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 第一百零一章 留给时间的真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沈名先闻讯赶来,此时,朱平安已经遣散了手下的众文武,并让人安排石全斗先去安歇,此人毕竟年纪大了,从朝鲜而来一路奔波,又是突然间见到故人之子,心情激荡之下,已然是不堪重负。

    朱平安清楚,郭追和他的父亲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他隐约觉得,这便是揭开自己与沈家、与王承恩之间尘封往事的最好契机,也因此,他只留下了沈恪、阴世纲两人随侍左右。

    沈名先进屋的时候,郭追的脸色依然白的吓人,看到沈名先匆匆赶来,眼泪顿时又滚落下来。

    沈名先来的路上已经听沈恪提起今日里肖元腾带石全斗从朝鲜而来的消息,整个人也因此显得格外的激动。一进房间,顾不得和朱平安见礼,嘴唇已经颤抖不止,好不容易压住心神,张口便问郭追,“可是有了你父亲的消息?”

    郭追含泪点头,“正是,天可怜见,终于让我得到了父亲的消息。原来他在天启七年的时候便已经在关外殉国了……!”

    饶是沈名先和郭追一样,心中早已存了那人早已不在人世的猜测,但此时骤然间听到噩耗,沈名先依然是如雷轰她回到京城,但其时她却已经对唐王情根深种,言明两人不离不弃,厮守到老。并且当时已经身怀有孕。王公无奈。只得暂时作罢,却没想到后来在生下大帅之后,她却撒手人寰。王公悲恸不已,只得暗中照拂大帅父子。希望能为沈家留下一线血脉!”

    这一番话。却让阴世纲的心中咯噔一下。抬眼端详朱平安,这才恍然发现,朱平安的眼角眉间竟与朱聿键极为相似。心中一产生这个念头。阴世纲的心脏顿时狂跳不已。

    “那姚少钦姚公公和木先生,也是王公一手安排的吗?”

    沈名先点点头,“不错,姚少钦姚公公乃是王公在宫中的好友,在万历年间便来到唐王府中侍奉,因此王公便将大帅母子交给他来保护周全。而木先生则是受了王公之托,来到王府中教授大帅习文,原本是想着过些年头便找时机将大帅接出王府,帮助大帅考一个功名。却没想到,唐王府连遭变故,大帅也跟随唐王去了中都凤阳。不过从这些变故中,王公却发现大帅于武事中的天赋,因此便找机会将沈恪和郭追相继送到身边辅助、保护。至于这奉贤堂的产业,原本就该是大帅所有,王公便顺水推舟将山东的产业规划到大帅的麾下。”

    “王公到底与沈家是何关系,为何对沈家如此照顾?”朱平安思索良久,提出心中最大的疑问。

    沈名先笑了笑:“这个属下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王公当年便是老家主的学生,跟随老家主习文断字。与大小姐、木先生更是自幼相识、总角之交,因此交情莫逆,属下思量恐怕也是这个原因,王公才会对沈家如此厚待!”

    沈名先的这些话说了等于没说,看来这个答案也只有木严梓和王承恩自己才知晓。

    但眼前还有一个更大的疑问。郭追的父亲郭东来是沈家的人,却为何到了关外,还有了官身,沈家的人为何要帮朝廷做这些事情,一介商贾的这些作为,岂不是奇哉怪哉。

    但沈名先对这其中的缘故也是不甚明了。沈名先当年不过是老家主收养的诸多孤儿中的一个,平日里只是打理山东境内的产业,沈家奉贤堂发迹于江南,但真正走到顶峰却是在京师。沈家在京师的作为,沈名先自然无从知晓,就连郭追也不清楚当年沈家是靠了什么才崛起的这么快,又消失的如此迅速。

    天启七年的时候,郭追尚且年幼,沈名先也只是大概知道沈家是参与到帝位之争的漩涡中,由此陷入到劫难之中,那其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沈青荷是如何遇难?这一切的一切,两人却是一概不知,虽然期间也曾暗中打听过,但关于沈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那段时日中的来龙去脉,却是如同被人从纸上抹去了一般,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

    但郭追和沈名先却知道当年在沈青荷的主导下,以沈家的商路为渠道,朝廷派遣了大批哨探潜入关外,这便是兵部职方司谍探营的由来。但沈青荷为何要做这些事情,又和朝廷的哪位权贵联手做成了这件事情,却是没人知晓。但显然,这些哨探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明军才接连取得了两场大捷,还因此间接使得满清易主。

    看来,自己的这位姨母,还真的是天纵奇才,竟然注意到了谍探对于大明军队的重要作用。而且居然能一手操作这样的事情,沈家在天启年间的地位难道可以直达中枢吗?

    关于沈家和沈青荷的谜团依然存在,然而知晓这些事情背后真相的王承恩和木严梓却都闭口不言,这是因为什么原因,朱平安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真的要将这些真相都留给时间去一一揭开?(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