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 第二百三十章 回京的犹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操,该死的俄国佬。”光绪爆了粗口,因为他很生气。

    “这东北战事已停,各地要重建,钱路要修复,工厂要开工,就都指着这笔银子,这下子麻烦了。”唐绍仪愁眉苦脸,深深长叹。

    “谁说不是呀,不说江南各地工厂都在申请贷款。光是那霸和基隆二处军港采购的设备都到岸了,就等着这笔银子付款后安装测试了。还有朝鲜这里……嗨,这下怕是要黄了。”林启兆也是一脸黑灰。

    就连王士珍都忧心忡忡的说道:“俄国毛子怎么能这么干。这新军舰马上就要开工了,如今奉天钢厂和葫芦岛造船厂都等着钱开工呢。这下子别说要扩充陆军,能把眼下这些受损的军舰都修好就喔咪陀佛了。”

    就当所有人思所对策的时候,唯有听到新军舰无法按期建造的吴德仁,叫嚣着要集中现有所有可用舰支,立刻南下,要为大清排忧解难。

    “闭嘴你。就算你拼赢了英国远东舰队,可英国还有印度舰队、澳大利亚[完,光绪把口中的烟在烟灰缸内掐灭。光绪会抽但不常抽:“要抽出去抽。”

    蹲在角落里的吴德仁抬头看了眼光绪。默默的站起来走了出去。站台上才走了两步,蹲下来掏出烟盒又接上了一根。还没来得及放回去,跟在后面的王士珍一把拿过来,拿了一根叼在嘴上点上了火。然后也是一声不吭的蹲在吴德仁边上。不一会,从车厢内出来的人就蹲满了一地,而吴德仁的烟盒也为之一空。一向是一毛不拔铁公鸡的吴德仁竟然一句话没,只低头抽烟。

    俄国。这是一个无论前身、今世还是后世都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国家,远在寒冷地带生活的人群,早就被训练成作风粗暴行为野蛮的风格。他们不相信谈判。更不会妥协。即使苏联解体国家已经穷的叮当响,他们依然敢跟西方国家叫板。国民团结是一个方面,而光绪认为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还没有能力开发地下资源时,这个国家也因为天气的原因使得物产并不丰富。就有了光脚不怕穿鞋的觉悟。更因为地广人稀。广阔的国土也成为了足够的战功略纵深。这个国家并不害怕战争,他们更愿意相信的是手中的刀枪。掠夺,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他们不对外进行掠夺,贫瘠的土地上跟本无法产出足够养活他们的食物。

    中华民族有幸处在一个气候温暖、雨水丰富的土地上,勤劳的中华民族总能在土地上耕耘出自己的未来。中华民族也是不幸的,因为在他们的头这是从老祖宗就传下的规矩。刘坤一说了半天光绪这才反应过来,甲午那年回京也是如此,只是当时没注意。这次是光绪这次心不静,胡思乱想之余无意中发现这个问题。必竟这次回京要跟慈禧彻底摊牌,怎么个章程自己还没想好。反正就两点,第一不能引起国内动荡,现在的大清经不起任何一点内耗。第二必需要彻底收权,没人想再重复一次乙未宫变。

    刘坤一的意见不能拒绝,因为人家开口就是天下大义、是祖宗成法。好,这次要听。必竟宫变之时,刘坤一受鱼池之殃被软禁,都还没补偿给人家。

    光绪心不静只能胡思乱想,现在火车车速本来就不高,加上晚上停靠这回京的时间也更长了。也好,正好冷静冷静,把没说完的金属工艺知道写下来,再关心关心光绪群岛实验舰的回报。通过程诚的说明,也让光绪了解到为什么有水管之称的152毫米舰炮的射速才一分半一发。那是因为实验舰上装的是203毫米舰炮的供弹系统,必竟这是为三联装203毫米舰炮做准备。拿不出面对慈禧章程的光绪,无聊之下还亲自到车头查看刚刚定型的小马力燃油锅炉的蒸汽轮机……

    当夜幕再次降临,皇帝专列缓缓停靠进了山海关火车站。光绪表扬了守将高程坚守职责,将还是少校营长的高程越级提升为上校团长。虽然他的新军服和新官职需要等皇上回京后才会由兵部发下,但高程依然大呼皇上万岁。光绪没心思打哈哈,早早回房休息。

    山海关,这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关外,陆军第一师怎么随驾而行都没关系,但过了山海关那就叫带兵入关,其性质就不一样了。要不要带不带第一师入关,这就是这几天来光绪一直烦恼的问题。虽说有皇家禁卫营在侧安全都没问题,但是一但带兵入关而引起朝中大臣们的反抗的话,那大清动乱就在眼前了。必竟皇权交替,自古来就是血淋淋的。可是这种事又不好跟大臣们商议,想不出主意的光绪只能再停留一天。但光绪眼中的犹豫却让唐绍仪看在眼里。(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