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不面 - 第1节、秣兵厉马
自从重型航炮进展顺利,估计37年年底可以造出样炮。而布雷达-萨法特(breda-safat)也已经完成了使用127x99弹的改进型航空机枪的研制工作。
重型战斗机方面,意大利空军35年2月开始招标(比史实提早11个月),博诺米的bs25、奇尔迪的/h,载弹量1600公斤从30年代中期的眼光看是一种不错的轰炸机,问题是该机的燃油系统存在致命缺陷,一旦被击中立即会起火爆炸,是兰州上空的“打火机”(详见“兰州空战”)。
萨伏亚-马切蒂飞机公司的s79,其民用型在35年10月已经投入商业运营(史实)。而首批8架军用预产生型中,4架已经交付南京空军,4架在意大利空军中试用。s79,中型轰炸机全长162米,高41米,翼展202米,起飞重量105吨,乘员5人,装3台780马力的阿尔法·罗密欧126r头弹、半自动步枪、通用机枪、127重机枪、新型冲锋枪这些项目够各大军火商忙一阵子的,大把大把的银子往研发人员身上砸。
同时,在法国s-35和b-1坦克的刺激下,菲亚特公司正在特许生产苏制bt-5坦克。该坦克将安装一门47主炮以取代苏制火炮。而新型p系列坦克被发动机问题所困扰,陆军建议前期型可采用bt-5的5发动机(400马力)应急。芒果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倒是在火炮方面,芒果除了指示加快149/40榴弹炮、60迫击炮、120迫击炮的研制外(史实:该炮的研制周期从30年一直到39年,40年开战是意大利只有不到20门该炮),对于其他项目都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毕竟淘汰了一批奥匈帝国的缴获炮后,从空一格那里搞了不少钱,有了钱陆军自然会去买新炮。
总之,在芒果的强力推进下,从36年开始意大利陆海空三军的武器大换装计划全面展开。整个意大利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兵工厂,许多军工企业并没有因为阿比西尼亚战争的结束而面临萧条,反而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而大部分参与阿比西尼亚战争的军人也只是在放了一个长假探家后,重新回到部队,而不是被遣散。36年度的军费开支也是不降反升。
于是,一些关注民生、体察民意的政治家、评论家开始在报纸上对于墨索里尼不顾民生,穷兵黩武的做法口诛笔伐。他们认为在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总算了结阿比西尼亚战争后,意大利人民需要的是平静安宁地生活,而墨索里尼的做法无疑是在为工业垄断集团牟利。
奇怪的是,这一次新闻与出版局的家伙居然没有干涉这些攻击领袖,攻击政府的言论。于是,很快各家报社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开始愈演愈烈,充斥着时政版的头条。顿时,一小撮不明真相的意大利人民被煽动起来,眼看一股不小的领袖信任危机就要发生。
但是这股歪风没能吹上几天,就无声无息地消退。不仅如此,而且通过这一事件,意大利人民又一次被他们的领袖墨索里尼先生高屋建瓴、料事如神的判断力所震惊。使得他们更加坚定地团结这了易墨索里尼同志为核心的法西斯党周围。
1936年2月26日,日本二?二六事件,这标准着日本军事独裁政权的形成。当然这事对于绝大多数的意大利人来说只是发生在遥远东方的一次失败的兵变,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因为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不会打到欧洲来的。
但是紧接着1936年3月2日,德军进入莱茵区一事,却让大部分意大利人民理解了领袖换装备战的良苦用心:欧洲不太平了,英法是靠不住的,我们只有靠我们自己。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