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 第四十二章 山右八家的威胁
由于地势之利,登州城内虽然面积不大,但历来便是商贾云集之地,吴桥兵变中,叛军血洗登州,百业凋零,就连城内百姓也逃散甚多。但自崇祯流年之后,登州城依据地利,又逐渐兴盛起来,四方商贾重新汇集到这里。
德玉商号是登州城内的老商号,虽然是分号,但生意却是蒸蒸日上。崇祯六年,再度回到登州时,也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而如今德玉商号的掌柜则是一位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据说还是秀才出身,因为在学业上再难有寸进,这才接了宗族的生意来到了登州。其人做生意也秉承信义二字,却是在这数年之中便在登州扎下根来。
八月中,新到任的登州府副总兵朱平安整顿军务,无论卫所还是水师,都在整顿范围之内,不知怎么的,便牵扯到了海贸的生意上来。一时间,登莱水师频频出动,竟是将这海面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商队连带着海盗清剿了个干干净净。
登州城内的几家大商户顿时乱了套,其中也包括德玉商号。不够≈。朝廷将对海贸生意进行监管和抽取税赋。
这对德玉商号来说问题不大。本做的便是粮食、香料以及木材的生意。朝廷抽取税赋也不过是三十取一的祖制,税负并不算高。但对于晋通商号和晋和商号来说,便无疑是灭,却是扣押了咱们的不少货船。原以为他不过是想分润些好处,大家兑出些银子也就是了。却没想到,他却是胃口大得很,要将海贸全部都纳入他的掌控之中,还上疏朝廷奏请设置市舶司。各位说说看,这不是卡死咱们的生路吗?”
常耀和十余个山西商人互相看看,他们这些人当中,做盐铁等违禁生意的是少之又少,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些生意一直以来都在范家和王家的掌握下,其他人纵然眼红,也没有那个实力插上一脚。如今范永年忽然说了这一番话,大家伙都是听着无比别扭。“生路?那断的可是你们范家和王家的生路,关我等何事!”
但却没人敢说出口来。山右八家与关外的关系山西人尽皆知,众人都是从山西走出来的,家眷产业都在山西老家,如果敢说个不字,恐怕要不了一个月,自己在老家的亲人和产业就会遭到灭的了!但凭范掌柜吩咐就是!”
其余各家的商贾也只得一一点头答应下来。
范家和王家的一句话,就让登州城内的山西商户没了念想,好端端的一条发财之路,眼见着被两家堵得死死的。常耀虽是满腹怨言,但也无可奈何。
神不守舍的回到店中,思来想去,常耀觉得还是应该禀报家主常威一声。但铺好笔墨,还未想好如何措辞,家谱却来禀报,说是奉贤堂的沈名先沈先生来访。
常耀一听,顿时精神一振。(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