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 第二百八十八章 撤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七月,骄阳似火都已经不足以形容现在的天气,简直就好似在面前摆上了一个火炉不断的烘烤着。今年的夏天感觉十分的反常,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有一个多月,田里的庄稼已经开始缺水,若是再不赶紧的下一场雨,这一季的水稻就一定是要减产的了,不仅仅是水稻,其他的作物也差不多。唯一只得庆幸的是,前几年不断的兴修水力,在投入的海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几个主要的平原地区的灌溉系统已经大有改善,因此这些庄稼最多也就是减产,而不会绝收。

    有吕宋岛的粮食支持,加上已经大规模推广番薯等高产作物,即便福建今年闹起了旱灾,也不难对付过去,像以前的那种饿死人的情况是不会再出现了。耿精忠接到下面的汇报,安排了一下预备抗旱的命令之后,也就没有继续关注了,他现在可没本事来一场人工降雨,也真的是可惜没那个条件,不然的话,他就成了百姓们眼中的龙王爷了。

    外面天气炎热,连未来学堂也都放了一个月的暑假,马尾军也暂停了训练,整个福建的节奏都慢下来了很多。耿精忠自己也是泡在自己的书房里。现在的书房是经过了改造的,就像是想代的“空调房”一样。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空调”,但古人也有许多低碳、环保的纳凉避暑之所。比如先秦时期的“窟室”、汉代“清凉殿”……

    我们的祖先就是聪明,以往除了用扇子。还不断研究出降温设施。在汉代。能工巧匠已经研制出“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其取凉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卷一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战”。想象中它的拨风原理应该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形成风源,即在巨轮上安上七个叶片,一人摇动手柄,七个叶轮飞速旋转。空气被搅动起来产生凉风。

    到唐代,长安等地出现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他: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他想干啥就干啥,俨然成了三国时吴国末代暴君孙皓,事实上也差不多,福州情报总部关于尚之信的情报内容有厚厚的一踏,都是记录尚之信的恶行的。就这几年,他在广东民心尽丧,有好多人宁愿背井离乡也不愿意被他统治。

    朝廷在广东是留有中央特派员的,一看广东这么乱,马上上书弹劾尚之信,顺便弹劾尚可喜,说他管教无方,纵子胡闹。次数一多,尚可喜也不干了,这么干下去早晚得出事,现在自己就有了三种死法。被朝廷以管教不严赐死,被儿子拖累死,被儿子活活气死!自己辛苦了一辈子,还没享福呢,索性辞职,与儿子划清关系,没准还能多活几年。

    其实,尚可喜这么急着会辽东老家养老,这里面还有耿精忠的那么一点推力。福建这些年发展的那么好,也刺激了尚之信,通道还带动了广东的经济发展,尚之信实力增长的也很快,尤其是在与耿精忠合作之后,有了几次交易,使得他的实力也膨胀了起来。最终使得他更加的跋扈,他老爸尚可喜也受不了了,于是就有了一连六封的回归辽东养老的折子。

    这尚可喜因家庭内部矛盾,上疏请求回归辽东海城养老,将王爵交给儿子尚之信承袭。康熙小麻子接到奏疏后,便马上开会研究。这几年他也是积极筹备,感觉实力也差不多了,越拖下去对自己越加不利,于是商量了一气之后,最终的结果便出来了-------撤藩!(未完待续。。)

    ps:兄弟们,抱歉了,最近更新的就要少了,一天暂时一章,小弟在忙活人生大事,各位仁兄应该懂的,小弟一生的幸福就看这段时间了!一个星期后恢复一天两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