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芳寻踪 - 第二百四十八章:讨伐董卓开始
另外还有左车骑将军凉州牧皇甫嵩、镇西将军领金城太守韩遂、征西将军领武威太守马腾在凉州出兵,攻打董卓的长安,袭扰董卓的后方。
右车骑将军并州牧朱儁、上党太守张杨、太尉幽州牧刘虞合兵一起,屯兵河东,准备从河东越过黄河,袭扰董卓的弘农郡,断董卓的中路。
益州牧刘焉因为儿子在洛阳为人质,所以并未表态,而是保靖自守,中立姿态;扬州刺史陈温托以山越来袭,并不来参与;辽东太守公孙度自立为侯,与董卓保持关系;青州刺史孔胄虽然起兵,但因青州黄巾复起,所以他并未参与会盟,回到青州遭到黄巾围困,染病不起。
这样算来,总共有二十二镇诸侯讨伐董卓,要比历史上的声势更为浩大,主要是因为金良成功地保住少帝刘辩,争取了保皇党人皇甫嵩、朱儁、刘虞等人的支持。
当金良到达陈留的时候,其他十五路诸侯都在按兵不动,金良派人查探了一下,除了袁绍、袁术、刘岱、鲍信带了两万人马,其他各路诸侯多则一万,少则只有六千,很多诸侯看样子只是象征‘性’地派了一些人马充充数,这十五路人马加在一起,只有二十万人马,多半还是新近招募,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没有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幸好金良带了四万‘精’兵,不然靠这些乌合之众,根本不是董卓的对手。
与此同时,董卓那边感觉到了讨董联盟的威胁,便在洛阳到长安之间疯狂地招兵买马,短短五个月里,董卓那边已经攒齐了三十万人马,真正主力战兵是还是十万西凉铁骑,其他二十万兵的战力也在关东诸侯之上,因为关东诸侯除了金良、孙坚、曹操、公孙瓒等人之外,其他多是世家子弟出身,坐而论道可以,若是上阵杀敌则力有未逮。
袁绍之前跟金良虽然商议过让袁绍为总盟主,金良为副盟主,但这个决定还未同关东诸侯相商。
金良到达陈留时,高顺和黄忠早已安营扎寨完毕,金良和张辽所部顺利入住。
等金良到了,陈留太守张邈与陈留富户卫兹一起宰牛杀马,大摆筵席,大会各路诸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荆州刺史韩馥当先跳了出来:“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曹操亦道:“袁本初名相之裔,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可为盟主。”
在场的袁氏一党如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荆州刺史韩馥、兖州刺史刘岱、平原相曹操、济北相鲍信、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等纷纷附和。
袁绍一边假意推辞,一边急忙给金良递眼‘色’,示意金良站出来为自己一锤定音,敲定下盟主之位。
金良看到现场有一半以上的诸侯都是袁氏子弟以及门生故吏,知道若是自己强求自为盟主,估计没有几个诸侯同意,只好取出明黄‘色’绢书:“圣旨在此,各地诸侯听真!”
十五个诸侯及其部属纷纷跪倒在地,跪拜天子刘辩的圣旨。
天子刘辩虽然都不被他们放在眼里,但扶持刘辩上位的金良、卢植、朱儁、皇甫嵩联合起来的力量是他们无法抵御的,更何况他们需要刘辩给他们讨伐董卓树立合法权和正义‘性’。
刘辩圣旨里指明让袁绍为讨董联盟盟主,金良为副盟主,曹操为奋武将军,为各路诸侯的总监军,刘辩在圣旨里信誓旦旦地向各位诸侯许诺,若击败董贼、收复洛阳,各位诸侯尽皆封侯。
关东诸侯皆呼万岁。
圣旨颁下来以后,袁绍就不再假惺惺地推辞了,而是当仁不让地接受下来。
到了第二天,陈留城外,十六路诸侯营盘正中,陈留太守张邈负责筑起三层高台,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讨董联盟盟主袁绍登坛。
袁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汉室不幸,帝都失陷。贼臣董卓,乘衅纵害,欺凌皇室,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金良站在台下冷眼旁观,这些世家子弟出身的诸侯打战不行,玩起花花样子还是tg在行的嘛,搞得老子都有些被他们ji得涕泗横流。
歃血完毕,袁绍下了高台,开始升帐议事,各位诸侯按照官职高低、年纪大小分列坐定,每个诸侯容许带上几名大将旁听。
金良为讨董联盟副盟主,坐在袁绍下首,眯着眼睛扫视着在座的各位诸侯以及他们的部将。
他一眼就看到,幻化后的刘备、戴,甚有道理,便问道:“以孟德之见,该如何分兵呢?”
