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 大明守村人 第52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之前都是朝廷的国库出粮,没有钱,按照当兵的官职大小给军饷,所有有逃兵,怕死。

    天天锻炼身体,浑身都是力气,军队的士气不一样的。

    加上额外多一份补助,当逃兵可就没有给家里的那一份了。

    关键有了好武器,拿这枪打敌人,纯粹是欺负人。

    “对呀!咱的军队好。”马皇后一说军队的事情,朱元璋想起个情况。

    “不晓得他们练的投掷手榴弹如何了,以后战场上要用的,要又远又准。是不是宜长?”

    朱元璋问里长,现在军队不但练枪,还要练扔手榴弹,要求最少扔三十步。

    之前战场上为了应对敌人拼死冲锋,都是用炸药包坑人,但那个是人家还没适应。

    以后遇到敌人,打仗多了,再用炸药包不但不划算,敌人也不傻傻地上当了。

    故此下丘村给出了另一种武器,这个手榴弹扔准了,即便敌人挖堑壕都没用,照样扔进去。

    同时敌人的城墙很少有达到三十步那么高的,即十五丈。

    垂直扔不了十五丈,敌人很多的都是几丈高城墙,这个还扔不上去?

    第766章 兵种克制言战术

    里长知道朱元璋要问什么,下丘村给出来的手榴弹模型,重量等方面与真的手榴弹一模一样。

    但是手榴弹只造出来几枚,并未大量生产,这个技术是用来炸暗礁和礁石下面的。

    长江和黄河要炸通道,方便船只往来,潜水下去,就得有额外的爆破技术。

    跟手榴弹一样,顺便造出手榴弹,目前的难度在于碎片爆破结构。

    那个一个个的格子,在承受爆炸冲击波的时候要碎掉,用碎片杀伤敌人。

    这个东西看着简单,实际上需要标准的铁和标准的压模工具。

    下丘村得试验,一次次的,达到最佳效果。

    那么那边拼命练着,万一没有怎么办?

    “陛下放心,再调整几次就好了,手榴弹的优势在于爆炸后的杀伤面积大。”

    里长担保,不会造不出来,以后要大量使用的。

    朱元璋选择相信:“那便好,可惜他们扔得太近了,三十步,十五丈多一点。

    看咱憨憨,都不见使力气,一甩手,四十丈,这要是跟敌人打,稍微使个劲,岂不是扔百步以外?

    咱大明的军士,怎么也要达到二十丈,这个距离就不那么危险了。”

    朱元璋说起丢手榴弹的事情,朱闻天轻松丢出去一百二十米,他就是不讲理的存在。

    以前他耕地当半头牛使唤,大磨盘,一个人就抱起来。

    朱元璋没想让人都达到这个程度,至少得扔出去二十丈,即六十米。

    他见过村子试验的时候炸家禽和要杀了吃肉的猪与羊,手榴弹扔过去,轰隆一声,倒下一片,还有的没死,受伤跑。

    受伤其实就属于完蛋,打仗的时候敌人可没有那么好的药物用,受伤的后期,大部分得等死。

    “陛下,多练练还是行的,毕竟咱们都是站着扔,甚至可以助跑。”里长认为没问题。

    憨憨给的有好几种姿势,同时不允许助跑,目的是为了应对同样武器的敌人,双方都有枪。

    但现在的敌人没有枪,那么助跑一扔,二十丈显然不困难,多练练就好。

    “咱知道滴!可是人家没枪,却有弓弩,趴在地上,他们瞄不准,只能抛射,指望箭落下来扎到人。

    还是得练,天天吃那么多的饭,冬天大棚蔬菜都给他们做菜,虽说一天只能吃一点,干菜却随便吃。

    若不是咱有钱,还真养不起他们,今年北元没打过来,那就得等到来年春天之后,草不长出来,他们的马得饿死。”

    朱元璋是懂战略战术的,他之所以有现在的位置,就是因为他总能带着军队打胜仗。

    跟那谁一样,四渡赤水谁能想到啊?人家就行。

    朱元璋只要涉及到战争的事情,就像换了个人,天赋啊!

    同时他又会笼络人,成功不是偶然。

    现在他琢磨的事情则是用大明的军队打敌人,如何减少损失,甚至在不死人的情况下歼敌。

    敌人有弓弩,同时还有人能够飞矛,站着打就不如趴着。

    大明军队有枪,趴着射击更准,弓箭不能趴着射,弩也不行,那个箭太沉了,出去就有弧度,无法直瞄。

    大明的枪正合适,就可以跟敌人如此打。

    敌人只能拼命冲锋,到了面前打白刃战,手榴弹的作用体现出来,趴着扔得远,不就提前炸死敌人了么?

