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五百一十九章 总算出了太行山
看完几天以来的战斗总结,唐秋离拍案叫好,这仗,让他们打成精了,用三万余人的兵力,搅得十几万日军日夜不得安宁,连睡觉都半睁着眼睛,不机灵点儿不行啊,说不定哪冒出一帮杀神来,即便这样,也是防不胜防,千里太行山,处处是战场。
这分明就是老人家的著名游击战术之一的麻雀战吗,不过,这是改进版的麻雀战,因为他放出去的,是一群鹰,使用的也不是土枪土炮,一身装备,同等数量的小鬼子,不是对手,叨一口就让日军皮开肉绽,可此时的红军,还偏居陕北一隅,没有正式走上历史舞台,老人家的论“持久战”,更是要晚几年才能出炉。
后来,唐秋离看得手痒,瞒过师部的其他部门负责人,和山虎一嘀咕,带领警卫大队,长途奔袭一百多公里,悄悄的摸进一个日军后勤补给基地,把站岗的日军哨兵,用匕首抹了脖子,干掉了一个中队的日军之后,把能拿的搬运一空,剩下的,一把火烧个精光,等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只看见遍地的灰烬,烧焦的同伴尸体,还有袅袅余烟。
几天鹰击战斗下来,山口损兵折将,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迫于形势,不得不改变战术,收拢部队,深入太行山区腹地的日军,纷纷后撤,往涉县方向集中,接到情报后,唐秋离不打算让在根据地横行二十余天的日军就这么轻松撤退,烧完房子毁完家,就想拍拍屁股走人,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他发出新的战斗号召,全面出击,用截击、伏击、袭击等方式,尽一切可能消灭日军,一句话,怎么顺手怎么打,哪怕你弄几块石头扔出去,只要能干掉小鬼子就行。
另外,他还命令黄崖洞根据地,印刷大批传单,名头就够吓人的,艳红的三个大字“追杀令”,内容是他亲自起草的,“黄河流域战区指挥部总指挥唐秋离训示,日寇松下联队,一日间,屠杀我无辜平民三千余人,制造了举国震惊的粟城血案,其禽兽行为,令人发指,人神共愤,所属部队,不惜任何代价,定要全歼该联队,凡属松下联队之日军士兵,无论死活,割下脑袋,以祭奠我死难同胞,日酋松下清一,日本特务许富,系粟城血案之罪魁祸首,一旦俘获,立即押至粟城,处以极刑。”
后面还有一行大字,此追杀令永不失效,凡我军民,有提供松下联队下落者,必有重赏,松下清一和许富的名字下面,还打上血红的大红勾,看着就触目惊心,传单洒遍了日军部队必经道路,虽有军官严令不得传阅,可纸里包不之火,松下联队的士兵,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终于知道,做下的罪恶,迟早是要还的!
一时间,太行山处处皆有战事,日军后撤部队,焦头烂额,闷头赶路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阵炮弹,炸翻大批士兵之后,袭击者影去无踪,头了,第二天,所有的士兵,都无精打采,走路直晃荡,失足掉进山沟摔死的,最起码有两个中队。
山口咒骂着太行山,咒骂着唐秋离,他最希望天皇陛下跳大神儿,把太行山连带唐秋离一起,送进地狱,到了武乡附近,就算是出了太行山区,再往前,就是一马平川的晋中平原,无险可守,他总算长长松了一口气。
拿下武乡,打开进军晋中和太原的通道,是山口的既定策略,到了这,完成司令官阁下的命令,大概不成问题吧?虽然耽搁了六天之久,总算有个交代,不至于太难看。
先头部队第六师团师团长来电话请示,部队连日山区行军作战,士兵的体力已经透支,疲劳以及,是否就地休整一天,明日可一鼓作气拿下武乡?山口连连摇头,以军事家的口吻教训到:“不不,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信奉孙子兵法的支那人看看,他们那一套,已经过时,大日本皇军才是真正不可战胜的无敌勇士,中岛君,准备进攻吧!等待你的好消息!希望能在武乡城内见到你!”
放下电话,山口打个哈欠,他也着实累得够呛,浑身像散了架子似的,肌肉酸痛,喊勤务兵送进一杯牛奶,一口气喝完,然后,一头倒在行军床上,蒙头大睡,打一个小小的武乡,还用不着他操心,一个师团足矣。
刚刚休息,还没有缓过劲儿来的日军士兵,在军官们的喝令声中,纷纷低声咒骂着,组成攻击队形,杀奔武乡县城,不过,都没有大战将临的紧张,武乡太小了,不值得动用这么多的兵力,一个师团,能把武乡踏平。
攻击武乡的日军第六师团,一头撞到铁板上,碰得头昏眼花,被弹了回来,从郭村、沁县、丰州到武乡、郝北,绵延四十余公里的战线上,十四万晋军部队,利用几天时间,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并且纵深有三道防线,铁栅栏一样,拦住了日军的去路。
山口的指挥部里,电话铃声大作,值班参谋拿起电话,面有难色的看着睡得香甜的参谋长阁下。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