曹操拿出一张甚为潦草的地图,命兵士悬挂在大帐一侧,曹操用手点指着:“
西北方向,有请副盟主、征南大将军金良领兵进击孟津关。
西南方向,有请颍川太守王匡、豫州刺史刘表从颍川进击轘辕关。
正南方向,有请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荆州刺史韩馥从鲁阳进击太谷关。
正北方向,有请右车骑将军朱儁、上党太守张杨、太尉刘虞从河东进击陕县、弘农。
正西方向,有请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镇西将军韩遂、征西将军马腾从凉州进击长安。
正东方向,有我们其余各路诸侯从陈留进击荥阳、偃师、虎牢关一线。
如此六路并进,管教董贼首尾不得相顾,疲于应付,不须多久,即可击败董贼。”
曹操说完,袁绍抚掌大笑道:“孟德此计甚妙,便以此行之。”
金良冷冷一笑道:“本初兄,孟德兄,现在大军已经聚集一起,开始调兵,太迟了!何况本初兄已经安排公路兄都督粮草,怎好让他再去鲁阳!”
袁绍脸‘色’一沉,曹操却不以为惮,微微一笑道:“那以副盟主之见,该如何调兵?”
金良拿出一张地图,测绘得明显比曹操刚那一张清楚多了:“我早已通知右车骑将军朱儁、上党太守张杨、太尉刘虞屯兵河东,有我麾下大将徐晃策应,伺机从河东进击陕县、弘农。我也早就通知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镇西将军韩遂、征西将军马腾伺机从凉州进击长安。至于西北方向,我已派大将张颌领一万人马伺机从河内进击孟津关,他有数万郡县兵策应,我就无须再派兵前去。正南方向,则有请荆州刺史韩馥从鲁阳袭扰太谷关,不须攻击,只做袭扰诈攻即可。”
袁绍脸‘色’铁青:“金将军,你虽是征南大将军,军职在我之上,可我是天指定的正盟主,你只是副盟主,莫要仗着自己的军职高、兵力多,就随意指点,朱儁与皇甫嵩处应该由我派人下令行!”
金良嗤之以鼻道:“朱儁、皇甫嵩乃内辅臣,军职威望皆比你高,我担心你的命令他们不听!再说,在你没有收到天旨意之前,不也私自派颍川太守王匡奇袭中牟,妄图拿下讨董第一功!”
曹操扫视了一下在场的诸侯,发现颍川太守王匡果然不在,不由得一拍大腿:“盟主啊,镇守中牟的乃是董卓麾下宿将徐荣,徐荣深通兵法,用兵谨慎,恐怕王匡偷袭不成反被徐荣所乘!”
真实历史上的徐荣不是废材,那段历史上,孙坚领兵讨伐董卓时,董卓先派徐荣、李蒙出击,徐荣在梁人城跟孙坚对上,不仅大破孙坚,还生擒颍川太守李旻,还把李旻放到锅里煮了,孙坚赶紧转移到梁东,却又被徐荣击败,孙坚只得收拢散卒进屯阳人。曹操、鲍信等人带兵西进,在荥阳汴水,遇到徐荣,被徐荣大败,曹操得曹洪拼死相救得以逃脱活命,但鲍信的弟弟和曹操的老友卫兹全都死在汴水。徐荣能够两次击败孙坚,能够大败曹操,足见其将非凡。
袁绍如冠玉一般的脸上泛出一阵青‘色’:“孟德,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王匡统领泰山乡兵五千强弓硬弩,锐不可当,徐荣乃一军中老卒出身,懂得什么兵法!”
曹操和金良对视一眼,眼神里都流露出对袁绍的不屑,人家徐荣从军中老卒爬升到中郎将的位置,正说明人家的本事,袁绍以出身论定本领,真是愚不可及。
袁绍嘀咕了一句:“昨天派王匡出战,现在应该有战果回报是!”
袁绍嘀咕未停,便听到帐外一阵哭声,袁绍心里一沉。
从帐外腾腾地跑进来一个士卒,正是王匡的亲兵,这个亲兵身上还插着箭羽,一身血污,跑进大帐,大叫一声:“盟主,我们中伏了,全军覆没,王太守当场被射死!”传报完毕,那士卒扑通一声,倒地不醒。
泰山那里民风彪悍,从那里征召的弓箭兵战力极强,算得上是关东各路诸侯里面战力较为强健的,竟然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王匡被人称道的劲射弓兵竟然被西凉兵全部射杀,当真是极大的讽刺。(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