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 - 第287章 东京和西京
长安。
陆逊乘着一匹小马,走进了霸城门,沿着一条宽阔的大道,一直向西。
这条大道虽然有些残破,规模却依然弘大,依稀能看出昔日京师的影子。大道两侧的宫墙已经倒塌,透过缺口,能看到一些残余的台基。
陆逊问道:“这里应该长乐宫的旧址吧?”
陆云四处看看,不知如何作答。这种事情问他,超出他的知识范围了。不过,长安城虽破,气势却比洛阳城更大,看得他心动不已。
“不愧是帝都,气魄之大,即使洛阳城也无法相提并论。”
“那当然。”陆逊笑笑,指着远处的一个高阙:“那应该是就是未央宫的东阙,罘罳(读若浮思)阙,比起洛阳的朱雀阙如何?”
陆云抬眼看去,赞不绝口:“看起来比朱雀阙还要高大雄伟。”
“再走近一点,应该还能看到北阙,据说北阙和东阙差不多高大,那里还有金马门,一代奇人东方朔就曾经隐居金马门。”
陆云突然觉得有些好奇:“帝王南面,为什么未央宫却是北门和东门最为高大,而不是像洛阳城,把南阙建得最高?”
陆逊笑了,回头看了陆云一眼:“你终于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了,哈哈,你慢慢想吧。”说着,他一催小马,向前轻驰而去。
陆云挠了挠头,带着仆从们追了上去。
从霸城门进城,走到罘罳阙下。他们走了小半个时辰。在远处看罘罳阙已经很雄伟了,却远远不及走到近处,仰头观望时的压迫感。罘罳阙虽然残破,残高却还比洛阳城的朱雀阙高一些,要将头仰到极致才能看到陆逊能忍,有城府,由此可见一斑。
“你是哪里人氏?”
“回禀陛下,小民本江东吴郡人,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就食。袁术使将孙策围庐江……”
刘辩静静的听陆逊讲述他这几个月的经历,一直没有插嘴。其实这些事他都知道,袁术攻襄阳,当时缺粮,向陆康要粮,被陆康拒绝,一怒之下派孙策攻庐江。庐江军民一心,孙策兵力不足,只能围困。秋收后,袁术的粮食危机得到了缓解,孙策更没心思攻城了。
不过,他要听陆逊讲一遍,看看这个三国时代的杰出人才究竟早慧到什么程度。陆逊在《三国演义》里不怎么出彩,可是以在《三国志》里,却是和诸葛亮并肩的人物,除了帝王之位,只有他和诸葛亮是单独列传的。
听完了陆逊的叙述,刘辩问了一个问题:“你从洛阳来,想必知道洛阳最高的建筑是朱雀阙,进了长安城,想必也看到了什么地方最高,那你和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陆逊躬身道:“小民愚昧,不知详情,既然陛下垂询,小民就妄自揣测一番。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不仅仅是因为地势,而且因为崇尚的为政之道不同。前朝儒法并用,帝道为先,是以尚水,崇龙。北阙为玄武,东阙为青龙。而本朝尚儒,崇尚气节,故尚火,崇凤,故朱雀阙为尊。”
刘辩微微颌首,陆逊小小年纪有这样的风识,着实不简单。他又问道:“那么,长安、洛阳,两者选其一,你更喜欢哪一个?”
“小民喜欢洛阳。”
“哦,为什么?”
陆逊不卑不亢的说道:“长安乃是帝都,洛阳方是民居。”
刘辩眼前一亮,兴趣大增:“何以见得?”
“陛下,论广阔,长安大于洛阳,可是论四民所居,长安城却不如洛阳远甚。故长安适合帝者所居,不宜小民,小民选择洛阳。”
刘辩微微一笑。他有大鹰,可以俯瞰大地,知道陆逊说得不虚。长安城的周长是洛阳城的两倍,面积更是洛阳城的三倍以上,可是长安城有近一半的面积是宫殿区,再除去权贵、官署、街道的占地面积,供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只有东北角地势低洼之处,不足全城的十分之一。而洛阳城则不同,宫殿区不足四分之一,民居的比例要大得多。陆逊说长安是帝都,洛阳才是民居,一点也不为过。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见识,还有可能是家中长辈所教,可是陆逊能在天子面前侃侃而谈,不卑不亢,却足见他的少年老成,童稚之年就有这样的心性,实在是难得。不过,性格决定命运,这可能也就是他悲剧结局的根源所在。(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