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回明 - 第九十三章 出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大老爹,二老爹,和俺们兄弟先走吧。”

    李遇春兄弟二人站在门首旁,身边是一辆大车,几个仆人长随站在一边候着,李遇春苦口劝道:“沈阳那边消息快断了,沈阳若有失,奉集堡几个地方也弃守了,下一步便是辽阳直面兵锋,兵凶战危,这是了不得的事情,两位何必留在这险境里?”

    郑典史摸摸头,又看看兄弟,呵呵笑道:“你这还是危言耸听,不是初报沈阳的尤总兵和贺总兵初战都得手了么。那边七八万人,贺总兵麾下六万人,尤总兵麾下一万五六千人,近八万人,守着那般大城,纵是打不过东虏,守总守的住,就算守不住,也得好几个月功夫吧?就算东虏得了手,也定然是兵马疲惫,它哪里还有力量来我辽阳!”

    “这话是二老爹听人说的吧?”

    “正是。”郑秀才道:“两位年长兄要走也对,危邦不居,两位家不在辽阳,离开也是正办,只是辽阳安稳的很哩。”

    “这两日也很有些乡绅离开,两位真的不考虑了?”

    郑秀才这阵子和经略衙门的人走的很近,他知道经略亲自组建了一支亲军,全部选拔的各军中的豪杰好汉,个个身手都很了得,这营兵被袁应泰命名为虎旅军,袁应泰亲自管带,其中的军官全部是他选拔出来,骨干就是袁应泰本人招募的家丁,论忠实可靠。当然是比普通的营兵强过百倍,身边有这几千亲军,加上城中有七八万驻军。袁应泰感觉把握很大。

    这种信心,当然影响了身边的幕僚,近一步又影响了郑秀才等外围效力的城中士绅。

    “不走,两位要走请赶紧哩。”郑典史抢一步答道:“听说经略为了安抚人心,同时也要戒备,明日开始就关闭各城的城门,只有东门和小西门每日开一个半时辰。用来沟通内外,就这样盘查也甚紧。贤兄弟往复州去,还需早行。”

    “也罢,大家各自珍重吧。”

    郑典史有两个女儿,此时不便出来送行。只有最小的一个儿子,生的虎头虎脑,此时也跟着大人向李家兄弟二人作揖辞别,李光春摸着这孩子的头话的口音也变了不少,毕竟不是常年在军营中不外出,他们的身上,不可避免的烙上了辽东大地的印记。

    一万余人从东门鱼贯而出,在此之前,川浙兵驻守在奉集堡一带和辽阳城中,后来奉集初战不利,袁应泰没有用他们,虎皮驿初战不利,袁应泰还是没有用他们,沈阳初战不利,全城被围,袁应泰终于在此时想起他们,但南军也不是被当成主力来用,在袁应泰心中南军只是前锋,主力当然是他们身后的辽镇为主的北军兵马。

    对这些,普通的士兵们当然不会知道,在城门内外行进的川军和浙军将士们,脸上展现出自豪和骄傲的神采,无论如何,南军要出战了。

    “老天保佑,马到功成啊。”

    一个辽阳人喊了一句,千百人都应和起来,人们呼喊着,声浪汇集在了一起,高高的飘上天空,直抵苍穹。

    “什么老天保佑。”周敦吉穿着棉甲,头顶铁盔,他的亲兵马背后驼着一领厚实的铁甲,马身两侧都有插袋,那是周敦吉的大刀,策马出城的时候,周敦吉听到人们的叫喊,看到身后一张张面孔,他歪了歪硕大的脑袋,咧嘴笑道:“杀虏要凭某家的大刀和儿郎们的长枪,光靠喊几句便能赢,真是笑死人了。”

    “无论如何,这是百姓的好意。”吴文杰在一边静静看着城中,这几年辽民和南军没有少起冲突,甚至有几次大规模的斗殴,言语不通,习惯不同,本地人欺人,客军也有抱团违反军纪的时候,无论如何,能在出征之时,听到这样的呐喊之声,足矣。(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