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 第19章 在北洋
天津,北洋大臣行辕,即便是门外的卫兵亦感觉到今日这行辕里的气氛似与过去过去有所不同,中堂大人身边的幕友一个个的进出,神情紧张着,显然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会是什么事?
“这唐子然,尽然如此大胆!”
于大签押堂内,李鸿章拿着方才收到的唐子然的电报,那脸上一时间尽全是惶色。一时间,他竟不知应该如何应对此事。
两日前,收着驻仁川领事的密电后,在密电中驻仁川领事称其卫兵皆着西式军装,全不顾国朝典仪,总之对其卫队着西洋军装一事大加指责。
虽说这事不大,可却涉及到国朝典仪,这边李鸿章不过只是看了眼,然后便把电报打发给了总理衙门,这事不是他能拦下的,也不需要拦,待到总理衙门和朝中决断后,他再出面还能送唐子然一个人情。
可一事未了,先是袁世凯的一封秘电,接着又是唐子然秘电,只惊得他如五雷轰了出来,一时间,众人对唐浩然倒是多加指责,一味指责其将北洋拖到这池浑水之中,又有指责其行事跋扈,当撤其职以为戒。
“心机如此……”
摇头感叹之余,似有所思的李鸿章环视着幕中诸人,虽说这幕内集天下之英杰,可于这幕友之中,又有几人能及得上唐浩然?
若许唐浩然将北洋一同卷到他的绳上,可论这份本事,这幕中又有几人能为之?果断如此,这幕中诸友啊……若是张之洞知道李鸿章的想法,一定会生出知己感来,当初张之洞不也正是怀着这般的想法吗?
这唐浩然啊!
总是能让人惊喜连连啊,只是这惊未免有点过了!
现在,他反倒能理解张之洞了,理解为何张之洞会放其出湖北,这唐浩然是柄双刃剑,使好了事办功倍,可却随时都有可能伤着自身,果然这唐子然行事,绝不能以常理料之!
袁世凯欲废李王数年,可数年未能成,一方面固然是朝廷不予支持,而另一方面缺的就是这份魄力!
唐子然啊!
唐子然!
念叨着这个三字,一时间李鸿章的心情竟然更加复杂起来,惜才之心,恼怒之火,佩服之情,种种复杂情绪于心间弥漫时,李鸿章抬起头来,看着幕中众人,缓声问道。
“诸友以为此事应该如何应对?”
他这句话问的有几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如何上奏朝廷,二是如何同各国交涉,至于三嘛,则是最关键的,就是是否认同唐浩然的决断,实际上,这第三才是根本,北洋这边的态度,实际上关系到朝廷的态度。
“大人,如若拒其之议,令其还李熙归朝,这朝鲜局势又当如何?”
虽曾为李王之顾问,可心知此事已无可挽回的马建忠看着李鸿章说道。这才是他最佩服唐浩然的地方,用一个脑袋把大家伙都绑到他的船上,纵是百般不愿,只怕到最后也得捏着鼻子认同下来。
没法子,这大清国的面子得顾着!
若是放了李熙,只怕其必为日俄美等国所用,到时候还谈什么藩篱巩固,只怕这边他一上位,那边就会背华脱清。
“既是如此,怕也只有认下此事了了!”
张佩纶于一旁点点头,这唐子然是算准了中堂和朝廷的心思了,中堂这边会勉力维持,朝廷那边亦想保住面子,对他未旨而行的事,至多只是一番训斥,生怕让外人知道其未旨而行之事,来个事后追认。
可若是如此,那唐浩然的尾巴岂不就翘上天去,心有所思,稍待思索后,张佩纶又接着说道。
“大人,想来朝廷虽有争执,可最终,还是会认下此事,可恐届时会有人以此事,议处唐子然,若因此召其回国,恐引朝鲜局势崩毁,使我大清失此藩篱,所以……”
话声稍顿,看似在为唐浩然考虑的张佩纶递出了一柄冷刀子。
“这朝鲜之事,即朝廷以授其全权,且其又以全权之名行此废君监国之事,那自应委其全权操办事此事!”
“幼樵,你的意思是……”
李鸿章的眉头微微一皱,倒听出了他的潜台词,是借这个全权把责任全给推掉。
“朝廷授予其全权,我北洋又岂能擅专,既其有全权之名,那此事善后如何,自由俱由其办事,与我北洋何干?”
(关于这本书,无语的想法是写出一个不一样的近代东亚,而就晚清而言,诸多事业几乎为零,尤其是人才欠缺,别说各种理工人才,纵是最简单的能放眼看世界,明白中国落后的又有多少人?其路漫漫啊……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无语,求推荐、求收藏!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