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 - 第三十章 乡村的希望
护林人是一对兄弟,赵元和郭斌。。23[wx]
郭斌年纪小得多,只有二十多岁,赵元却有四十多岁了,是一个老兵。
村子里住的都是护林人,七八家的样子,因为赵元和赵斌是和父母住在一起的,这种大家庭似乎还有。
山谷的雾气很大,溪水汇聚到山沟里,有一个不大的小潭。小潭四周是水稻地,农田和森林之间有高大的木栅栏隔开。不过实际上并不是封闭的空间,一条混凝土路面的小路从村子穿过。一半轻轨,一半人行道。
赵元的继父叫郭有福。以前是山上的老猎人。赵元复员到这里当护林人,把母亲带了过来。
郭有福是河北人,因为战乱家里人就剩下七八岁的郭斌了。原本分配在镇上的木材加工厂里,因为能够打猎,为了养儿子,经常往山林里钻。
一次遇到了危险被赵元救回家,就开始来往。后来就干脆合成了一家。
现在郭有福年纪大了,山林里的危险加剧,只能在木栅栏里面种地。郭斌因为从小身体弱,到赵元家的以后,实际上是赵元一手拉扯大的,跟赵元很亲。
这个山谷里只有不到两百亩水稻地,一百多亩旱地,再就是一些房前屋后的菜地。所以村子被限定了只住护林人。护林人现在变成了国家的人,是需要调动的。一些经验丰富,年轻力壮的护林人常常调往边疆。村子又会新分配来年轻的管理员。
赵元在这里资格老,是管理站的站长。有培养这些年轻人的职责。
村子里除了赵元,还有一家姓王的,情况和赵元差不多。但是当家的是女主人,也就是说女主人才是老护林人。家人也是后来拼起来。其它的就是刚分配来的,有退伍老兵,也有林学院的学生。
除了学生,大部分人都结婚了。对象有同是护林人的,也有在山下镇子里工作的。
“我们这里都是天南海北凑起来的。”赵元把张春引进了自己的家。
“我媳妇是绥远人,是镇里小学的老师。小斌刚结婚。媳妇是南贝加尔人。是我们的上级,镇管理所的研究员。小斌要是不努力,怕是要被人嫌弃。”赵元开起了自己弟弟的玩笑。
郭斌长得很秀气。也是学林业的,身体差一些,主动要求回来当护林人。
“王秀芬她们家就更加杂了,有日本人。还有俄罗斯人。土家人。”
“新来的学生中还有藏家,苗家。我们国家地方大了,交通也方便,这是国家强盛的象征。”郭斌纠正自己大哥的语气。
赵元也笑了:“这才几十年,张先生就统一了中国,那个时候,张先生也没有你大。给了你们这么好的基础,不知道努力”
郭斌无奈地说:“我会努力的。不就是小心小敏嫌弃我吗,不会的啦。”
因为村子里的安全区不是很大。大多数老人和妇女都在农田里劳作。
一些十五六岁的孩子是自己骑着自行车回来的,他们身上已经有了挂具和防身的武器,冷兵器为主。男孩女孩都英姿飒爽。一看见在村子追猫逗狗的妞妞就尖叫这把妞妞围上了。
“哪里来的小孩子。”
“好可爱的小孩子。”
妞妞一看形势不对,小短腿跑得飞快,逃到正在清洗食材的张春和丽质身边。
这些孩子看到了张春夫妇暗月的标志,缩了缩头,逃走了。
“妈妈呀,暗月诶,陪人家训一顿只能白挨着。”隐约有心有余悸的声音传来,原来是怕挨训。
啪啪,这几个孩子的头上每人挨了一栗子。
唐红莲站在房非常不错。张春夫妇的和气让村里人都没有了拘束。连唐红莲也第一次让学生们不要警戒了,帮忙做吃的。
水玲她们吃可以,做吃的实在不行。村里十多个大孩子还是没逃脱被训的命运。水玲把他们排成一排,挨个训过去。滕轩直撇嘴,极端不屑。
其它几个学员坐在路边看热闹。十多岁的孩子,童心未泯。
扑通扑通几声,原来妞妞为了躲避小孩子的揉脸,直接躲进小潭里去了。四月的潭水很冷,几个孩子收不住脚,都掉进水里去了。不过很快打着哆嗦地爬上来。
妞妞则爬到潭水里的水牛背上,看着狼狈的小伙伴们呵呵笑。她身上穿的衣服一部分是防水的,一部分能够自动吸收和排出水分。而村里的孩子可没有这个条件。
潭水里一共有四头大水牛。被孩子们惊扰了,也慢慢上岸。
妞妞坐在水牛的背上,稳稳当当地。一副自在的样子。结果一帮小孩子都去骑水牛,不过就算是他们是主人,水牛也不是那么好骑的。唯独妞妞骑的那头迫于妞妞的压力,不敢动弹。
水玲嫉妒地说:“小矮冬瓜。”
唐红莲笑着说:“妞妞你们是比不了了。”
滕轩说:“某些人还想永远做公主不成?”
水玲昂着头说:“不稀罕跟你比,我要比和妞妞比。”
滕轩一笑:“再厉害有什么用,只会害同伴。”
水玲的气势就弱了,一脸委屈的样子。
都坐下来后,张春才发现村子里老一辈人确实是来自天南海北,但是小一辈的相貌就开始趋同,毕竟还是以汉人为多。这些小家伙们身体条件都很好,营养也好,除了刚学规矩的小学生以外,大一些后都欢快而无拘束。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都能自己上下学,这说明他们已经有能力适应外面的危险。
反而是一些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只能呆在安全区里面,有男有女,都是护林人的家属。这些人看着自己的孩子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希望。(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