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皇纪元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萧云鹤凛然说道,“平凉之败,西部防线就出现了大漏缺,国都直接面临威胁。剑南四川一带,不久也必然会战火遍地,吐蕃肯定趁机前来打劫。这个时候朝廷肯定是要派人出去督战指挥地。现在再不出手,我怕就要错失大好时机了。”

    “大人言之有理。”武元衡一拱手,说道,“眼下正是大好的时机,大人一定要把握。如能获得兵权带兵出征,平复凤翔之后再前往剑南道督战,一切大计都可以按步实施了!”

    萧云鹤深吸了一口气重重点头:“好!我现在就去搬请颜老太师,约他一起深夜闯宫见驾,说明此事!”

    “嗯!”武元衡也是神色凛然,眼神中略带兴奋神采。

    萧云鹤出了武元衡的房间,感觉身上又有了那种久违的冲劲与热血沸腾的感觉。他换上了许久不穿地紫色鹿龙袍,戴上了三梁进贤冠,与楚彦一起出了门,直奔颜诗章府上去了。

    今天守备朱雀门的神策军,可就有些犯难了。大半夜的,居然有人来叫门。皇城辛时关闭,这是谁都知道的。敢这时候来叫门闯宫的,自然也是不是一般的人物。今天来的这三个人,身份尤其显赫。一个是当朝泰斗颜老太师,一个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汉王,另一个,居然还是封疆大吏楚彦。

    守城将不敢嗦,忙不迭的打开了皇城大门。萧云鹤等三人策马长驱直入,到了大明宫前,却被几个凶悍的御林军挡住了。

    这几个人,看似并不认识萧云鹤等人。为首一员小校仔细看了三人一眼,没好气的喝道:“你们是什么人,深半夜,居然敢在皇城之中策马疾行、还闯到了大明宫前?!”

    萧云鹤左右看了看颜诗章和楚彦,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还真是人走茶凉呀!本王有半年没进过宫了,居然连守城将也不认识我。老太师,你时常行走在宫中,他们怎么也不认识你呢?”

    颜诗章也奈的笑道:“老夫进到大明宫的机会也少,一般就是在皇城御史台。就算有时进宫,我这把老骨头也是坐的轿子。”

    那个小校听他们这样说话,感觉有些异样,声音低和一些说道:“你们……是什么人?”

    楚彦提马上前一步,沉喝一声说道:“你这小厮,狗眼不识人---这位老者是颜老太师,中间这位是大齐汉王!还不开门放行。”

    “老太师?汉王?”小校愣愣的念了两声,眨巴着眼睛看了几人一眼,大摇其头道:“我一个也不认识。大半夜的,要是有人冒充怎么办?你们还是天亮了再来吧。这个时候,末将不能放行。”

    “你----大胆!”楚彦愤怒的喝道:“汉王与老太师前来,你一个小小的城卫,居然敢挡驾!”

    楚彦身如巨雷。吼得小校楚彦身一颤。他有些惊怕的退了两步,后面一队御林军也围了上来。听他与后面的人说道:“你们认识么?”一群人齐齐摇头。

    萧云鹤这下可就有些郁闷了,要办大事,却被几个关紧要的小卒子挡了路。看得出,这些人都是生面孔,看来都是神策军左右厢兵马使王希迁与窦文场,后来再选派地一些人。难怪不认识汉王。

    萧云鹤拍马几步上前。用马鞭指着他们说道:“你们不认识本王不要紧。但你们总该知道,如果不是有重大的事情,是没人敢深夜闯宫的吧?事关重大,速开城门放我等进宫见驾。误了事情,你们吃罪不起的。”

    守城士卒们有些吃不定主意。小校思索了一阵,大声说道:“我们这些守城的士卒,哪里认得下所有的王公大臣?上头有令,我们只认圣旨与令牌,不认人。这时候。除非有圣旨或者是左、右厢兵马使的令牌下来,否则谁也不能进去!”

    “真是气煞人也!……”楚彦正待发怒,颜诗章上前止住了他。颜诗章走到那几个小卒面前。拿出了自己地官凭文牒递给他们,说道:“老夫检校御史大夫颜诗章,这是老夫的官凭。你们拿着这个官凭,去请示王希迁与窦文场:问一他们,今日这城门,开是不开。”

    小校狐疑的接过看了一看,顿时惊愕的看向颜诗章:“真的是……颜老太师?----啊,末将鲁莽。冲撞老太师了。不过,职责所在,这门还是不能开。几位在此等等,末将去请示左使王大人。”

    颜诗章一摆手:“速去速回!”

