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山是宋朝 - 第二十三章 内忧外患
有些惊魂未定的赵德芳,缓缓地站起身来,面朝着坐在正当门满脸堆笑的赵匡胤,有些不知所措地伸手闹着后脑勺,支支吾吾地回答道:“父皇,我,我是睡……”
还未等到赵德芳把“觉”给说出口,便被满脸闪耀着慈父光辉的赵匡胤摆了摆手,打断了说道:“看把我儿吓的都不敢说话了,方才朕语气重了些,芳儿你不必如此拘谨。芳儿,你说的没错,就是水,还是一种能够驱赶蚊虫的香水。
芳儿,你早些告知朕说,你是因为给朕和在座的咱们一大家子人准备那,那个叫什么露的水,作为送给我们的见面礼不就行了,朕早些知道你是因为这个事情而来迟了,朕又怎么会动怒呢。”
在听完赵匡胤欣喜不已地说完这一番话后,赵德芳心中的疑惑这才得以解开,当即就恍然大悟了。
“回,回父皇陛下,孩,孩儿为您和在座的诸位亲人准备的这一份见面礼,叫美人香露。”茅塞顿开的赵德芳,赶紧接过赵匡胤误打误撞、歪打正着的话茬,直起腰版,在扫视了面前众人一眼后,面露得意的神色说道。
在座的众人,一听到赵德芳说到位他们准备的这份见面礼的名字叫“美,人香露”后,登时,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面露喜色。尤其是王皇后和晋王妃李氏,面若桃花,心向往之起来。
在经过那些个宫女们在私底下的宣扬之后,整个皇宫上上下下都知晓了赵德芳研制出了一种既可以驱赶蚊虫又能够香气迷人的水来,只是这种水的名字经过一传十、传百后,搞的是模糊不清了。不过,在座的众人当着自己的面儿,亲耳听到赵德芳脱口而出“美人香露”这四个字后,他们俱都高兴地合不拢嘴了。
正在众人嬉笑之际,宫女翠儿在大内总管王富贵的引领下,手中提着一只用黄色绸缎盖着的小竹篮,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待宫女翠儿站定在赵德芳身侧后,他便走上前去,“哗啦”一声,掀开了那盖着的那一块金黄色的绸缎,登时,竹篮子里面摆放着七只拳头大小的琉璃瓶,放眼望去,只见这每一只琉璃瓶俱都做工精巧、晶莹剔透。
尤其是里面盛着的那微微来来晃动的液体,在充盈在整个大殿之内亮如白昼的烛光里,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光芒,让人眼前一亮。
在宫女翠儿临走之前,赵德芳特意再三叮嘱她取来两只玫瑰香型、两只牡丹香型、三只荷花香型的美人香露。
生怕出了岔子的赵德芳,在从宫女翠儿手中接过竹篮后,提在了胸前,微微低头用他那跟狗的嗅觉相媲美的鼻子,闻了一遍,感觉宫女翠儿的确是按照他之前吩咐拿来的这三种香型的美,人香露,这才放下了心来。
接下来,赵德芳便向在座的众人分发起竹篮里面装着的美人香露来。按照长辈优先的原则,以及这每一种香型都代表着对应的人身份象征,以及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质,来决定送给谁对应的花香型的美人香露。
于是,心有成竹的赵德芳,便把那两只琉璃瓶中代表着富雅高贵的牡丹花香型的美人香露给了皇太后杜氏和皇帝赵匡胤。
接下来,又把两只琉璃瓶中装着代表着散发女人魅力的玫瑰花香型的美人香露给了王皇后和晋王妃李氏,最后,接着把三只琉璃瓶中装着代表品行高洁的荷花香型的美人香露给了晋王赵光义、魏王赵德昭和年纪比赵德芳年幼五六岁的赵恒(即历史上的宋真宗)。
在分发完毕后,赵德芳得到了众人赞不绝口地表奖。不过,在座的有一个人却是心口不一,嘴上说赵德芳如何如何才智过人,心里面却对此感到嗤之以鼻。
这个人便是晋王赵光义,在他内心深处看来,一个男儿郎不去演习圣贤书,也不去习武健体,竟然研究起女人才用的胭脂水粉来,本就对赵德芳心有戒备之心的他,自然是很是看不惯赵德芳晶晶是凭借一只琉璃瓶里装着的花香水,就得到了自己的皇兄和母后不吝溢美之词的赞扬,都快要把赵德芳给夸上天去了。
而在一旁随声附和的赵光义,感到自己备受冷落,自然是心里极不痛快。在不易被人察觉的几个当口,他在看向赵德芳的眼神里,充满了酸溜溜的旋木嫉妒恨。
由于赵德芳献出的这一份见面礼,整个家宴上,他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主角。而被冷落在一旁的赵德昭和赵光义,两个人时不时地交换一下眼神,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场家宴表面上热热闹闹却暗流涌动,在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后,才俱都散去。
对于古代的酒水,赵德芳以前从历史教科书上得知,度数没有现代白酒的高,古代的酒水话之际,便听到垂拱殿内传来了一声清晰入耳的问话:“王公公,何人在殿外喧哗?”
