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城管大队 - 第四十二章 年终守望
皎月高悬,清凉的月光如银霜般洒落在大地上。
一间典型的唐式风格的飞檐建筑中,灯火通明。
屋子中,最为吸引人的,是一个红绸棉布的襁褓,襁褓中,一张肥嫩的婴儿小脸,在烛光的映衬下,似乎像整个世界一般耀眼。
宝皇女静静的坐在一张木椅上,怀中抱着的正是那个男婴。
温柔的盯着婴儿熟睡的模样,宝皇女似乎陷入到了无边的回忆之中。
那个春宵一度的下午,那个男人的臂弯和肩膀,唐人的生活和唐人的自信,每每在宝皇女脑海中出现,她恨,自己为什么不是一个唐人,为何要出生在倭国这个地方,与思念的人不能相聚,可是,最后所有的画面都变成了最后秋叶凋零,徐阳转身之后的一个绝情的背影。
“你走,那些你想要的图纸都在张二那里,从他那里拿到图纸就走,徐家庄不欢迎你,大唐也同样不欢迎你。”徐阳这冰冷的话就像是一柄利剑,刺穿了宝皇女的心。,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
不过对于李二这种避嫌式的任命方式,徐阳也没有多说什么,李二对自己的信任,已经可以说是在封建时代帝王对于臣子的最高信任,甚至已经有些脱离了君臣的身份,颇有种一家人的错觉。
今年发生了很多事,先是舰队海外归来,取得了高产良种,现如今正在培育阶段,以蓝田县为首式种县现如今已经是收货颇丰,等来年开春,想必又是一轮新的‘土豆热’届时,徐阳觉得,大唐就会迎来一个史无前例的时期:粮食过剩时期。
要说粮食过剩这种事情,在封建时代简直就是想都不用想的美事,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够吃饱,那么没有一个人会去造反,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所以说,帝王一向是把粮食这种东西看做是最为重要的物资。
可是没有帝王想过,‘粮食过剩’这个词,毕竟这个词太美,不是正常帝王敢看的。
事实上,中国一直到近现代才渐渐出现粮食过剩,而且多是具有地区性,没有全国大范围的粮食过剩。
徐阳见过大唐最为底层的民众,就在当初自己的第一个封地,毛庄封地,在那里的百姓,吃上一顿青菜和烧鱼就算是顶尖的食物了,听村子里的老人说,每每遇到灾年,村子里的人都会去吃树皮和草根。
徐阳没有见过人吃树皮,可是这并不妨碍他相信那些老者说的话,因为这里是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就算是在后世,在新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自然灾害时期,也是有人吃树皮挖野菜,所以在徐阳眼中老者的话没有丝毫的夸张。
接着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徐阳大胜高丽了,可是因为李二的掩盖,再加上新闻报道的不重视,所以原本可以彪炳史册的巨大功绩,便被悄悄隐藏了起来,连《大唐正史》中也只有寥寥几句,当然,这件事在后世也引起了后世史学家的激烈讨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接着就是突厥覆灭,趁着徐阳的预言,大唐早已准备好了长矛,蛰伏等待着给突厥来这致命一击,一切都是按照原定计划,甚至和原本的历史差别都不大,李靖军神的偷袭,李绩的埋伏,使原本就不占优势的突厥迅速瓦解崩溃。
集结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唐,没有丝毫不取胜的道理,趁着暴风雪,一举拿下定襄城,同时还生擒了突厥首领,劼利可汗。
听说生擒可汗,突厥覆灭的消息之后,李二的反应也和历史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亲自起舞,还和他老爹共聚一堂,一个弹胡琴,一个跳胡舞,那个高兴劲,说都不用说,全都在脸上了,后来徐阳还带刘梦璃去参加了李二为大胜突厥的庆功宴,后来徐阳装了一下,《将进酒》一出,没想到装出来一个‘大唐第一才子’的称号,这也是徐阳始料未及的。
大唐,已经缓缓开始甩开周围的众多小国,走上了一条制霸世界的道路,李二御书房的桌案上,那个大大的地球仪可不是个摆设,那是李二的目标,同时是也徐阳的目标。
而大唐下一个对手正是祖先为鲜卑的吐谷浑了
(未完待续。。)
ps:马上红色星期五,去抢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