    萧云鹤憋了一肚子闷气,忿然地想道:才几个月没露面。居然连一个小校也不买我的帐了,这朝堂上还真是人一走茶就凉。我这个曾经风光限的汉王。现在说出来的话居然还没有一张官凭值钱了!

    不久以后,那个小校步跑了回来,拱手拜道:“老太师,三位----王大人有令,给三位放行!”

    颜诗章拿回了自己的官凭,冷哼一声说道:“你这厮好不礼。这位是堂堂地汉王大人,你居然视而不见!”

    小校一愣,回身给萧云鹤行了一礼:“汉王恕罪!”

    “罢了,开门。”萧云鹤也懒得跟这个小校一般见识了。这声望积攒起来不容易,要消磨下去却是得很。从这个小校的表现,萧云鹤也越发的感觉自己现在处境堪忧了。如果所有人都遗忘了他这个汉王,那就表示他地价值已经是可有可了。

    平凉兵败国难临头,或许正是他萧云鹤挽回局面的一个契机。

    每每想到这一点,他心中都是一阵奈的苦笑:我居然也要盼着国难爆发为自己带来转机了……真是矛盾又奈啊!

    进了大明宫,并不表示就能顺利的见到皇帝了。大明宫内殿堂成群,谁又知道皇帝今天驾临了哪座后宫。三人从含元殿找到宣政殿、廷英殿,皇帝都不在这里。好不容易逮到一个知事的宦官,算是问明白了,皇帝今日看完了一场马球,就在中和大人塌。

    中和殿前,神策军卫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几圈。十余队兵甲,不停的来回巡哨;火把照得彻夜通明,宛如白昼。至从朱叛乱之后,老头就变得极其的胆小,日夜都要大批地卫士从旁护卫。统领这些卫士的,就是王希迁与窦文场。他们二人轮流换岗,一人守城门,一人守皇帝。谁要是有事想见一见皇帝,那还都得经过他们的首肯。弄得现在这两个宦官一下就风光霸道了起来,谁也不敢得罪他们。

    三人到了中和殿前,马上就有两队卫士道,“有本事你就叫人将本王乱枪刺死。不然,你就进去通报,叫醒皇帝!”说罢,又大步不停地朝前走去,将那些兵卒逼退了一片。

    “啊?”窦文场顿时头大,可奈何的跺着脚,“大人,你不要逼人太甚哪!”

    “逼人太甚?”萧云鹤冷眼一瞪,怒喝道:“若非有重大国事,本王会这样夜闯皇宫么?事关重大片刻不能迟误。你却只顾着一己之私害怕被皇帝责骂,在此悍然挡驾。你这阉竖,要是当真有了什么法挽回的损失,我看你如何吃罪得起!”

    窦文场又惊又怒的瞪着萧云鹤,恨不能将他撕成八瓣。当着这么多人骂他阉竖,还真是闻所未闻的事情。不过,萧云鹤说得最后那句话,让他惊骇:要是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事,他的确是吃罪不起!

    萧云鹤继续大步向前走,窦文场等人被迫步步后退。那几根长枪,几乎就要道:“陛下!张延赏因与李晟有私仇,挟私怨以误国事!他是担心李晟在前线立下太过功劳,回朝之后凌驾于他之上!如此重大地军情,他居然私自藏匿了其余的两份军报,并向陛下进谗强令李、楚彦二人与吐蕃和盟。致使大军被吐蕃伏击、平凉败盟。此番败迹,楚彦固然有失职不查之罪,然大的罪过,当算到张延赏头上!若不是他挟私报复公报私仇,空谈误国胡乱指挥,我大齐怎么可能平白的损失两万精兵,怎么可能失掉凤翔府这样一个比重要的军事番镇!”

    萧云鹤趁热打铁地说道:“陛下,老太师言之有理!李晟与楚彦,这半年多来接连大胜十数阵,斩敌数万,杀得吐蕃心惊胆裂,足以见得二人在阵前对敌时根本畏吐蕃。可恨的是奸相张延赏,居然因私怨而废国事,蒙蔽圣听向陛下进谗,强令前方与吐蕃和盟。如今事态万分危机,凤翔失守,国都将直接面对吐蕃的侵害。相信用不了一两天,吐蕃就要攻下凤翔府直接向国都杀来。值此万分紧要地危机关头,陛下一定要严明号令,严惩张延赏以收拾军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将士齐心,重摇旗鼓,击退吐蕃!”

