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徵宫词 - 第二十三章 风生起
延禧六年的骄夏格外炎热,五月初的天气就有几分酷暑的意味,甚至连林间蝉鸣声也似乎更加嘈杂。如此燥热的天气,一直延续到本月十六的选秀之日。自去年乐楹公主下嫁颖川之后,国内局势稍微平静,北方霍连国新君初立自顾不暇,青州边境也因此获得片刻的安宁。
眼下国内情势一片大好,朝臣们的心思不免有些活动,因此今届选秀人数众多,规模也较三年前更为隆重。丰光殿内人头簇动,皇帝端坐在正中听太监唱名,面上既看不出有特别的兴致,也没有半分困乏之色。龙座两边是位分最高的宸、熹两位妃子,二人皆是盛装丽服,宸妃脸上看不出有丝毫波澜,而熹妃却冷着面孔,已不知朝下面丢下多少冷眼。
如今不仅中宫依旧悬空,就连正一品的四妃之位也是空置,底下的人不免将揣测放在今次选秀上。礼仪太监展着数折而叠的宣册,尖锐而细长的声音唱道:“京城九门提督江尚隆之女,江玉莹出列觐见!江氏玉莹,年十六,擅歌舞,能拟昔时古风之飞天霓裳曲。”
江氏低眉垂首盈步上前,确有几分临水拂风之姿,一袭榴莲色的百蝶穿花蹙银线宫装,明丽生辉,云鬓间珠花翠坠轻触有声,婉声行礼道:“臣女江玉莹,参见皇上!叩见宸妃娘娘、熹妃娘娘金安。”
大凡有一技之长者更能让人瞩目,皇帝漫不经心的神情略敛,往下看了两眼却微微蹙眉,多禄忙朝下宣道:“皇上有旨,秀女江氏抬头面圣!”缓缓抬起的面容并无惊艳殊色,只是较寻常秀女多几分清秀,皇帝略点了点头,如此便算是留用了。
接下来的几名秀女资质平庸,亦没有丝毫特长可叙,皇帝只好在她们的出身上选中几名,越发显得懒洋洋的精神散漫。众秀女对未卜的前途略有不安,教引嬷嬷忙上前维持场中的肃静,礼仪太监接着念道:“闽东王叶袈渊之幼女,叶蔷薇!叶氏蔷薇,年十七,擅管乐长萧……”
----应该就是她了。
慕毓芫眸中的潋滟水光轻微折动,礼仪太监底下说的话也没大听真切,在叶氏缓缓抬头的片刻,细细凝目看过去。闽东地处内陆,境内长年多雨,气候潮湿,因此闽东女子多数皮肤白皙。叶氏浅笑唇线带出两朵梨花酒窝,身上尽是王室女儿的矜贵,有平常女子没有的骄傲,更带三分娇羞、七分憧憬。
“你父亲可还好?”明帝难得开口出声,众秀女都是第一次听到皇帝的声音,有些胆子大的便悄悄抬头,却迎上教引嬷嬷们一脸严色,赶忙将头垂得更低了。
“臣女替父亲谢皇上关心。”叶氏不似其他秀女那么拘束,双手合在攒心串珠的腰束间,声音里有着少女的清新宜人,“回皇上的话,父亲身体安康、起居良好,心里时常感念皇上的隆恩关照,等秋日凉爽,便遣哥哥进京觐见谢恩。”
“哦,那就好。”明帝的脸上看不出是喜是忧,目光在翩翩雅致的杏黄色繁绣宫装上停顿,不知琢磨着什么,半晌才开口道:“嗯,留名。”他收回视线正撞上慕毓芫若有若无的微笑,目光不免有些闪烁,微笑问道:“是不是累了?要是困乏,朕就先陪你回去歇息,剩下的午后再选就是。”
“没事,臣妾不累。”慕毓芫的神情无可捕捉,侧首往礼仪太监手上的册子看了一眼,回头柔声笑道:“眼看这册只剩下一页,难为她们一大清早的等候着,遣回去还要再传一次,倒是麻烦,不如选完殿内的人再回罢。”
明帝似乎松了一口气,笑道:“好,就依你所言。”
二人低声交谈的样子格外亲密,熹妃的神色微显不快,却也不便当着满殿的人发牢骚,只是朝礼仪太监忿忿道:“没看见皇上已经疲惫?眼看都要晌午,还要拖到什么时候,赶紧往下念!”
