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 第125章 面对现实
“……堑壕的侧墙,可以使用木条编出条墙进行简单的加固,至于平时的维护,可以通过适当的草皮培植来解决!”
此时作战会议室内,只能听到唐浩然一个人的说话声,诸如等司令部将校军官无不是用认真聆听的态度听取着他的想法,当然免不了的是速记员快速用笔记下大帅的想法,以使专业人员将其加以整理。
或许其它人并不了解大,但作为土工专家的许志远,却敏锐的觉察到大帅的想法,同样也看到了这种简易堡垒体系的益处,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的就地取材,修建的堡垒所需的原料,完全自本地,极少使用混凝土、钢材等工业物资。而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堡垒与工业建设争夺工业物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省钱!
资金!这才是真正的问题,军令部没有上亿的经费用于修建堡垒,资金问题如何解决,是这一工作拖沓的根本原因,大家之所以会说“再等等”,等的并不是铁路,而是资金。
可相比于借鉴海军基地修建的筑垒地域堡垒,大帅现在的这个堡垒耗费的资金是有限的,只是铁丝网、电灯、抽水机等设施,部队只需要投入人力,挖掘堑壕、伐木,便能完成堡垒的筑建工作,短则数月,多则一年,东北的对俄防御堡垒体系既可投入使用。甚至,如果有必要的话,这完全可以再进一步。
“大帅,我注意到阵地和宿舍的墙壁用小尺寸的木头做防护栏,我认为在非主要区域可以使用木板,为了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这些木材应经过干燥处理,再就是可以掩体……那结果就是谁都无法保证的。
如果只是外交危机还好处理,但如果引发战争的话——沉吟着,唐浩然的眉头一皱,在唇边喃喃着,
“合办铁路是不是能,绝不能让他们插手铁路的筑建,请神容易送神难……”
想另一个时空中,沙俄与苏俄,假借着“合办”甚至“合作”的名义,对这条铁路的控制,唐浩然又怎么可能会接受所谓的“合办”。
“商业化,看样子只有这个办法了,先退一步,给你一条轨道用!”
于心底思索着,唐浩然自然想到了后世的“三轨铁路”,紧贴着俄式的宽轨中加一条钢轨,以开通准轨列车,这样的话,无论是准轨列车,亦或是俄轨列车都能与这条铁路上行驶。
“互惠互利,我这边给你加一条钢轨,你们在那边,也得给我加一条钢轨!然后大家互相收过境费,等到了将来……”
将来打过去的时候,也方便一些,火车可以直接开到海参崴,至于自己这边,反正沿铁路建移民点是原定的计划,无非再给铁路两侧的壮丁团加派一个任务——折轨的任务,甚至可以提前把工具下发到各个移民占,到时候一但命令下达,数以十万计的壮丁就会在警察的指挥下,迅速完成第三条钢轨车轨的折除,同时直接装上火车运走。
想到这,唐浩然的唇角一扬。
“无非就是一夜换轨罢了!”(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