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 - 第599章 心不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栖霞山上栖霞寺,在南京仅次于鸡鸣寺。

    这里每日香火旺盛,今日情形不同,大雄宝殿中一个人也没有。

    从山下到山起来也不是大事,天下兵马归大将军府执掌。但按旧制,兵部也有统管兵马的权力,不如请钱尚书先召见金小鼎说明此事,若金小鼎不许,内阁再向晋王文书。”

    马士英虽是辅,但明显陈子龙与晋王的关系更加亲密。

    马士英回头,脑中念头转动,道:“陈尚书此言,深得我心”

    兵部尚书钱肃乐当了一年老好人和甩手掌柜,突然被人推上前台。他欲拒绝,见几位内阁大学士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知道无法推辞,长叹一口气,道:“也罢,我就走一遭吧”

    几位内阁大学士都没把皇帝礼佛当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晋王在南京时,隆武帝也常常去钟山隐居休闲,不过是把钟山换做栖霞山。

    次日,钱肃乐没有在王府召见金小鼎,而是直接去南京提督府拜访。

    晋王通过各种手段执掌了朝政,金小鼎在南京城内权势滔天。但文官的体面一直没破,钱肃乐身为二品内阁大佬,亲自来南京提督府,即使是督察事务,也不合朝礼。

    钱肃乐见到金小鼎,先杂七杂八说些事情,最后才说清楚来意。他当然不会说是他自己的主张,把内阁几位大学士都抬了出来。

    金小鼎疑惑,问:“圣上要上香,鸡鸣寺即可,为何要去栖霞寺?”

    钱肃乐苦笑道:“王爷欲在江北举行祭祀大礼,江南几座名刹的主持都被礼部请到扬州府去了,鸡鸣寺主持不在,栖霞寺主持拒绝了礼部的邀请,尚在寺中。”

    金小鼎一点便透,拒绝礼部邀请的寺庙主持肯定不会巴结晋王,这件事很可能有蹊跷。

    他坚持道:“晋王不在,此事下官无法做主”

    金小鼎不同意,内阁无法调动兵马和侍卫,难道让隆武帝微服去栖霞寺礼佛吗?内阁还没这个胆量。

    钱肃乐劝道:“今日我等见圣上愿望颇为强烈,才主动揽下这件事,如果圣上强行出宫,我等又有什么办法,若执意阻止还坏了朝廷的脸面。不如你率兵马沿途护送,小心戒备,确保圣上出行安全。”

    金小鼎寻思片刻,道:“信使往返南京到扬州大营只需两天,请内阁拟一份文书,下官加急送往江北请示王爷。

    这一来一往,最终还是要请示晋王。

    金小鼎悟性颇高,猜到几位内阁大学士的意思。

    有人不想把这件事送到晋王案头,这是想试探晋王的底限。内阁中人与他们这种晋王身边出身的人不一样,那些人真正的意愿是想让晋王当霍光、伊尹一样的人物,而不希望晋王成为曹操和王莽。

    晋王正站在十字路口,看似要篡逆,又给内阁文臣留了一线希望。而这一线希望,实际是饮鸩止渴,偏偏又让人欲罢不能。

    金小鼎肩负南京城防重任,真正的任务其实就是监视南京城内的皇帝和文臣,他如何敢私自做主。

    钱肃乐无奈,告辞而去。

    内阁很快草拟了一份文书,有几位大学士共同的签名。

    说两日,便两日。

    两日后,金小鼎上报兵部,晋王同意皇帝到栖霞寺上香,内阁诸臣暗自松了口气。

    于是才有了兵丁提前开道,封锁道路。

    隆武帝几年来次出游,仪仗、武士等甚是寒酸,金小鼎调集五千兵马沿途护送,又有数百侍卫紧紧相随,不让皇帝脱出众人视线。

    隆武帝带了五个心腹小太监随行,其余人在他看来都不可信。

    从山门处的韦陀拜起,一直到大雄宝殿的如来佛祖,隆武帝每一尊佛都不错过,甚是虔诚。广空禅师一路相随引导,从清晨忙碌到午后,才礼拜完毕。

    拜完佛祖,广空又请皇帝到后山饮茶,侍卫不敢阻拦,只能紧紧相随。

    栖霞山毗邻长江,站在山顶见雾锁江面,朦朦胧胧。

    未时过去,空中阴沉,随行侍卫统领李千总催促太监张瑾去皇帝那里提醒要尽早回宫。宫中的开支来源都掌握在这些侍卫手中,皇帝和太监也不敢得罪这些人。

    张瑾到隆武帝身边耳语几句,隆武帝立刻起身与广空禅师告辞,提出从后山下山,返回南京。

    李千总一天小心翼翼,精神紧张,见皇帝准备按时回去,也就不再节外生枝。

    两队侍卫夹住皇帝的銮驾下山。

    后山道路险峻,山下是奔流的长江水。

    走到半山腰时,山道中突然传出一声惨叫,有人高喊:“落水了,有人落水了”

    李千总掉头,看见一个人影从一处峭壁的拐角处落下,像一支张翅的大鸟。

    “张瑾,张瑾落水了”

    隆武帝停下脚步,右手在空中虚挽,脸色苍白。

    侍卫们乱作一团,立刻有人冲上来把皇帝包围在中间,李千总下令:“护送陛下回宫”

    也不管隆武帝愿不愿意,一群人几乎是夹着皇帝冲下栖霞山。剩下的四个小太监如惊弓之鸟,被挟裹在内。

    金小鼎率兵马候在山下,李千总下山后不敢隐瞒,立刻向金小鼎禀告此事。

    金小鼎大惊,命兵马在栖霞山附近江道边寻找,又急令南京水师去栖霞山边江水中寻人。

    他指着李千总大雷霆:“怎么回事,你们几百人,连六七个人也盯不住”

    李千总汗如雨下,道:“末将的眼睛一直盯着陛下,确实不知道张瑾是如何坠下河道的”

    “一定有人在张瑾身边,给我查清楚,张瑾到底是怎么掉下长江的?”

    “遵命”李千总逃一般离去,他不知道脖子上的级还能寄存多久。

    侍卫的行动效率极高,金小鼎还没喘几口气,李千总又转回来,跪在地上磕头,道:“大人,有人看见张瑾是自己跳下江水的”

    “这就对了”金小鼎喃喃自语,哪有那么巧合的事,“传令,在应天府张贴告示,缉捕张瑾”

    李千总后悔,金小鼎更后悔。

    皇帝的安分守己的过了半年迷惑了许多人。张瑾坠河死不足惜,他担心张瑾带出了什么东西出宫,会给晋王带来麻烦。

    他恨的牙痒痒,一路唾骂回到南京:“内阁那几个瘟神,就知道添麻烦”

    南京城中许多人都在关注皇帝出游,金小鼎还没到南京,几位内阁大学士都已经知道了张瑾落水。几个人都紧闭府门,假装什么也不知道。

    隆武帝身不由己被送回宫中。

    他在弘光元年从凤阳南逃入江南时,曾经游过栖霞山,到过栖霞寺,与广空禅师交好。

    那一片山崖距离江面三丈高,不知道张瑾到底能不能逃出去。

    这次的意外,让他很难再有机会出南京城。

    淮扬的战事胶着,郑氏现在不动手,吴三桂现在不动手,朱家还有机会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