礼仪太监连忙赔笑点头,朗声宣读着最后一页的秀女名单,明帝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连头的懒得抬,秀女们该留该去倒象是随兴指定一般。如此便加快不少速度,很快便念到最后几名秀女,“内阁大学士文重儒之女,文秀姝!文氏秀姝,年十七,博文通词,擅书法,尤精于瘦金、柳公二体。”
“呵,难得。”明帝在御座上笑了,饶有兴趣的朝文氏看过去,嘴角却勾勒出一抹轻笑,“如此说来,竟然是本朝难得的才女?唔,抬起头来。”
文氏明显有些局促紧张,虽然抬起头却垂着眼帘,略带颤声道:“臣女文秀姝,参-见-皇-上!叩见宸妃娘娘、熹妃……,熹妃娘娘金安。”她说话一字一顿,更在熹妃二字上打了个结,熹妃自然很是不快,周围的秀女也不免窃窃笑起来。
慕毓芫看着略显单薄的文氏,心内不禁轻微摇头,是世子妃先前喜爱的小玩意。”
乐楹公主听到“先前”二字,脸上神色稍缓,她自知宸妃不是莽撞冲动的人,既然特意遣派心腹太监前来,自然就是有要紧之事相告。莫非,是有关云琅的消息?乐楹公主心内一喜,忙道:“还是皇嫂知道疼我,走,到里间去说罢。”
“世子妃且慢----”说话的人是夏烈王府的二总管,他专门负责着乐楹公主的日常起居,方才便跟着吴连贵一起进来。此刻似乎有些为难,却一时找不到阻止的言辞,只是陪笑道:“这个,怕是不大合适吧。”
“放肆!什么不合适?”乐楹公主不由大怒,转身诘问道:“世子爷都不敢说我重话,你一个奴才有何资格多嘴?吴总管是皇嫂身边的大太监,并非外间不相干的陌生男子,到底哪点不合适?”
二总管显然理屈词穷,吴连贵见状忙上前笑道:“总管也是一片好心,想来是怕奴才带得东西有危险,担心伤害到世子妃。”他朝小太监招招手,掀开盒子露出海水翠玉佩来,送到二总管面前道:“不过是娘娘赏赐的一枚玉佩,总管这下可放心了?”
“是是,奴才也是担心。”二总管自然不敢当面撕破脸,只好顺着台阶赔笑道:“想来是奴才太多事,倒是让大总管笑话了。”
“还不快滚?!”乐楹公主冷声道。
吴连贵跟着公主步到内殿,给阿璃递了个眼色,阿璃会意跑到前厅去看门,乐楹公主静静的看着翠玉佩,半晌才问道:“皇嫂让你千里而来,就是为了送枚玉佩?她有没有别的话要告诉我?”她仰面深深吸了一口气,凝目于九尺高空的雕花房梁,声调渐次开始哽咽,“整整一年余----,到如今才算终于想起我?你们可知道……,可知道我夜夜以泪洗面?可知道我有多想回京,那怕是皇兄将我禁足公主府也好……”
吴连贵闻言亦是不忍,叹道:“王府人多事杂,便是有消息也难递进来。”
“云琅呢?”乐楹公主用绡纱绢拭了拭眼泪,猛然想起这是当初云琅护送自己回京时,在沿路的小镇买得,泪水便又如断线珍珠般坠落,“他应该回到青州去了吧?为什么一年来音讯全无,难道……,难道他已经把我忘了?”
“娘娘遣奴才来,正是为着这件事。”吴连贵也不客套,径自去妆台上取了一根长簪,对准宝漆盒子暗沟轻轻一挑,竟然“砰”的弹出一层暗格来,“云将军自然没有忘记公主,这六封书信便是一年来所寄。”
“你说什么?”乐楹公主大惊之下,悲喜交加,颤手取出那六封雪白的书信,盈泪问道:“那,为什么我一直都没有收到?”她停顿想了想,恍然大悟道:“难道是被皇嫂扣押,她为什么----”
“公主别急,且听奴才回禀。”吴连贵朝外看了看,回道:“方才的情形,公主自然也是明白的,云将军的信又怎么送得进来?若不是宸妃娘娘中途扣押,只怕早已经落入世子手中,公主断然看不到这些信,并且还会因此生出轩然大波。因此,不得已才会出此下策,还望公主体谅。”
如捧珍宝般将书信一封封拆开,每封信内容并不多,也没有任何热切思念之词,通篇都是云琅在述说自己的近况。遥想在青州的那些时光,竟然是自己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刚停止的眼泪忍不住又滚了出来,乐楹公主抽噎道:“我……,我要收藏着慢慢看……”
吴连贵仿佛知道公主会如此说,缓缓摇头道:“宸妃娘娘知道公主舍不得,但王府并没有妥当的放处,因此特意让奴才专门过来,请公主阅后立即销毁。若是不能销毁云将军的书信,奴才也就不必回京了。”
“不,我不答应!”乐楹公主紧紧握住书信,象是生怕它们会突然消失一样,连连后退道:“难道,连一点念想也不留给我?”
“公主,还请见谅。”吴连贵径自跪在她面前,将宝漆盒子举过头顶道:“此玉佩乃云将军送于公主之物,上面乃亲手刻的公主闺名,还请公主收下此枚玉佩,将手中书信交给奴才销毁。”
“云琅他----”乐楹公主半信半疑的拿起翠玉佩,晶莹剔透的碧蓝色玉石中,赫然正是“敏珊”二字,水漾般的明光顿时刺痛自己的双眼,却是连哭也不会了。
为何想要得到的,最后会与初衷相差万里?如今相隔千里,生死两茫茫,今后可否还有再见面之日?曾经以为此生只会与他度过,然而肚子里的却是别人的孩子,究竟是谁的错?一步一步,皆是不得已,而前路却依旧看不到尽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