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德国元首的来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前面的枪声,响了不到十分钟,又稀疏下来,紧接着,枪声响一阵停一阵,听得肖金山心里跟猫抓似的,直吧嗒嘴儿,一回头,看见一团长还在那戳着,气儿不打一处来,瞪着部下说道:“还不走?等我管饭那?”一团长蔫头耷拉脑,一肚子不服气的走了。

    这样的阻击,绝对是一触即溃的打法,不过,从一团二营开始,部队倒是没再吃英军坦克的亏,还占了点儿小便宜,匆忙埋设的炸药和地雷,还炸翻了几辆英军的坦克,在英印军一线指挥官看来,中队也太不禁打了。

    几发坦克炮弹,就打跑了近千人,抵抗是极其微弱的,前线的情况,迅速报告到亚历山大那里,他显得很是镇定自若,只是命令道:“追击,不停顿的追击,粉碎一切敢于阻击我大英帝队的中国士兵,今天傍晚之前,必须占领新多!”

    亚历山大的命令,化为英印军士兵更加的勇猛行动,心里对中队的轻视,上升到蔑视的程度,一天前,被乐一琴的轰炸机编队,炸得心惊胆战、人心惶惶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历史,英印军部队的士气,空前高涨起来。

    一团的几个营,相继撤下来,肖金山知道,自己也该走了,拿起步谈机,“老方吗,我是肖金山,他妈的,一路溃败,我都能听见英国佬坦克的动静了,对,马上就得走,要不,等着当俘虏啊?你也该挪挪窝了吧?在新多是低能的指挥,怎么能够抵挡自己二十几万装备精良部队的连续攻击,他们逃跑是明智的选择,否则,在自己的坦克和重炮面前,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单方面屠杀。

    通过这些战斗,亚历山大有理由看不起唐秋离任命的这些军队指挥官,如果是将军本人指挥这次阻击战,就胡康河谷的地形条件而言,十几吨炸药,就可以使自己的部队,一周时间,无法前进半步,或者,选择几处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的地点,集中兵力,组织起大规模的阻击战。

    每个地点,都能阻挡自己部队三到四天的时间,自己的部队,也不会这样顺利的推进,在胡康河谷,这样的阻击地点,不难找到,比比皆是,而独立师地方部队指挥官,采取的层层阻击的战术,对于拥有强大火力的大英帝队来说,无异于自讨苦吃。

    几百人的阻击阵地,能够阻挡多长时间,甚至连阻击都算不上,战斗的结果,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不过十分钟而已,战术决定战斗的结果,而唐秋离这些拿不上台面儿的三流部队,是不断给自己的士兵,增加士气和勇气的燃料,遗憾的是,没有抓到一个战俘。

    否则,很重视绅士风度的司令官阁下,不介意亲自审问战俘,并有兴趣儿写一封亲笔信,带给那个愚蠢的指挥官,指出他的错误,让他知道,什么是大英帝国将军的才能和风采,什么是战争的指挥艺术,掌握战场的节奏,是指挥艺术的具体体现,无疑,在亚历山大将军看来,自己已经掌握了战场的节奏,这种感觉很美妙,更令人陶醉。

    马高,独立师缅北战役指挥部,师长唐秋离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一封,来自欧洲的电报,这封电报,他已经期盼了很久,德国元首希特勒,终于在遥远的欧洲,向唐秋离伸出了手。

    电报的内容,一如既往的客气,还带有一丝的炫耀和苦恼,“我的老朋友,柏林一别,已经有几年没有见面了,我时常回想起,我们在帝国大厦我的办公室里,把酒长谈,纵论天下大事时候的情形,目前,伟大的德队,已经占领了欧洲大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老朋友,为我祝贺吧!”

    “德队,在欧洲的征战,已经接近了尾声,只有英国人占据的岛屿,还在做着最后的抵抗,那真是个让我伤脑筋的地方,德国空军,投入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力量,对英伦三岛重要目标和城市,进行不间断的轰炸,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英国人屈服的迹象。”

    “德国的陆军部队,有一多半儿以上的兵力,都集结在英吉利海峡,准备大举渡海远征英国人的土地,但结果却不能够令我满意,英国人的抵抗意志,要超出我的想象,那个战争狂人、地道的酒鬼加烟鬼、善于蛊惑人心的骗子丘吉尔,利用花言巧语,给英国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增加了德队的巨大困难。”

    “在美国人的大力支持下,对英国的战争,久拖不决,牵扯了德国的大部分精力,我已经失去了耐心,把目光投向了东方,那里,有德意志帝国不共戴天的仇人,大猩猩一样丑陋的俄国人,等着伟大的德队去消灭,对此,我想听听老朋友的意见,急切盼望您来柏林,我们当面长谈。”

    在电报的最后,希特勒对东南亚发生的战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老朋友,你的军队,目前正在亚洲的南部,与英国人交战,我十分的不了解,英国人在本土,已经是在苦苦支撑,又有什么能力在亚洲,发起一场战争,也许,只有丘吉尔这个战争疯子,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对此,我不能不深思,难道,英国人的战争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有在不同的地点,同时打两场战争的能力,种种疑惑,都要在见面的时候谈,德国的慕尼黑啤酒,黑森州的香肠和烤鱼,等着我的老朋友来品尝,尽快成行吧,你的老朋友阿道夫?希特勒亲笔。”

    唐秋离一边看电报,一边摇头叹息,他对希特勒简直是太崇拜了,这位德国元首,打下了整个欧洲大陆的纳粹党领袖,对丘吉尔的评价,让他忍俊不住,要说是在蛊惑人心这方面,希特勒先生称第二,世界上没人敢称第一。

    看来,丘吉尔在缅北对自己动手,让希特勒心生疑虑,任何人都无法理解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做法,自己的家里,已经被打得遍地狼藉,还有闲心在外面主动挑起一场战争,而且,面对的还是横扫中南半岛,把骄横而不可一世的日本人,打得狼狈不堪的唐秋离。

    希特勒的疑虑在于,他有些摸不透英国人的底牌了,他害怕对苏联作战的时候,英国人在背后突然插一刀,原本已经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英国人,突然有在另外一个地方,主动发起战争的能力,让希特勒心里没底儿。

    看完希特勒的电报,唐秋离倒是有些了解丘吉尔的疯狂做法了。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