    面对颜诗章与萧云鹤连珠炮一般的轰炸,老头心中是又惊又怕又怒。一来悔恨当初自己的确是掉以轻心了没有将此事再作公议,就听信了张延赏的一面之辞;二来又担心这吐蕃人杀了过来,可如何是好?老头并不傻,他清楚的知道这一次平凉败盟,自己这个皇帝责任可推脱,好在颜诗章与汉王都给了自己足够的台阶下……他们事先将这件事情报给自己,好歹也是为了顾及皇帝的颜面。要是明天在朝堂之上提出来,自己这个皇帝始料未及,说不定就会在文武百官百前出尽了丑,让天下人都知道平凉败盟是他老头的手笔。

    现在好了,总算是有了张延赏这个家伙当替罪羊……

    想清楚这些,老头心里算是略微舒坦了一下,底气也足了。他愤然地拍着龙椅大喝道:“张延赏这个卑劣的小人!亏得朕是如此的信任他,将他直接从剑南调到京城当了宰相。此前朕也有听闻他与李晟有旧恶,还出面调解过。不料他居然还是怀恨在心,并且公报私仇挟私报复,最终让大齐蒙受了如此巨大的灾难----朕真是饶他不得!窦文场,你带五十甲兵。星夜将张延赏一家拘押起来,听候发落!”

    “是!”守卫在一旁的宦官窦文场,尖声一应,飞地跑了出去。

    萧云鹤与颜诗章心里都清楚,皇帝拾阶下梯找了替死鬼,楚彦肯定是能够保住了。毕竟皇帝欠楚彦太多人情了。此前在奉天,正当萧云鹤还没有重生的时候。要不是楚彦不惜生死地日夜守备抵御朱,大齐现在存不存在还是个未知数。

    老头十分努力的让自己的脸色变得和蔼起来,对楚彦轻声道:“楚彦,平身。虽然兵败之罪可饶恕,但朕念及你往日的功劳。特赦你罪。”

    楚彦站起身来,低头拱手道:“罪臣……谢陛下浩荡天恩!老头又正了正色:“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若不加惩处,怎么严明国法军纪呀?朕削去你咸宁郡王的头衔与食邑。降你为赵国公。希望你能戴罪立功,不要让朕再失望了。”

    楚彦自然是唯唯诺诺的应承:“谢陛下……”

    萧云鹤等老头做足了场面功夫,这才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要迅速组织人马,收复凤翔抵御吐蕃。凤翔与泾原,同为国都门户。凤翔失守,泾原李晟就会变得孤立援,情况万分危机。一旦泾原节度再失落到吐蕃的手里,那国都就会裸地直接面对吐蕃!到那时候,可就一切都来不及了!”

    老头楚彦身轻轻一颤,仿佛眼前又看到了满地鲜血。回想起了自己仓皇逃出国都时的狼狈情景,喃喃的道:“对、对,是要奋起反抗,一定要发生前往凤翔!”说完,他眼睛一亮。突然十分认真的看向萧云鹤:“云鹤,你……的身体。可曾完全恢复了?”

    萧云鹤心中一喜:机会来了!于是换拳沉声应道:“托陛下鸿福,儿臣地身体已经康复如初!儿臣随时准备为国效力,报效疆场!”

    “好、好!”老头面带惊喜的点了点头,心中飞的思索道:眼下这朝中,也只有萧云鹤、马燧、楚彦这三人最能带兵打仗了。楚彦是败军之将,让他再挂帅出征,多少会影响士气也显得不吉利……马燧,他要镇守国都辅助东宫,如何能够轻易离开?看来也只有再启用萧云鹤了。嗯,让他远离国都,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好办法,一举多得……

    萧云鹤何尝猜不透老头的一些奸小伎俩,要不是将这些事情揣摩得透了,他也不会冒着大不韪来深夜闯宫了。

    老头正了正颜色,端坐到了龙椅上凛神说道:“汉王萧云鹤,朕加你为镇国骠骑大将军;凤翔府节度使;京畿、泾原、凤翔行军大元帅。命你率汉王府所有将弁与僚属,统领两万大军,即日出征收复凤翔府抵御吐蕃,不得有误!”

