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诸葛亮 - 第216章 孔明锋芒太露遭嫉妒
次日清晨,周瑜带诸葛亮去参加东吴的议事大会。
诸葛亮走进大堂时,只见到孙权坐在上面上,有着君子临朝的气派。
在孙权的前面列着两排官员。左边的是文官,为首的是张昭,依次下边的是;顾雍、张纮、步骘、诸葛瑾、虞翻、庞统、陈武、丁奉等三十几人。
右边是武官,为首的是程普,依次下边的是;黄盖、韩当、周泰、蒋欣、潘璋、吕蒙、陆逊等三十余人。
文官人人文雅。武官个个威武。
这些官员都是衣帽着华丽,服装整齐,腰间佩剑锵锵。
诸葛亮想,东吴经过三代人的奋斗,如今已是文武齐全,官员众多,已具小朝廷的规模了。相比之下,刘备那边,还是个流窜式的小集团,文的仅有两三个,武的只有关张赵三员,简直就像一群流匪。如果这次跟东吴搞联盟不成的话,刘备集团可能被消灭的了。他必须力争促使联盟成功才行。
诸葛亮是列席人员,没有。,一个国家投降另一国家时,文官往往能就地留用。因为文官手下无兵,人无胆量,不敢造反。文官一得到留用了。他就能代表新政权下道基层去安抚民众,教民众要忠于新的政权,这样的话,他又有私捞的机会了。而武官就不能留在原地的了。因为新的政权就是怕旧的武官造反,所以就要调走武官,不让他留守在原地。他就被调到新的驻地。以前的功劳全都取消,想要晋升的话。就得重新奋斗立功才行。因此,每逢国家在讨论战事时。武官一般都是反对投降,力主对敌开战。
诸葛亮见到孙权当场就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并把身上象征权力的佩剑交给周瑜。周瑜也当场举起宝剑说:“我奉命带兵抗击曹操,各位将士明天起到江岸的军营来接受任务,如有迟到缺席者,就按军师的七条禁令的五十四斩处罚之!”
散会后,诸葛亮觉得还有一件事需要跟周瑜讲一讲。诸葛亮他也懂得他一跟周瑜说了这件事,那他就是锋芒太露了。周瑜就觉得他诸葛亮看问题比周瑜高明,就遭到周瑜的嫉妒,就招来周瑜对他防范和加害的。但是他不敢说的话,刘孙联盟就搞不成,他想当宰相的理想也就破灭了。
人不大胆,出不了名。诸葛亮决定要跟周瑜讲这件事。
正在诸葛亮在想采取什么办法去跟周瑜讲的时候,周瑜却派人来叫他去商量事情。
诸葛亮去到了周瑜办公的营房,周瑜说:“今天在议事大厅,已经通过了抗曹的决定,现在我就是向你求教破曹的大计。”
诸葛亮说:“吴侯的抗战心还不够稳定。都督你还不能作出决策的。”
周瑜问道:“吴侯为什么心还不稳定的呢?”
诸葛亮说:“主要是他还担忧自己兵少,寡不敌众。都督能以军事的优劣去开导吴侯了,使他明白了自己的优势之后,破曹的大事才能取得成功。”
周瑜问道:“先生怎样知道吴侯心情的呢?”
诸葛亮说:“我就在吴侯正要走入后堂的那一霎间,见到他绉了一下眉头,神情凝重的环视众臣一遍才步进后堂。这就说明了他还是犹豫不决的。”
周瑜觉得诸葛亮说的很对,他也看到主公在看他的时候,神情就带着一些忧虑,不打消主公忧虑害怕的心绪,主公是不批准给他带兵去抗曹兵的。于是他就对诸葛亮说:“如此,我就马上去见吴侯一下。没有时间陪先生说话了。”
诸葛亮为什么能观察出孙权这样的表情呢?因为古代皇帝在退朝时,是规定皇帝先退朝了,下边的大臣才能散朝。孙权就是仿照皇帝的规定来做事,所以他事先回到后堂了,下边的官员才能散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有人想在退朝要谋害皇帝的时候,不敢在众臣还在齐的情况下手的。这个形式就一直沿用到今天。据说现代的某国在一次召开大会,会议结束时,国家元首总是坐在椅子,迟迟不站起来,好吓得有参会者都怕得冒汗,都以为要抓人了,所以元首才迟迟不走开的。但是时间过去了半个钟头,仍不见动静。元首身边的总理才突然想起元首曾对他讲过,元首年迈多病,脚都浮肿了,行走不方便。总理就连忙过去搀扶起元首,扶架元首走进后厅去。那些参会人才松口气散去。
闲话不多说。再说周瑜去见了孙权。孙权问他,为什么这么晚了还来见他的呢?
周瑜说:“几天之后,我们就发兵去跟曹操对抗了,主公心里是否还有顾虑?”
孙权说:“我就是怕我们兵马太少了,敌不过曹操的。”
周瑜想,诸葛亮真的讲对了,吴侯真的怕曹操兵多。那怎么讲了才能叫吴侯不怕的呢?他就说:“主公你只看到曹的来信,就以为曹操他真有百万兵马来打我们东吴,其实他是没有这么多的。现在我们就来核算他的兵马一下,曹操在北方原来有的兵马,只不过是十五六万之多,况且他的军队跑了这么远路,早就疲劳极了。新近所得荆州的兵马,也只不过是七八万之多,而且那些兵马有大多数心存怀疑,不服曹操管制的。他曹操用疲劳和多疑之军队来跟我们打仗,虽是占多数,也是不足怕的。我请主公发给我周瑜五万兵马,我就能将曹操打败回北方。请主公不要多虑!”
孙权一听到周瑜讲得那么的信心,就很高兴的抚摸周瑜的背说:“我信心足了,相信你能战胜生曹操的。张昭太让我失望了,独有你和鲁肃才跟我同心的。你可以跟鲁肃、程普带兵出征,我在后头再继续发兵,调运足够的军去给你们。要是你觉得前方不如意的话,就给我来信,我就亲自带兵到前线去跟曹操决战!我实在无虑的了。”
周瑜连忙谢孙权对他的信任。他又觉得诸葛亮的智谋还在他周瑜之上。留诸葛亮在世上,是对周瑜极大的危险!要除掉他!
后人有诗云;
不敢脱颖人平庸,
锋芒毕露招祸凶。
孔明出使炫能耐,
险些尸首葬江东。(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