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 第五十二章 圣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以刘小卿正这种人的身份和地位,在这个事件中,扮演主角,不太说得过去。

    要是搞点cuan伪诏的事好办,但难办的是,只怕会有不答应的人出现。

    那时,谋逆的大罪会降临到他的头上,那是要灭九族的。

    虽说他可以甘冒风险,但如果在事先没有得到某人的明确承诺,冒这样的风险值不值,还很难说。

    因此,很有可能,这、梓潼等地,成为一方诸候。

    不过,值得奇怪的是,史书上除了以上情况,别无其它,虽然知道此人曾经住在首都郊区,却显然是有些来历不明。

    然而从后来对他的封赏来看,其当时所起作用应该很大,不是配菜。

    他到是很象是从始至终,就是为这次股东会,有备而来的,让人想起卧底之类的,看来是自古就有的。

    除此以外,还有御正大夫皇甫绩。

    要说这皇甫绩,该股东从小就熟读经史书籍,以博学闻名天下,还救过太子一命,是威震四方的北周名将韦孝宽的外孙,可谓是压秤的一大坨。

    由此可见,这五位中,有来历不明者,如韦灒

    有因为份量足,而被请来压秤的,如皇甫绩;

    再有就是一肚子阴谋的高手郑译和柳裘。

    不过,他们能走到一起,都是因为对自己有一个共同的自我评价:叫做“俊杰”,这是一个关于“识时务者”们的专属名词。

    而所谓时务,也就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而这当务之急,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两个人的事。

    解决不是要“解决”掉的意思,而是说把这两个人的事办好了,一切都会好的,并且由此开始,可以步入前途光明的大道。

    这第一个人,是皇帝,周静帝宇文衍,后改名宇文阐(公元573年—58

    就在这五位股东开会的时候,此时静皇帝现正在宫廷中那层层大门后的最后一道门,叫露门的后面,中央官办学校(入学者都是)的校舍中,已熬了好几天夜,而且应该是眼睛红肿,时不时要以泪洗面。

    也许各位没有注意到,先前所说的那位大限将临的宣皇帝,与这里所说的静皇帝,同时出现在北周人民的头是从实际出发的计划,与眼下的面临的情况有关。

    对这个计划的最大贡献者,有可能就是刘房开。

    理由是:他在选举公司董事长时说的那句话,透露出当时会议的情况。

    而革命之所以要分两步走,与周天元的伟大创举,对此事所设置的障碍有关。

    ——也许周天元早就觉察到有一个针对他和他的皇位的夺权计划,将要开始或已经开始,所以还是有两个皇帝保险。

    周天元自己当皇帝,同时让他的儿子也当皇帝,被后来的许多人释明,是因为周天元为了有时间,和他那些抱括后妈在内的女人们整天胡搞,还因为他嗜酒如命,常常喝得不省人事,没工夫,也没兴趣当皇帝。

    其实,这个说法,经查实,周天元本人没说,是别人替他说的,其可信度并不高。

    而周天元曾经感觉到危险的存在,到是确有其事。

    只不过,他是把目标锁定在我们下面就要说起的这位身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