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鸿章的忠心和忧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太阳缓缓升起,暖暖的阳光普照大地。叫卖声中,热气腾腾的早点给人们补充好了能量,京城中的人们又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慈禧坐在龙椅上安然的接受朝臣们的朝拜。众大臣们和慈禧一样都是喜气洋洋,皇上的党羽已经一网打尽,虽然被救了出去,但失去官职的他们已经都不再是威胁了。如今的大清,在太后老佛爷的带领下定能重震朝纲。

    可是,意气风发的慈禧上朝的第一件事,不是废除皇上新政,而是面对如同哭丧般的瑞亲王。原定的大阿哥溥儁本当今日上朝谢过太后恩典后入宫学习的,只是这次没有来成。

    这次册封载漪时没有把瑞字写成端写,所以载漪还是续上了瑞亲王的封号。只是早晨刚醒来还来不及上朝的瑞亲王接到儿子溥儁的求救,他的房间内有一把带血的尖刀插在床头,尖刀下扎着一张纸条,是面写着:离开这间房间就是――死。死字是用血写成的。

    慈禧看过呈上的尖刀和?。如果太后不能履行协议的话。他们将要求朝廷双倍赔偿。如果朝廷不赔的话……”新接任外交部的庆亲王奕劻奏道。

    “难不成他们都要对我大清开战不成?”慈禧很生气。

    可生气归生气,这个时候朝廷还是惹不起这些个洋人。所以慈禧还是见了。好说歹说,慈禧总算是用尚不清楚皇上所签协议为何,容朝廷细仔分辨后再议为由拖了过去。可是英国公使欧格讷却说:“光绪皇上是他的好友更是大英帝国的好友,所以他和大英帝国一样是尊重光绪皇帝陛下。他仅仅代表他个人反对废除光绪皇帝的皇位。”如果只是欧格讷一个人说也就罢了,五国公使都说了同样的话。德国公使更是说:“他希望今后清德两国外交还是由光绪皇帝陛下全权主持。”

    客客气气的送走了五国公使后,慈禧是怒火中烧。她不明白。仅仅才亲政一年的光绪,是如何做到能在亲王府内悄无声息的放下带血的尖刀,又是如何能让五国公使出面保他的皇位。

    好好。哀家都忍了。可当受到惊吓的溥儁进宫后坚决不当大阿哥,气的慈禧都摔了杯了。终于在载漪的劝说下最终答应了下来。慈禧叹了口气,总算成了一件事。这一早上给闹心的,慈禧干脆宣布退朝。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连夜赶回京城的李鸿章到了。他要求在大殿之上。朝见太后。慈禧想想,李鸿章也是忠臣,既然他才到了天津才一听说哀家训政就赶了回来,就凭这份孝心就随他的意。

    “微臣寇见圣母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臣有本要奏。”李鸿章句实话,若是太后废帝,洋人甚至会直接出兵武力干涉。内有皇上的十万虎狼之师就不是诸位能对付的了,外又有洋人的虎视眈眈。诸位能打的过谁,那时我大清又当如何处之?”

    大殿内的空气如同凝固一般,呼吸都已经停了下来,静的都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李鸿章这何止是诛心之言,这就已经是拿刀子在扎他们的心呀。别的先不说,单是这洋人的反应就被李鸿章说中了。

    世铎站了出来,对着李鸿章拱了拱手:“以中堂之言,太后训政这军队就要叛乱,这两江与东北就要与朝廷离心离德,洋人就要武力干涉。这未免也太危言耸听了。自同治朝起,太后训政这数十年来还不是平了杨洪之乱、甘陕回变,大清种种皆是太后一手创建。就连中堂大人的北洋舰队也是奉了太后旨意才能建立的,莫非中堂大人皆已忘否。”

    李鸿章含泪在目:“这天下早已今非昔比,可怜诸位大人却还不知。今日皇家陆军之精锐可是杨洪之贼所能比之,而丰台八旗与甘军哪里又能比的上当年湘军。且杨洪之乱地远在江南,而皇家陆军却近在咫尺。单是那独立炮兵师装备的103毫米的火炮就有十门之多,你们拿什么去打。”

    李鸿章才说完,就是一片抽冷气之声,就连台上太后也都是一惊。天安门前那门37毫米的炮就让人看得威力无穷,没想到皇上已经有了103毫米的火炮十门。这仗确实不好打。

    “中堂大人谬也。”徐桐站了出来:“李中堂不要忘了,这皇家陆军也是我大清的军队,更是我大清的子民。他敢兴兵作乱就是乱臣贼子。只要太后登高一呼,到时天下勤王,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人家出兵是要平定京城叛乱。难道徐师傅忘了,皇上更是我大清的皇上。老臣奉劝诸位早做辞官回乡之打算,或许尚可活命。”李鸿章说完跪倒在地:“太后,如今太后已然训政。何去何从,请太后三思呀。”

    “说的好呀,说的真好。”慈禧狠狠的盯着李鸿章,颤抖的指着他说:“忠心了几十年的李鸿章呀,哀家当初怎么就看错了你。”

    “太后没有看错李鸿章,老臣字字句句都是忠于太后之言。远了不说,单说这眼下就是年关,年俸发放在即。如今国库空虚,就等着江宁的税银入库。太后这一训政,江宁必定要扣下这笔银子。太后可知,如今整个江南的税银都是先解至江宁再送入京城。如今没有了这笔税银朝廷连年都过不了,还如何谈训政。皇上亲政一年,不仅把卖电的银子、厂子里赚的银子全拿了出来,还要向洋人借款方能勉强维持朝廷运作。太后,明年开年后,各项政务均在用大把的银子,太后又去哪里找银子。”

    “哀家这就革了严复的职,刚毅出任两江总督,立刻上任。”

    “大人且慢。”不等刚毅出班谢恩,李鸿章就出面阻拦:“大人可知两江总兵梁华殿此人,甲午年他就冒充过土匪,若刚大人前去还须万分谨慎。老臣以为,刚大人可能进了两江性命堪忧。”

    “中堂大人是不是太多虑了。本官乃是朝廷命官,朝廷官兵岂能加害与本官不成。”刚毅一脸的不懈。

    “那本官在此预祝刚大人旗开得胜了。”李鸿章也不多跟他说:“太后若无其它旨意,微臣这就要去面见皇上。不管谁坐这朝廷,谁来当家。首要的就是大清不能乱呀。”(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