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 第九十六节 各家有各家的难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第二天,一个消息在长安城里不胫而走。

    故汉中太守,名满天下的忠义大臣田叔田公老大人,居然要在长安城里开坛讲学,只要是读书人,来者不拒!

    一时之间,许多人的心都开始起了些别样的心思。

    考举这个事情固然是好,但奈何名额有限,许多士子一到长安,见到无数跟他抱着相同心思的同门后,心里立刻就冷了半截。

    譬如齐国人主父偃,他来到长安已经有两三天了,但就是这两三天,让他打开了眼界。

    在这长安城里,他随便出去跟人凑在一起开个文会,认识的人之中,甚至有着彻侯的后人,开国功臣的子孙!

    论学问、才干,主父偃觉得自己不比其他人差。

    但假如说要拼爹的话,主父偃仔细想了想自己的出身,觉得十个自己捆在一起,也拼不过人家的一根手指头啊!

    譬如此刻正坐在主父偃对面的那个年轻文士。

    人家乃是故汾阴悼候周昌的之孙周意,虽然不是嫡出,但名头也是大的惊人!

    当年周昌有口吃的毛病,说话不利索,常常引此为憾,因而他的后人大都都从纵横家的名家学习。

    所以,此人也算的上是主父偃的同门。

    主父偃到了长安后,与他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

    “我纵横家自苏秦张仪两位先辈之后,渐渐势衰,当今之世,更是在朝廷里连一个前辈大臣也没有……”主父偃颇为忧伤的感叹道:“当今之计,只有另谋出路才是正道!”

    这个道理,当主父偃在燕都蓟城之时,就看很清楚了。

    在蓟城,他若报自己是纵横家的学子,很少会有人留意,更别说看重了,但,若是报个法家或者儒家的出身,虽然不大可能立马就被人重用,但至少能混一个食客的身份,不至于会被饿死!

    “此次田叔开讲,我欲过去旁听,看看能否有机会被田叔老大人看重,登入门墙之内……”主父偃说着他心里的想法,这一点都不可耻!

    当今朝廷重臣,内史晁错最初是怎么混进官场的?

    谁都知道晁错当年是以儒家的身份混进去的!

    这个事情瞒不了人的,因为晁错里的第一个正式官职是《尚书》博士。

    既然法家都能玩一个曲线救国,那么纵横家有样学样,也是可以的!

    主父偃无疑是个聪明人,他来到长安虽然时间不过两三天,但他已经敏锐的感知到了,考举跟他没太大的关系。

    不过十个名额,主父偃觉得,可能现在就已经被长安的贵族们所瓜分了!

    就算没有,主父偃也没信心跟一群今年刚刚被天子想起来追封为武陵候的瓒候萧何之孙萧系。

    本来,祖先的封爵已经被剥夺,能被重新封为彻侯,这是应该开心的事情。

    但一个不小心,那位萧系武陵候的位子还没坐热乎,就因为在市集之上驾驶马车撞死了一个路人,被廷尉穷追不舍,闹到最后,武陵候的位子都丢了!

    要不是天子为了脸皮着想,重新从萧何的孙辈中选了一个人来继续做武陵候,这萧氏就要那个不孝子孙给坑死了!

    因而,实际上周意很清楚,表面上他们这些勋臣贵族之后看着光鲜,但实际上,也是处境尴尬……

    只能说,各家有各家的难处。

    主父偃却是大喜过望的道:“如此就劳烦兄长了!”

    若能直接接触到田叔,那他就有把握能让田叔注意到他甚至在田叔面前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果然还是贵族好!”主父偃在心里万分羡慕着周意的出身:“我若是有个这样的背景就好了!”

    …………………………………………

    第一更~今天还是三更o-o

    注:萧何的孙子在景帝二年被重新找回来封为武陵候。

    但是,在史记,孝景本纪之中,封为武陵候的人叫萧系,而在汉书百官公卿表跟史记的功臣表里,这个人的名字叫萧嘉。

    因此,就只有两种解释,一,这个家伙有两个名字,一个叫系,一个叫嘉。二:他们是两兄弟,但先被封侯的那个家伙倒霉透底,连位子都没捂热就被人赶下去,然后皇帝为了自己的面子,重新选了一个人。

    我这里是选择第二种可能~因为汉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