    朱闻天在那里听着朱元璋的分析,都连连点头,这人确实不一般,人家就能想到那么多情况。

    包括对跑到那边找不知道谁去吞并的北元的残余势力的分析,都是正确的。今年没打回来,显然需要恢复,他们丢了大量的辎重,内部又有斗争。

    北元跑掉的皇帝需要依靠王保保等能够打的人来稳定队伍,想来没少杀准备分了行李回高老庄过日子的人。

    按照正常势力稳固与恢复的样子看,明年一样打不回来,那么以后就不用打了。

    历史上明朝没打赢,损失惨重,北元也不曾利用这个机会占到便宜,那时大明开始修城墙和堡。

    王保保那么厉害,也只能试探几次后彻底放弃。

    历史上他活得时间短,今年已经是一三七四年了,他活到一三七五年,明年挂掉。

    他辅佐的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历史上死在一三七八年,怎么死的不清楚。

    反正历史资料未写,只确定不是有人造反杀了。

    那就是生病,都是短命的,也证明了北地的环境不好,冬天太冷了,容易感冒。

    “喝酒,不用在乎北元了。”朱元璋端酒杯,心情不错。

    其他人也一样,暂时没有了战争,等明年的时候再修修那边的土堡和烽火台,继续送热气球。

    当天晚上,朱元璋在下丘村住下,后宫的人皆如此,宫里进行杀菌消毒作业,跟之前一样。

    孩子们最开心,一起玩耍,然后一个接一个睡着被抱走。

    第二天就有人开始拆洗被褥,小孩子玩疯了,睡觉尿床,大冬天的也就下丘村能够立即拆了洗。

    不然就是想办法用火烤一烤,等来年开春再拆,至于说有气味,忍着,多闻闻就习惯了。

    ……

    “今天好,天晴,早上的气温是零度,冰场定然开化了,还是夏天好,不会又冷又潮,有没有哪里四季不冷又不潮的?”

    朱元璋早上起来,洗个澡,过来吃饭,与旁边的人说话。

    由于气压高,所以他选了包子来吃,喝胡辣汤。

    孩子们那里吃甜食、喝奶,奶里什么都不放,就是原味的。

    “陛下,琼州府的崖州就行。”里长还真知道,憨憨说的。

    那里是朱闻天时候的三亚,冬天穿大裤头和大背心,夏天穿大裤头和大背心,女的就随时穿裙子。

    关键不那么潮,特殊情况下会潮湿几天,就是下雨,那里气候特殊。

    天涯海角所在的地方下雨的时候,鹿回头却是晴朗的。

    鹿回头山的东边降雨明显比西边的三亚湾多,关键那山不高,小丘陵而已,就能把雨水给挡住。

    “算咧!咱不可能去那里建皇宫,此地以后会好的,咱主要是担心百姓,咱的皇城有没问题。”

    朱元璋一听是流放之地最好,打消了念头。

    “陛下所言极是。”里长附和一句,端来什么都不放的豆浆和油条。

    第767章 除礁成功玩具多

    南京,或者说是应天府的腊月,突然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连续几天,到中旬时,气温始终处在零度以下,即便白天也如此。

    唯一值得高兴得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爆破礁石成功,消息每天传回来,哪个地方的暗礁和明礁被炸碎。

    两条流域的船工与纤夫最熟悉情况,知道哪个位置危险,军队过去,选水性好的,带上绳子和管子,有的甚至是铁笼子。

    管子连在水面上,人在下面可以呼吸,戴潜水镜,连管子透气的煤油灯,钎子、锤子,一组几个人下去凿。

    凿出炮眼,放进炸药和雷管,一切妥当,人拽上去,上面拉绳引爆。

    通常需要炸很多次,一次比一次容易,水下爆炸冲击波全在那一个范围,震荡得特别厉害,多来几次,下面没直接被炸的也震松了。

    轻雪在飘着,涂了甘油的玻璃上面没有霜。

    有着牛肉当食材的胡辣汤和蒜苗为主的三鲜馅的羊眼包子,是大人和孩子都爱吃的。

    还有昨天晚上村子剩的大馒头,早上用油给煎的焦黄,配合着豆腐脑吃也不错。

    孩子们和一些女子、老人给的羊奶。

    可以吃辅食的婴儿则是鸡蛋羹和蔬菜泥,不过味道比较淡,不敢给放调料,否则孩子就不喝母乳了。

    “说是最近蜂窝煤卖得好?”朱元璋先喝口胡辣汤,打了个嗝,把肚子里的寒气呼出来。

    “陛下,只有百分之三的利润,不止卖,另有补贴。”

    里长咽下嘴里的半个羊眼包子回应一声,小包子他也要咬一点蘸醋和酱油。

    “补贴咱知晓的,许多钱花在路费上了。”朱元璋伸筷子进碗里夹干豆腐丝。

    事情他从二儿子口中得知,居必七大量购买煤粉,就是最廉价的煤面子,基本上谁要谁自己去拉。

    工业区基本上不用煤粉,除非是冶炼的时候需要吹粉,大量的煤粉就是煤泥,给百姓用。

    最近天连续冷,居必七从上个月就开始业务倾斜,组织人手,包括在便民处发信息。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