待从殿内传出来的话音一落,方才还面露几丝得意神色的王总管,登时,面露苦涩。只见他忙转过身去,朝着殿内行去,跨过门槛,站定在殿门里一尺的地方后,忙低下头去,恭恭敬敬地回禀道:“回禀官家,方才是四殿下在殿门外求见,老奴觉得官家你今日气色不太好,便没有及时前来禀告,老奴罪该万死,请官家责罚。”
“哦,四芳儿前来求见,传朕的旨意,宣四皇子德芳觐见!”原本有些心烦意乱的赵匡胤,在听到王总管的答话后,得知是自己正在极力培养的四子德芳在殿门外求见,这让他有些喜出望外,心情颇有些激动起来,忙喜不自禁地道。
“喏。”躬身施礼的王总管,赶紧应了一声,便就退出到了殿门外,待他转过身来后,站在殿门前的他,朝着一丈开外殿门下的赵德芳,朗声唱喏道:“官家有旨,传四殿下德芳觐见。”
原本吃了闭门羹的赵德芳,还以为自己这一次会屋漏偏逢连夜雨,又吵扰到了赵官家,还以为自己会受到责罚呢。万万让他想不到的是,赵官家不仅没有责罚自己,反而传他进殿,当即,让有些惶恐不安的他,登时就心花怒放起来。
于是,赵德芳叮嘱宫女翠儿和李黑牛在原地等候后,他便只身一人,在守在殿门外左右两步一人的御前侍卫们中间的台阶上,他“噔噔噔”地拾级而上,片刻的功夫,就进入到了垂拱殿内。
“孩儿德芳,拜见父皇!”赵德芳行到近前后,便参拜了赵匡胤一番,恭恭敬敬地道。
“你我相见,以父子礼仪便是,不必如此拘礼,日后就免了吧。”赵匡胤见到自己的四皇子已经变得是如此的知书达理,颇为欣慰地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道。
“皇儿,朕这些时日在为一事烦忧,此事声大,让朕这几日寝食难安,一时又想不出应对之策。不知朕说出来,皇儿你才智过人,不知能够想出一个绝好的应对之策来。”赵匡胤在扫视了站在他身前的赵德芳后,用试探地语气说道。
“父皇,孩儿只是会些小聪明罢了,在处理江山社稷的大事上,还需父皇你这样有大智慧的人才行。不过,孩儿见到父皇你如此忧虑,若是憋闷在心里却无人倾诉的话,孩儿愿意做父皇您忠实的聆听者。”赵德芳一听,直让额头往外呼呼地冒冷汗,不过脑筋飞快运转的他,只是思忖了片刻的功夫,便拱手一揖,避重就轻地道。
“既如此,那朕就不妨给皇儿你说一说。自打朕在几年前的陈桥,由朕当年众属下兄弟的怂恿下,迫不得已继承了周朝的大统之位,可是,人心不古呐。这几日,朕安插在当年这些个拥戴朕取周代之的众兄弟们,却个个拥兵自重,吞没军饷,招兵买马,想要自立为王。
“这大宋的江山刚打下来没有几年,我大宋的子民刚过上几年安定的日子,若是他们穷兵黩武造反的话,恐怕这场内仗又要打上好些年,那我数万百大宋的子民岂不是又要备受战争的摧残,破坏家园,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了么。
“而今,朕虽派兵平定了荆湖,可南边还有后蜀、南唐和吴越,在北方,还有北汉和辽,外有强敌环饲,内有萧墙之乱的风险。眼下,我大宋陷入到了内忧外患之中,让朕焦头烂额,真不知该如何处置呐。德芳我儿,你可有什么好的见解,不妨说于朕听听。”一脸愁容的赵匡胤,背负着双手,在赵德芳身前来回地踱步,忧国忧民忧己地道。
站定在原地的赵德芳,在听完了赵匡胤说的这一通长篇大论后,脑海里便适时地浮现出了五个大字:杯酒释兵权。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