    萧云鹤大喜过望,欢喜谢恩。

    老头继续正色道:“楚彦,朕给你一个戴罪立功将功补过地机会----朕授你与李晟京畿、泾源、凤翔行军副元帅之职,并命你为汉王麾下先锋,辅佐汉王出征。”

    楚彦跪地大呼:“谢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头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颜诗章:“老太师,朕如此安排,可曾妥当?”

    “回禀陛下,十分的妥当。”颜诗章谦恭地答道。

    眼前这三人一副感恩戴德、谦恭卑顺的模样,让老头甚感舒畅,大大的满足了一些虚荣心。他估计自己,这一次论如何应该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了。不仅仅有了最大的把握能够收复凤翔、击退吐蕃,而且将汉王府的势力彻底的从国都“请”了出去。等凤翔府收复了,随手就将他安排在凤翔这个边镇驻守再不调回国都,这不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么?他两万大军能成什么大事,不用说是在凤翔这样一个常年战乱不休地边镇了,能顾及自己的存亡就不错了。国都有马燧率领的近十万大军坐镇,将如同磐石一样可动摇!

    老头的心情,突然变得好了起来。平凉败盟、国都危机的阴影,迅速一扫而空。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以汉王的本事加上李晟、楚彦相助,击退吐蕃收复凤翔是迟早地事情。难得的是这一次终于名正言顺的,将汉王府的势力清除出了国都……这可是事关久远的大计啊!

    萧云鹤等人也各怀心思,谢过了皇帝退了出去。出皇宫的时候,正好看到一队神策军铁甲,大呼小叫的拥着一串儿囚车将张延赏一家子都抓了起来,正在带正皇宫里。

    萧云鹤看着这些人冷笑起来,对颜诗章说道:“老太师,张延赏等人少不得要被发落到御史台来问罪了。”

    颜诗章抚着长须沉哼一声:“纵然是老夫念及同僚之情要饶过他,国法却是容他不得、两万将士的英魂饶他不得!”

    三人分了手,萧云鹤和楚彦同回了汉王府里。此时正值寅时初刻,天边露出了第一抹晨曦。楚彦意外的听到了一阵熟悉的鼓角之声,从汉王府后院传来,愕然问道:“大人府中,有了多少私兵了?这么早就开始操练了。”

    萧云鹤微微笑了一笑,说道:“人数不多,才五百人罢了。不过,这也是我汉王府的第一批能够上阵的飞龙骑。将来,会越来越多的。”

    楚彦略有些欢喜的点头道:“大人亲手调教出来的骑兵,肯定实力非常。末将虽然是个戴罪之身,但心中仍然十分的高兴----终于又能跟随在汉王麾下,纵横沙场了!”

    即将出征的命令下达以后,整个汉王府里顿时沸腾。大齐曾经最炙手可热的汉王府,实在是沉静得实在是太久了。所有的人都已经在心中憋了一股子气,想要告别这种闲谈得让人发疯的生活。

    且不说宋良臣、高固这些人摩拳擦掌兴奋难当,就连府里的普通仆役与丫鬟,都比平常比了几分活力。整个汉王府中的气氛,发生了翻天覆地一般的变化。

    组建的五百飞龙骑,其实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曾经当过兵,上过阵,都是职业军人。来到汉王府半年了,还是头一次有用武之地,也让这些人热血沸腾起来。命令下达后,既定的训练即刻终止,所有人都忙着清点物什打点行装,做好了出征准备。

    由于李景略与杜黄裳都在朝堂上供了职,所以萧云鹤出征没法将他们带上。高固、宋良臣、唐汉臣、郭钢、石演芬这五个将军,加上先锋楚彦,正好统领六军,萧云鹤自行坐镇中军。文职略有缺乏,只好让武元衡挡任了行军长史,在中军帐伺候出谋划策。

    天刚微亮,萧云鹤就带着武元衡、兵部侍郎杜黄裳再度入宫,数月以来头一次出现在了尚书省。三人着手开始手派粮草与军器,太仓属的人接到了皇帝制令,也不敢怠慢早早就来出班,一起办好这些事情。

