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 第两百九十八节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夜色渐渐深了。!

    刘彻的太子马车行驶在长安的大街上。

    车窗外的长安夜景,繁华如星,无数的灯光闪烁,烛光摇曳。

    尽管已经很累了,但刘彻还是强打着精神,让自己的状态保持完美。

    马车,在一座宅院前停留了下来。

    这是一栋在长安根本不算档次的宅子。

    门口,甚至连个石狮子都没有摆。

    刘彻下了马车,一阵北风吹过,他感觉身上有些冷,于是紧了紧衣裳。

    “家上!”在这个略显寒酸的大门口,一个人影带着几个下人,迎上前来,跪下来叩首道:“臣父闻之家上来访,甚为高兴,命臣等在此恭迎!”

    这人就是申屠嘉的长子申屠蔑,曾与刘彻有过一面之缘。

    说起来,自从回长安以后,刘彻还是第一次来看望老丞相。

    以前都是派汲黯、颜异或者张汤上门慰问。

    想起来,刘彻都有些稍微脸红。

    申屠蔑领着刘彻进府,一进门,刘彻就发现,整个申屠府邸都已经被打扫过一遍了,即使如此,还是能看得出来,这个堂堂的前丞相家里,寒酸成什么样了。

    一路前行,刘彻看到的下人仆役,绝不超过十人。

    基本上,整个府邸之中的下人总数可能不超过二十!

    这样的家境,别说是堂堂汉家丞相,彻侯了!

    就是长安周围的一个普通的地主之家。恐怕,也比申屠嘉家要强!

    一切,刘彻常常听人说。老丞相清廉,不受贿,不贪财。

    此刻见了,才真正相信。

    但,莫名的,刘彻觉得心里一阵苦闷。

    前世,申屠嘉死后。迅速人走茶凉,故安候这个名字从此沉沦,泯然众人。

    刘彻环顾着这庭院内外。

    他摇了摇头。叹道:“老丞相为江山社稷操劳一生,不该是这么个待遇!”

    刘彻记得非常清楚。

    这位老丞相是第一个挥刀砍向公款吃喝这个问题上的丞相。

    去年,在其的建议下,皇帝老爹下诏。从今以后。所有公款吃喝的费用,全数自理。

    不管是从中央下到地方考察的御史,还是路过某地的官员!(注1)

    同时作为张苍的继任者,他是的太仔细。

    但刘彻却立刻就被点醒了。

    是的。别的事情可以矫诏,只要事后有功,皇帝就绝对不会追究,甚至还会帮着隐瞒。

    但涉及诸侯王,谁敢矫诏?

    这是踩底线的作死行为,即使笨蛋都不会去踩这跟线,跟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

    这样一来,晁错在这个局面扮演的角色就解释的清楚了。

    那就是。他只是一个旁观者,顶多顺势推了一把。然后就坐看表演。

    而楚王刘戊,也不是什么受害者,人家估计也是借着机会在试探朝廷,敢不敢动他。

    而吴王刘濞则是在拼命的推动朝廷动刘戊。

    原因很简单,不把刘戊打疼了,甚至杀了刘戊,楚国就不可能上刘濞的战车了。

    跟前世不同,现在,整个齐赵诸侯都暂时被汉室朝廷掌握和控制住了,他们的大部分兵权都在荥阳的窦婴手里。

    没有兵,齐赵想谋反?靠那几千甚至几百的宫廷卫兵?

    搞笑吗?

    但刘彻又糊涂了,为何刘戊不怕呢?

    按道理来说,刘戊现在应该是拼命的到处拉关系,给自己辩解吧?

    但他为何却像没事人一样?

    于是,刘彻将这个疑惑道出。

    申屠嘉闻言,哈哈大笑,对刘彻问道:“家上可知楚王太傅是谁?楚王丞相是谁?”

    “知道,越夷吾,张尚!”刘彻点点头答道,对于这两人,刘彻唯一的印象,大抵就是前世他们因为反对刘戊谋反而被杀了。

    申屠嘉笑了一声,对刘彻解释道:“家上可知,此二人什么来历?”

    申屠嘉笑着解释道:“此二人,张尚者,梁王大将张羽之兄也,世为大将之家,先帝钦点之楚相,太傅越夷吾者,楚元王之师弟,同时也是楚国文坛之领袖,更乃先帝钦命之监督大臣!”

    “啊……”刘彻嘴巴张的大大的,他完全想不到竟然有这么一个神展开!

    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错非申屠嘉,刘彻根本理不清楚这复杂的关系和局面。

    简单的说吧,楚王刘戊的丞相和太傅都是皇帝老爹的人。

    也就是说刘戊借着这两个人告诉了皇帝老爹,他不打算跟刘濞一路。

    既然刘戊站队了,那么,他就是自己人。

    自己人犯了再大的错误,对皇帝来说都是可以原谅的。

    但是,晁错要削藩,就要找个有罪的诸侯王。

    这时候,刘濞把刀子递给了晁错。

    然后,晁错打算观望观望,看看情况再决定动不动刘戊。

    在这期间,各方力量相互博弈。

    所以就造成了刘彻所以为的种种假象。

    然而,事实却是,包括刘彻老爹在内,所有参与棋盘博弈的人,都有着各自的目的。

    皇帝老爹想看看,这朝廷里有多少吴王的内应,所以就按兵不动,甚至就连今天对刘彻的问话都是一个试探,试探刘彻身边有没有混进刘濞的人。

    而晁错则是在削藩的诱惑和害怕引火烧身的两难中,选择了最容易得利的抉择——当个墙头草,风吹两边倒,所以,到现在为止,晁错的御史大夫衙门都保持着诡异的沉默,即不弹劾刘戊,也不辟谣。

    至于刘濞,上跳下窜,当然是制造混乱,最好让朝廷借此机会杀了甚至囚禁刘戊。

    这样,他就有借口了。

    这么看来的话,刘濞想谋反,已经是迫不及待甚至急不可耐了!

    想想也是,老天爷都那么给力了,他要再不动心,就是傻子了!

    只是,如今天下形势,对刘濞很不利。

    前世同为反贼的齐赵诸王保持了沉默,楚王见势不妙也倒向了皇帝。

    在这样的局面下,刘濞想要谋反成功,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逼反楚国,然后进兵淮泗,向齐赵进兵,决战于荥阳。

    而要做到这一点,楚国就必须要跟他站在一起。

    于是,踢爆了刘戊的丑闻。

    现在回头想想,刘彻发现,跟前世相比,这一次刘戊的罪名,更清晰了。

    连的对象、细节都披露得一清二楚……

    而前世却只有一个模糊得’私奸服舍’。

    虽然也可以牵扯到上,但最起码,这四个字还可以解释成是与人通奸……(未完待续。。)

    ps:今天更新了加起来差不多1w字!

    明天继续,争取突破今天的更新字数!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