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 - 第三十八章 李文贵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1月,已经是秋风萧瑟,云龙河两岸,大片的苇荡和矮树林都已经枯黄,许多土地都抛荒了。只有在一些人口集中的大家族的四周,田野里才是绿色,只是很少看见有人劳作。就是那些大家族,除了高墙大院还算可观,其它的房屋都破烂不堪。
云龙镇,虽然是李文贵辖区第三大镇,但是这里也是匪患最严重的地方。
“致之,这几年辛苦你了。”
李文贵已经五十二岁了,进士出身,在朝中没有跟脚。好不容易混够了资历,却不料朝廷终究还是要变法。
李文贵是个旧文人,一直不得张之洞喜欢。如果不是辛宝久替他拉上一些关系,恐怕这这个孩子虽然只有十五岁。戊戌匪患时,张春八岁就拿着盒子炮杀过土匪,姐夫吴思诚在天津新军也是个管带。曾经在张之洞张大人下面当一个参谋,留给了张家十杆汉阳造。这孩子用的很好。乙亥匪患,土匪就没敢去张家。辛丑匪患,张家俘虏了一百多人,收留了几百个孩子。张家有个河南村,住的就是那些人。其后几次匪患都没人惹张家。以前就请了师爷教下人读书识字,现在更加要建新学,有文化,是个秀才,当个外委千总都是可以的。
辛宝久又让顾明送了些银子打点,结果云龙守备队队官的官衔就落到了张春身上。
这些事,辛宝久可事先没有对李文贵说明,一方面,武官要比文官第一等,俸禄也少一半,一向不得李文贵重视。另一方面,武官的任命是县守备营的事情。
当然,辛宝久推荐张春任武官,更多的是要把张春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让建塘造田和剿匪的功劳旁落。
这些事辛宝久怎么会跟李文贵说呢。
如果不是需要李文贵在新学的事情上帮忙造声势。李文贵恐怕来云龙的机会都没有。
李文贵何尝不知道这些,但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现在是新派任务当权,李中堂大人也好,张之洞大人也罢,就是新入阁的袁世凯大人,拿一个不是洋务派出来的人。李文贵这种靠科举出身的官员纷纷落马,李文贵已经有了走人的准备。只希望自己这位曾经的师爷到时候肯照顾自己就心满意足。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