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西南望太行 三
华北独立师所部,四万六千多人马,浩浩荡荡离开山海关,经冀东的卢龙,在冀东行军的时候,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所属的保安队,比猫咪还乖,经过在山海关的一顿狠揍,这帮汉奸武装也学乖了,部队所到之处,不但没有丝毫刁难,还提供了大批的给养,巴不得这帮凶神,早点儿离开自己的地面,也能睡个安稳觉。
渡过滦河的时候,当地的保安队,提前给准备了船只,独立师的行军队伍,那阵势也够吓人的,担任前卫的是骑兵二支队的四千多人马,后面是一眼看不到边的三路纵队,军容整齐,士气高昂。
当地的老百姓传说,光是大炮,就过了一夜还没过完,渡过滦河后,经天津卫的武清,进入河北的廊坊,在廊坊,部队集体换装,一色的新军装,各级指挥官,都带上了军衔,对于国府补充的武器装备,战士们不太感冒。
手里的三八大盖,可比中正式步枪好多了,不过,对捷克式轻机枪,战士们还是很喜欢,比小鬼子的歪把子好多了,部队的轻机枪,都换成了捷克式,缴获小鬼子的歪把子,统统留给,负责军械的二十九军一个副参谋长,乐得差点昏过去,这批装备,是军政部指定给华北独立师换装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带帽儿下来的。
二十九军的军官们,都穷惯了,冷不丁看到这么多崭新的装备,馋的直流口水,可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动,现在,独立师把他们换下来的装备,都留给了二十九军,这简直是意外的横财啊!
唐秋离有他的打算,二十九军不是蒋委员长的嫡系部队,是冯玉祥西北军的老底子,中央对他们也不咋待见,装备、补给有一搭没一搭,据说,华北战端开启后,二十九军的很多部队,还只装备大刀片子,没法子,穷的。
自己部队的装备,很快就会淘汰,尤其是美国的冲锋枪运到天津,又会淘汰三万支步枪,把这些装备给了二十九军,也能增加中队的实力,用来打鬼子,唐秋离决不吝啬。
更深一层的含义,自己的部队,毕竟在名义上归宋哲元节制,和他搞好关系,自己在华北也少了许多掣肘,把这么多的武器装备给了他,能不心存感激,再说,自己还对某个地方感兴趣,也得仰仗冀察政务委员会的这块牌子。
事情果然是这样,宋哲元接到手下副参谋长的报告,起初一愣,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年头,有枪就有人,有人就有地盘,这位唐师长出手这么大方,出人意料,这可是几万人的装备啊!
搁在谁那,都是一块大肥肉,有的时候,为了几十条枪,两个地方实力派,就能打得头破血流,这个年轻的师长,是国府新贵,蒋委员长的宠儿,单看这次给他的部队换装,就知道他的恩宠有多高,没必要巴结自己,也没有求到自己这个杂牌军的地方。
想到这里,宋哲元心里感到一阵酸楚,二十九军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待遇,面对平津周边虎视眈眈的几万日军,他心里常常有一种无力感,装备低劣,兵力不占优势,华北战端一开,二十九军的命运可想而知,这也是他对日本人百般容忍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这么一大批装备留给了自己,部队的实力会提高一大截,腰杆子硬了,对上日本人,也能的话,自己的部队,实力有多大,他们围着那些各种口径的大炮,羡慕的抚摸不已。
此时,正是太行山区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晚饭习习,山花烂漫,杨柳依依,黄崖洞内外,到处都是战士们的身影,先期进关的南下总队的战士们,羡慕的围着后到达的战友,听他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一路上战斗的经过。
尤其听到,在葫芦岛地区,歼灭鬼子一万多人的时候,都懊悔的直咂嘴,怨自己命不好,没赶上东北最后一战,到这来年各个来月了,每天就是训练、睡觉,身上的骨头都锈住了。
尽管驻进来这么多的部队,黄崖洞还是有很多空余的地方,再有个四五万人,也不成问题,一处柳林的空地上,小河水娴静的流过,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清香,血手团的所有高级军官聚在一起,开怀畅饮,尽情谈笑。
那些被匪首刘黑七抢来后,经过小玲动员,又自愿留在根据地的女人们,里外进出的忙活着,经过这么长时间,她们已经融入了新生活,过去的耻辱和苦难,都已经渐渐离她们远去。
她们用新奇的目光,重新评价唐秋离,这个英气逼人的年轻人,竟然能统领这么多的人马,还受到了这些铁血军人的爱戴,只不过,在他英俊的外表下,眉间似乎有一种化不开的哀伤,还有,那个陪伴在他身边的漂亮姑娘,怎么不见踪影?
凭着女人的细腻与敏感,她们知道,这个年轻人,一定有过很不寻常的经历?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