,延平王世子的确犯下死罪,王爷宽宏大量,能饶恕他不死,乃是大明之福。”
他话说的很隐晦,其实是在劝翟哲不要对郑芝龙逼迫过甚。刺杀案于系翟哲的自身安全,连柳随风在这件事上也不敢随意说话,张煌言是第一个对翟哲劝谏的人。
翟哲没露半点不悦,笑着说:“沧水以为我为何到金华?”
“是沧水唐突了”张煌言走出来,再施一礼。
他对翟哲的心思很矛盾,既有五体投地的佩服,也有对他会篡位的揪心。但事情不到最后难以挽回那一刻,他只能掩耳盗铃于好自己的浙江巡抚。
翟哲摆手命他坐在身边,笑道:“有沧水在浙江,我才能放心北上”
金华城头打出晋王的大旗时,郑芝龙才得知翟哲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到达金
两人各怀戒心,信使来回往复,约定后日在金华城三十里外一座南山镇见面,每人只带两百兵士。
两日后,孟康从军中精挑细算出来的壮士护送晋王出城与郑芝龙相会。
临行前,孟康一张苦逼脸,劝道:“郑芝龙算个球,只要王爷一声令下,末将把他擒过来便是,王爷何必冒奇险”
翟哲笑骂道:“你有这份能耐,郑芝龙知道了,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只怕他狗眼不识人啊”
翟哲拿马鞭子轻敲他的头盔,笑道:“你这张嘴总是漏风”
孟康摸摸脑袋,笑呵呵退到一边。
郑芝龙确实不算个球。兵马出金华城,翟哲收起笑容,与孟康相处,总是很欢乐。这是孟康的本事,也是两人的缘分。
大明的兵马只是在暗中对峙,从外表看不出半点剑拔弩张的情形。郑氏兵马驻扎在衢州府,可不敢对朝廷有半点不敬。
南山镇中有住户,有客商,人比两个月前少一些,但仍然很热闹。
晋王的骑兵到达南山镇外时,郑芝龙已在那里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