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榜样
第一百九十二章榜样
事不宜迟,针对越军的埋伏行动很快就展开了。
我们把部队以连为单位分成了四个部份……当然,因为各连队都伤亡惨重,所以人数都不等,有的三十几人,有的四、五十人。
三营长对兵力的部署是这样的:把人数多、战斗力强的三个连队放到靠近赫边的三个高地,人数少一个连队放在探勐的237高地。
这种安排当然是合理的,三个连队的主力放在赫边,其目的就是为了设下埋伏打击越鬼子主力部队……那为什么还要守237高地呢?这也是有必要的,一是上级对我们的命令就是驻守探勐,所以这个地方轻易不能丢。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是……这237高地上还有我军刚刚修筑的工事呢,这万一越鬼子有尖兵怎么办?
部队行军因为担心中了敌人的埋伏,所以总是习惯于在主力部队前丢下一队尖兵,这队尖兵就是负责侦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作用却是很大。越鬼子的部队都是有战斗经验的,所以当然也不会傻到连尖兵都没有。那如果我们237高地没人驻防,对这队尖兵打还是不打?
打吧!也就意味着跟在其后的越军主力部队很快就意识到前面有埋伏。
不打吧!咱们后面的237高地一个人都没有,而且还有修筑好的工事,好吧……越鬼子尖兵只需要占领这个高地,那咱们的后路就给断了。
所以,前面的三个连队是用来伏击敌人的,而位于探勐的237高地却是用来保证我们安全撤退的。
不过很明显的一点是,守在237高地上的部队危险要相对少的多。一个是因为他们要面对的很有可能只是越军少量部队。另一个则是他们的位置靠后,进可攻退可守,必要时甚至还有时间撤退。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三营长一度想安排我们二连驻守在237高地,但这个提议很快就被罗连长否决了。
罗连长的理由是:从以往的战绩上来看,我们二连毫无疑问的是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那么现在是关键时候,位于赫边的这场伏击战的胜负,将直接关系到我军有没有弹药甚至能不能安全撤退。正所谓好钢用在刃上,这时候战斗力强的部队就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保证战斗的胜利。
罗连长的理由很充分,于是三营长也没有再坚持,我们最终被安排到赫边的一个高地上。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罗连长为了说明我们二连的战斗力不俗随便说了之前的几场战斗……比如代乃山阻击战,比如老街的地下城堡,再比如清剿越军特工团指,甚至还有垭口天险穿插……
这下倒好了,三营的兵原本还不知道我们这个连队的来历,但他们却听说过有个英雄二连打过了这些仗……其实我们连队的这些事迹、战例早就传遍了全军并成为部队的典范了,三营的兵包括三营长在内之所以不知道我们的身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报上完整的番号,三营没有意识到我们就是那支战果累累的英雄二连而已。
于是……在知道我们就是那支配合447团坚守垭口几天几夜,以弱势兵力在缺粮的情况下还能这三个高地选择得很好。
我们二连所在的高地是一号高地,这个高地直接面对赫边而且视角开阔,在山顶阵地上直接就可以看到赫边的动静,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安排了几名观察哨带着步话机在山顶观察越军的动静。
正所谓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这一招还是从越鬼子那学来的。
三营的两个连队一个安排在公路对面的二号高地,另一个安排在最末的三号高地。二号高地是许连长指挥的八连,三号高地是陈营长指挥的九连。
这三个高地呈三角形将中间的公路包围在其中,而中间的公路却像是一条蜷曲的长蛇一样,在三个高地之间弯来弯去……可以想像,一旦越军走入我军这个包围圈,就将遭受到来自三面的火力打击。
当然,因为我军弹药不足,所以我们潜伏的位置距离公路仅仅只有百余米。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能让有限的子弹打得更准,二是为了能够在必要时对敌人发起冲锋进入肉搏战。
“一号,收到请回复!”
“一号收到,说话清晰,完毕!”
……
这是各高地进行最后的通话测试,接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等待……(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