    二万大军,全是关内驻军、之前马燧的部下。一天的时间之内,人马已经调拨停当,粮草后续供给一应俱全,只等大军出征。由于军情紧急,也来不及挑日子、饯行壮威了。皇帝老头接受了萧云鹤的请求,同意让大军在两日后开拔,向凤翔府挺进。

    这一天直到傍晚。萧云鹤才在皇宫里忙玩了大军出征的事宜回府。萧云鹤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一行离开国都,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府里的下人及部众家眷,也有必要提前做好安排。于是特意给所有人放了一天假,明日要省亲的省亲,要整理家务地整理家务。仆役丫鬟们,虽然是王府私财。但也没理由将这些人全部带到阵上去。于是萧云鹤安排俱文珍留守汉王府,在国都看家,等候消息从事。同时,将武琦云、苏菲儿与房慈也都留了下来,让他们与唐汉臣等人的家眷们一起在汉王府里等消息。

    忙碌了一整天。所有的大小琐事总算是安排停当了。萧云鹤长吁了一口气,回到自己的卧室里,搬出了那套铠甲兵器。

    金黄的明光战甲,猩红的披风战袍,加上铁马槊与承影剑。的确是地些日子没有披挂到身上过了。萧云鹤取来了一盆水,自己细细的擦拭起盔甲来。上面每一条细微的伤痕,都让他想起昔日征战之时的一个个场景。心中的热血隐隐就要沸腾起来。大战在即,他也在努力地让自己找回那种感觉,早早适应那种久违的心情。

    盔甲擦拭过半,门被轻轻的敲响了。萧云鹤回头说了一声:“进来。”

    门被推开,苏菲儿担着一杯汤盏走了进来,放到了桌子上。矮身行了一礼说道:“大人,请喝汤。”

    “哦,你放在那里吧。我等下再喝。”萧云鹤手中不停,随意的朝旁边扔了一句。

    “是……”苏菲儿轻轻的应了一声,眨着大眼睛看了萧云鹤两眼,却有些欲说还休地怔在了那里没有离开。

    萧云鹤感觉有些异样,回头看了看苏菲儿。不由得笑了起来走回桌边:“行,我现在喝。你熬的好汤么。要趁热喝才补身子。你看看,这几个月来我常常喝你的汤,人都胖了不少。”

    苏菲儿面上露出一抹红韵和微笑,轻声说道:“大人明日就要出征了么?”

    “嗯。”萧云鹤一面喝汤,一面答道。

    “那……什么时候回来呢?”

    萧云鹤喝完了汤,长吁了一口说道:“那可就不知道了。行军打仗这种事情,少则半月多则数年,甚至有可能就回不来了。”

    “大人别这么说!”苏菲儿急忙说道,“大人一定会打了胜仗早早回来地。”

    萧云鹤呵呵的笑了起来:“那倒也是。”

    “大人……”苏菲儿眨了几下大眼睛,有些尴尬,有些不舍的说道,“大人到了军队里,还有人为你熬汤喝么?会有不有人伺候你饮食起居?会不会有人为你洗脚?”

    萧云鹤微微一愣,随即哑然失笑:“军队里,全是五大三粗的汉子,可没有像你这样细心的人来照顾。再说了,行军打仗,可是天底下最苦的活儿,并不是去享福消闲的。一碗白水一个馒头,肚子里不饿就是好的了。十天半月不换衣,常年累月不洗澡都是司空见惯了地事情,可不比在家里这样悠闲自在。”

    “那……”苏菲儿腼腆而又满怀希冀的说道,“大人将婢子带上吧!婢子就跟在大人身边左右伺候,让大人天天都有热汤喝,都有人洗脚洗衣服。”

    萧云鹤哈哈的笑了起来:“不用了,菲儿。我都说过了,这是去行军打仗,不是去享受的。军队里是男人堆,而且随时可能遇到危险。就算没有危险,你一个弱女子和一群彪悍的男人混在一起,总不相宜吧?你地好意我算是心领了,你就和武琦云呆在府里吧。用不了多久,会再见面的。”

    “噢……”苏菲儿满是有些失落地点了点头,应了一声,然后轻轻的朝外面退了去。萧云鹤看着小姑娘形影萧琐的样子,心中也略微有些不忍,对她说道:“菲儿,你是个好女子,我不会忘记你的。呆在府中好好照顾自己,我会尽来接你的。毕竟,我都已经习惯了你在身边伺候。”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