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起义
伟大的造反派头头项羽曾经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就是书名锦衣夜行的来源。穿了件好衣服却在黑夜里行走,谁看得见?所以,荣归故里、光宗耀祖是一种传统。
崔楷出身博陵崔氏,博陵郡隶属定州,所以赐予崔楷定州刺史属于刺本州,虽然彼时还没有官员任职回避制度,但能在家乡做官还是不容易的。所以,朝廷对特别需要表彰的大臣死后的封赠通常带有本州刺史,而死者也往往会把这个郑重其事地刻在墓碑上。
崔巨伦也受到了朝廷的表彰,升职为持节别将,“持节”这俩字相当于戏曲中皇帝授予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可以不经请示斩杀没有官职的人,甚至在军中可以直接向官员开刀。
崔巨伦的传奇仍未结束,得到朝廷许可后,他又秘密返回殷州,偷偷将叔叔的尸骨改葬,并将落入贼营的家口救出。崔巨伦,好样的!葛荣大军占领殷州首府广阿后,他们失望地发现广阿城的存货简直可以用匮乏形容,为了补充给养,葛荣命手下攻打殷州境内的坞堡,到广大农村去劫掠。
坞堡是中原大族对付战乱的堡垒,他们将自己控制的村子筑成城池一样的防御工事,不管哪里的武装,只要是奔着人口和粮食来的就坚决予以反击。饥饿一直是葛荣的梦魇,所以对他来说,抢粮食比占地盘还重要。但要抢粮食,首先得把藏粮食的坞堡拿下。殷州最富裕的地方李鱼川同时拥有最大的地方武装。
李鱼川的宗主李显甫出自赵郡李氏,赵郡李氏系中原大族。太和改制厘定士族确定的中原四大高姓之一,由于家族繁衍扩张的需要。李显甫率宗人千家迁徙到殷州西山,开李鱼川五六十里地方定居。李显甫自然成为宗主。
李显甫还有个英雄儿子李元忠,在当地是黑白两道通吃的大侠客。李元忠少有大志,粗览书史,精通阴阳术数,善于打弹子,爱好饮酒骑射,为人至孝,为了帮母亲治病还潜心研究医学,成为当地的名医。
李显甫曾经带领族人随政府军征战。因功被封为平棘子,还出任过河南郡太守,李显甫去世后,李元忠袭爵,做过清河王元营明堂大都督府主簿,后来因母亲去世回到家乡。
李元忠曾经丢过两匹马,两匹马是小事,但李元忠感觉就像吃了个苍蝇,郁闷地很。所以他下定决心要把贼揪出来。经过耐心寻访,果然把偷马贼抓获了,然而李元忠并没有为难他们,教训了一下就放人了。人走了还没完,两匹马也赠给了他们。
哥在乎的是名声,不是两匹马!乡人碰着点难处免不了过来借贷。李元忠不但借钱,还将家境困难的人的借据焚毁。如此一来。李元忠在乡间的威望与日俱增。
把指挥部设在村子中间大槲树下,亲自训练子弟兵。在村子实行戒严,先后杀死不听命令擅自入村的外人三百多,当然这里面少不了有义军的人,葛荣开始没当回事,前后派出几支小部队攻打,全被李元忠击退。
葛荣生气了:我从中山杀到这里,一路攻城拔寨,现在居然连一个小村子都攻不下,传出去好说不好听,也太有损于我的名誉了。于是,葛荣亲自率大军进攻李鱼川,李元忠再牛、再厉害,面对十万大军,也只有低头认命了,李元忠做了葛荣的俘虏。
葛荣很佩服李元忠的本事,加上他身后站着一个大家族,大家族是轻易不可以得罪的,要知道一家亲打断骨头连着筋,马蜂窝能不捅还是不捅的好,葛荣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对这些人葛荣也希望他们为自己效力,即使暂时不能为自己所用,那就给他些时间,让时间证明自己这个大齐皇帝值不值得效忠吧,葛荣将李元忠羁押在军中。
李元忠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他怎么会轻易死呢?一件天大的事业正在等待他去开创,历史将给他更多的机会。葛荣让北魏朝廷丢了地盘丢了脸,胡太后对此一筹莫展。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公元527年正月,北魏首都洛阳沉浸在一片悲哀中,大魏君臣还没有走出殷州陷落的沮丧,关西台军大败的消息再次震惊了朝廷上下。
北魏完就完了?关西战场还有指望吗?在这种情形下,萧宝夤调整了战略,台军转入战略防守阶段,但是,一直这样耗下去,十万大军每天至少要消耗上千石粮食,哪里耗得起?
朝廷里弹劾自己的奏章恐怕已经堆积成山了。正在此时,吕忻和来了,带来了吕伯度归顺的消息,吕伯度作为秦军名将,他的归顺透露出秦州叛贼大分裂的信息,高平军和秦军又反目相向,这样一来,陇右的局面就会打开,叛贼平定已经指日可待了,萧宝夤仿佛看到了莫折念生、万俟丑奴被五花大绑跪地求饶的样子。
谁说天上不会掉胡饼?萧宝夤大喜过望,以极高的规格同吕忻和进行了协商,对吕伯度的弃暗投明表示热烈欢迎,许诺立即上报朝廷,为吕伯度请求封赏。
两人拟定了下一步的合作方案,吕忻和返回显亲做准备。随后,萧宝夤命身体康复后回到军中的大都督元修义会同小陇都督高聿立即率军向秦州方向移动接应吕伯度
官军入陇的消息传到秦州,莫折念生惊恐不已,看来吕伯度已经同官军勾结,这是要里应外合置自己于死地了。
莫折念生还心存一点希望,即高平军胡琛会同吕伯度反目成仇,毕竟吕伯度欺骗了胡琛,借了人家的人马然后背叛,胡琛从心理上如何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只要胡琛同吕伯度打起来,谅萧宝夤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过来搅局。
然而,令莫折念生失望的是,面对官军的步步紧逼,胡琛依然竟然按兵不动,摆明了要坐山观虎斗。腹背受敌的莫折念嗅到了毁灭的气息,继续混下去连老本恐怕也要赔进去,他要积极自救。既然胡琛没有同为革命队伍的阶级情谊,对不起,不陪你玩了。
莫折念生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公元526年9月,面对萧宝夤、吕伯度两面夹击的巨大压力,秦州叛军首领莫折念生审时度势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脱下龙袍解散大秦朝廷,向萧宝夤请降。
对一切投降者,朝廷都是欢迎的,和平解放比武力征服好,成本相对比较,而且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皇恩浩荡圣德所致。接连中大奖的萧宝夤激动了,看来关西的战事就要结束了,平叛大功非己莫属。萧宝夤立即对莫折念生的投降做了反应,秦州要掺沙子,防止再出现反复。
于是,行台左丞崔士和奉命入秦州主持秦州事务,安抚百姓,显示秦州重新收归国有。同时,萧宝夤派人飞马驰奔洛阳向朝廷报告好消息。很快,朝廷的回信来了。
关西两支武装终于搞定了一个,朝廷是满意的,当然首功不能不表彰,诏令吕伯度为泾州刺史、平秦郡公。吕伯度带着自己的部曲离开秦州到泾州上任了。事实上,以吕伯度刺泾州,表面上加恩,实际上还是不放心,倘若吕伯度继续留在陇右,以其反复的性情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莫折念生,而泾州有十万官军驻防,谅他有心也无胆。乐极生悲,不信任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