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苍天 - 第七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姬平小心翼翼的将传国玉玺拿在手里摩挲着,玉玺的正面刻有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是战国时楚人卞和得了块极品宝玉和氏璧,后经楚流转赵,最终天下一统,归于秦。秦始皇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将和氏之璧精雕细琢,刻成玉玺。始皇二十八年,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始皇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风浪乃平。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传国玉玺奉还祖龙始皇。

    汉高祖刘邦灭秦得玺,登基时便佩带传国玉玺,西汉末王莽篡权索要玉玺,太后怒掷玉玺于地,被摔掉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其后玉玺几经转手,落到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承下来。

    刘辩早早便学了御龙经,但那时传国玉玺还在灵帝的掌控中,灵帝驾崩后,玉玺由何后保管。之后灵帝驾崩,刘辩也无暇顾及。

    直到此时此刻,才让姬平第一次拿到了传国玉玺,他小心翼翼的摩挲了许久,才盘膝坐于榻上,抱着玉玺,按照史道人传的方法修炼御龙经。

    一个时辰后,他睁开眼,神色有些茫然。

    修炼了一个时辰,他也不知这传国玉玺有没有用,似乎是有一股暖流若有所无地在体内循环流转,但似乎又是自己的错觉。

    他活动了一下身体,感到精力极为充沛,不由大为兴奋。

    无论如何,静坐了一个时辰,居然没感到一丝疲累,或许这传国玉玺和御龙经真是有用的。

    只要自己继续修炼下去,说不定会修炼出传说中的真气,成为绝世高手,到时候就能会一会那些三国名将了。

    他意·淫了一会,又开始思索着逃跑的办法。逃不出皇宫,纵然再有实力,又是一死。

    自穿越以来,他仿佛经历了过去的一世,先是遭逢十常侍下毒,母亲又维护十常侍,随后又得知士人离心,而且京师之外还有董卓虎视眈眈,这几乎让他绝望。

    但现在,他又打起精神来,无论如何,有唐婉的温柔陪伴,有两个侍女的贴身照顾,还有一个大谋士荀攸可以参询,如今御龙经也似乎能修炼,老天总算没有把他黑到死。

    今日他本想请教荀攸该怎么逃跑,但话到嘴边,他又问不出口。

    天子要逃跑,他怕自己一说出来,荀攸反而会被吓得一言不发逃出宫去。

    其实,他是知道有一次机会可能逃出皇宫的,虽然这个机会也很渺茫。

    如今是六月份,而在两个多月后的八月二十五,董卓入京前,十常侍将会反击杀死何进,把自己掳出皇宫,逃到雒阳北部的小平津。

    虽然历史上自己又被臣子找到,带进火坑,但自己好好策划一番,也未必没有机会逃走。

    他想到了耿忠,如今除了自己,最大的依靠或许就是一直忠心守护天子的耿忠了。

    想了想,姬平叫来耿忠,二人谈了大半夜,除了探讨出路外,他又询问了宫中宦官的情况。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逃走,首先该考虑的是宫内十常侍及其爪牙的问题,这是横在眼前的难关。

    宫中宦官的等级非常森严,大体可分三个等级。十常侍是第一等级,他们处于宦官集团的到这里,郭胜涕泗横流,满面忧虑之色,仿佛真的是为了大汉社稷和天下百姓担忧。

    “嗤!”姬平一声嗤笑,郭胜听出了笑声中的不屑之意,面容一僵,愕然抬头看向他。

    姬平转过头,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容,看着郭胜,直到看到他有些不自在了,才淡淡的道:“郭常侍,莫要和朕谈什么天子不登高,朕和先帝不一样,自小是在宫外长大的,你们府上的那些逾制的楼阁,朕不是没有见过。”

    十常侍横征暴敛,仿照皇宫在洛阳城建造宅邸,规制比皇宫还高,这是僭越逾制,处罚很严厉。中平元年,灵帝要登永安候台望远,十常侍怕灵帝登高看见他们的府邸,就对灵帝进谏,说天子不当登高,登高则百姓虚散。灵帝从此再也不登高台。

    “陛下……”郭胜没想到这个少年天子说话如此直接,冷嘲暗讽,一时老脸表情怪异,有些不知所措的啜喏着。

    “下去罢,朕去看看母后。”姬平拉起一旁霍小玉的手,举步走向台阶。

    霍小玉忙趁势扶住姬平,她的手极是冰凉,犹在微微颤抖着,显然这个小姑娘刚才也是吓坏了。

    郭胜犹豫了一下,急忙赶上来和霍小玉一左一右扶住了姬平。

    在过去,郭胜自恃十常侍之一,又有拥立之功,是不会这么做的。但此刻,他心中却有些慌乱。

    在他的印象里,甚至说是在十常侍和灵帝的眼中,刘辩性子有些懦弱,从小在宫外长大,又不太懂礼仪,用灵帝的话说,就是轻佻,没有天子威仪。

    郭胜虽然亲近何后,但对新帝刘辩也不以为然,可是此时此刻,他却感到新帝完全不一样了,眼睛里完全没有了过去的懦弱。

    而且天子只说了一句话,便没有再理会他,不同于灵帝的喜怒形于色,新帝的知而沉默,反而更让他心中莫名地生出一种惶恐的感觉。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