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芳寻踪 - 第六十六章:1VS2
金良调转马头,定睛一看,原来是关羽策动胯下枣红马,挥动青龙偃月刀,从金良的身后偷袭。
金良躲过青龙偃月刀,那青龙偃月刀不偏不倚地往被金良拽过来的张飞头劈去,张飞亡魂皆冒,闭眼睛,心里暗道,俺咋死在二哥手里了呢。
他却不知道,历史的他真的是间接死在他那个敬爱的二哥手里,若非他那个二哥骄傲自大轻视陆逊又凌辱糜芳傅士仁,焉能大意失荆州,又焉能让他因为报仇心切逼得部将铤而走险杀了睁着眼睛睡觉的他,他们还真的是应验了那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因为关羽的性格弱点,一下子把兄弟三人都搭进去。
手握鸳鸯剑的刘备双目圆睁,一脸的不敢相信,不是,二弟怎么在用刀劈老三呢?!
关羽见势不妙,连忙把青龙偃月刀往旁边翻转,那青龙偃月刀贴着张飞的头皮,劈开张飞的头盔,落在张飞那丈八蛇矛,嘭地一声巨响,把张飞早已握不紧的丈八蛇矛劈落在地。
金良若是跟关羽一样趁机偷袭,怕是关羽、张飞两人顿时都交代在这里,但金良不会跟关羽一样为了胜利不择手段,而是停下惊帆,等待张飞下马捡回丈八蛇矛,等待关羽气息平静。
简雍看到关羽从背后偷袭吕布那一幕,眼神里都透出对关羽的不齿。
关羽的战斗逻辑便是要不择手段赢得胜利,而且他的刀法正适合偷袭。
金良刚才能够躲过他的偷袭,根本原因在于金良从历史关羽偷袭颜良一役看出关羽的战斗风格,所以他在张飞落入下风之后,便开始警惕关羽会出手帮忙,所以在感到后面有杀气之时,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夹着惊帆马腹躲闪的同时,把张飞拽过来,若是关羽失手斩了张飞,那就太精彩了。
幸好关羽招式并未用老,还能硬生生将刀锋偏移数寸,只斜劈过张飞的头盔,连张飞的头皮都没销到。
金良不讨厌张飞,反而有几分欣赏张飞的爽直,所以他刚才手下留情,若是心存杀气,恐怕就打不到七十多个回合,在五十多个回合就能把张飞斩落马下。
张飞换了一明他至少眼睛锐利,能看出敌人的漏洞,同样他也敏锐地看到金良的石龙刀的神奇之处:“这把大刀能相互牵制,三弟,你要多加小心啊!”
金良见张飞用丈八蛇矛格挡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门户大开,金良便飞速变招,一扭石龙刀,松开青龙偃月刀,转个角度便飞快地刺向张飞。
张飞刚格挡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正在努力撤回丈八蛇矛,准备发出另一轮攻势,却见金良的石龙刀已经迎着他的前胸刺了过来,张飞措手不及,眼看马就被金良刺中。
关羽见状不妙,顾不得撤回青龙偃月刀蓄势待发,而是迅速变招,抡起青龙偃月刀劈向金良的石龙刀。若是不讲马匹的悬殊,光讲臂力,关羽不在金良之下,砰地一声,青龙偃月刀把石龙刀劈到一边,阻住了石龙刀对张飞的致命一刺。
金良将石龙刀刺向张飞,并未用尽全力,就是等关羽劈来的青龙偃月刀
金良见石龙刀被青龙偃月刀劈开,飞速变招,石龙刀紧随青龙偃月刀,并将它黏住,金良紧急策马后退,石龙刀却顺势翻起,再次勾住青龙刀背,把青龙偃月刀再向张飞那里牵引过去。
关羽见金良又玩牵引之法,看着石龙刀的倒刺勾住自己的青龙偃月刀,勃然大怒:“我让你勾!”翻手转起青龙偃月刀,劈向石龙刀的倒刺,想要把倒刺劈断,好让金良牵引不了自己的青龙刀。
短时间关羽在短距离出刀十几次,劈向倒刺,哐哐地十几下巨响,却发现石龙刀那看似单薄的倒刺没有半点创痕,不得不感叹金良这石龙刀当真是神兵利器,便放弃攻击石龙刀的倒刺。
有青龙刀阻隔石龙刀,张飞便顺遂地使出矛法,刺向金良,金良策动惊帆闪身躲过。
待张飞的长矛招式用老,要收回再刺,金良却顺势用石龙刀勾住长矛矛头,同时侧转惊帆,将丈八长矛的矛头转刺关羽,关羽赶紧用青龙偃月刀去挡丈八蛇矛。
就这样,三个人缠斗了四十多个回合,关羽、张飞每次使用全力猛攻,期望能化解吕布的绵密的牵引戟法,金良则巧妙地利用石龙刀的倒刺,左牵右引,打到最后,变成关羽和张飞的我劈你我捅你你躲我也躲,金良没费多少力气,关羽张飞却累得气喘吁吁,狼狈不堪。
基本关羽加张飞,一加一小于二,再这样战斗下去,不出十个回合,两人必定会被金良所伤。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